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在云南义诊时,村里的老大夫说...

1990年,在云南义诊时,村里的老大夫说:荨麻疹,其实就是吃饱撑得,养养胃就好!起初我以为他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是我太浅薄!

30多年前,去云南做医疗支援,当初学医本来就不是我自愿的,进医院也是父母把我硬塞进去的,我自己是千百个不情愿,

学医有什么好嘛,每天累死累活的,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在医院尽心尽力被奴役,时不时还要遭受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常发生医闹时间,上门骂人的、打人的,数不胜数。

你就说,这有什么好?脑子抽风了才会学医吧?

但是,就是那次去云南,让我的想法发生了360度的转变!

到了地方,这里比我想象中还要艰苦,条件更差。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只要在这里度过两年的时间,我就可以回去了。

而且,从我进村的那刻起,村民就非常热情,第一天来,就给我拿了好多东西,哪怕是一颗鸡蛋,我想那也是拿出了他家里最好的东西了,还有的拿几颗土豆的,拿玉米面的.........

应有尽有,种类丰富到你难以想象。这就让本来打算在这边混日子的我,产生了强烈的羞愧之情。

正所谓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收了村民的那么多东西,不做出点成绩好想不太好,当然了,也不尽然全是因为拿了别人东西,这里的村民实在是太纯朴了,

跟城市的人完全是两个样,你能很容易跟他们交流在一起,看着他们淳朴的脸,你不自觉就会融进他们的生活。有时空闲,我还能去帮他们干农活,收庄稼,种地.........

在当地,我是跟一位老大夫一起工作的,他都70多了,身体还是很健朗,很多时候出诊也都是他去,有时十几里路都不在话下,走着去,再走回来,说实话,我都佩服他。

之前,还听村里人说,他给一位关节肿了好几处的患者,连走路都很困难,只用了四味药,吃了一剂就彻底好了,也不痛了,之后也没有复发过。

那天,正好老大夫在外出诊,我就看见一20左右的姑娘来了,进门后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荨麻疹来的。

之前就容易起疹子,全身发作荨麻疹,断断续续已经好几年了,自从嫁到这边,这还是第一次发作,有点严重,瘙痒感甚于从前。

仔细了解完她的情况,感觉有点棘手,我之前没接触过这类患者,就先给她开了止痒的药膏,让她回去先用。

结果,没过几天,她又来了,哭丧着一张脸,说:这药实在没用,刚擦完不痒了,没过多久又没用了,太麻烦了。

老大夫也在,就上前询问了她的情况,没几分钟,就直接开方:炒谷芽、青皮炭、广皮炭、炒半夏曲、醋柴胡、炒皂角子、莱菔缨、杭白芍、焦山楂、酒当归、黑芥穗、炒防风、宣木瓜、乌梅炭

结果,患者服用5剂药,就痊愈了,反正我在那里的两年时间,没有见她复发过。

当时我还很疑惑,这就治好了?我还去问了老大夫:这里面大多数不就是针对胃的吗?

老大夫跟我说:她的荨麻疹就是吃饱了撑的。

我更加纳闷了,老大夫接着说:其实,皮肤出现问题,追根究底,问题是在于身体内部环境!找到根源问题就行了。

我问:那根源在于哪里?

他说:你看,患者脉滑数,舌苔垢腻。脉滑,主食积。脉数,主有热。食积化热,这一点可以分析出来。舌苔垢腻,这也是食积于内,污浊之气上泛于舌的体现。

其次,食物积滞,患者肯定消化不良。脾胃升降失司,所以就常常呕吐、腹胀、腹痛。食积郁滞日久,会化热。一旦化热,就伤津。于是,患者大肠津亏,他就便秘。

那么,食积导致的热邪,可以影响血分。血分有热,依靠血来濡养的皮肤,就容易出问题。一旦患者外感风邪,就会起疹子。患者的荨麻疹,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在我开的方子中:炒谷芽,消食化积。青皮和陈皮,行气理气。半夏曲,消食和中,旋覆花,降逆理气。柴胡和白芍搭配,疏肝养肝,使得脾胃不受肝木之克犯。山楂,更是消食化积的良药。

荆芥穗、防风,这是祛风止痒的;当归、皂角子用来通便;木瓜和乌梅,养胃生津助消化。

听完这些,我好像在其中找到了兴趣所在,一环扣一环,一步步解决问题,跟破案似的,从那之后,我天天跟在老大夫屁股后面请教问题,

有时候他也会烦我,就会扔给我基本他之前的医书,让我自己看,包括之前的医案等等,在那里的两年时间,当地的村民和老大夫改变了我很多。

现在我还是很感激当初的那段经历,没有那几年的时间,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我。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也已经是一把年纪了。身边的亲戚朋友一直催我退休,不要再坚持出诊。

说实在话,很难退休?一是因为治了大半辈子的病,消停不下来了;二是因为比我年纪还大的老中医,仍然坚持在杏坛耕耘。我的老胳膊老腿还算硬朗,也得再为病人,为中医奔波奔波。

写这些东西呢,主要是想让大家多了解一下中医。毕竟这是咱中国人的东西,咱们可不能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