扬州八怪:金农 书法
书画纵横学术顾问
往期回顾
“扬州八怪”,是指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代表人物的总称。“八怪”都是谁?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郑燮、高翔、金农、李鱓、黄慎、李方膺、汪士慎和罗聘。今人所提“扬州八怪”,多从李玉棻说。
中国绘画至明末清初,长期受到保守思想的禁锢,画风多以临摹抄照为主,缺乏生气。“扬州八怪”诸家则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方法,不死守临摹古法。石涛提出的“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的绘画思想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并为“扬州八怪”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扬州八怪”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当时僵化局面,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给清中期中国绘画带来新了生机。同时,影响和哺孕了后来的像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一代名家的涌现。
“扬州八怪”人物自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存世的作品数量之大,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本专题辑选站内所藏高质量图片,将逐一介绍这八个人物。
本期人物
金农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深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
但是金农天性散淡,他的书法作品较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来说,传世作品数量是非常少的。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金农初不以工书为念,然书法造诣却在“扬州八怪”中成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别是他的行书和隶书均有着高妙而独到的审美价值。
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朴素简洁风格,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
最能反映金农书法艺术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苍劲、灵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写的诗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种真率天成的韵味和意境,令人爱不释手。 金农的行书从其早期开始就不入常格,而以碑法与自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草书,用笔率真,随心所欲,点画浪藉而又笔墨醇厚,粗头烂服之间,透出苍逸稚拙之趣,令人叹服;其“写经雕版”式的楷书,似乎与民间书法一脉相通,没有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却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其书法的启迪意义非常深远。传世书迹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赞》,绢本漆书。
书法作品选刊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金牛岩故事 绢本 1745年作 纵121.2厘米 横149.7厘米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王彪之井赋 纸本 1725年作 纵98.5厘米 横41.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书法作品
清 金农 砚铭册 册页
13年来,我们一直做的是中国书画的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