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儿媳突然跪下: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包拯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北宋仁宗两朝,历经宦海沉浮二十四载。
不管为官何处,包拯都公正廉明,以天下为己任。史书有记载,“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包拯性情严肃正直,厌恶贪官顽吏。虽然嫉恶如仇,但为人宽厚,忠恕待人。包拯为官后,地位虽然显贵,但是衣服、器用、饮食与当百姓时一样。
为官期间,包拯力求造福于民,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忠孝廉洁,成为了后世称赞的楷模。古人有言,“好人有好报”。包拯作为老百姓心中的“好人”却年至六十无后,一直到儿媳抱出了一个婴儿,包家才得以延续香火。
包拯
一、公正廉明包青天,为民造福巧断案
公元999年,包拯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文集乡包村。包村是包拯的故居,离村不远处有一座凤凰山,山上有一座高高的坟头,那便是“包公祖坟”。
然而,包村一边靠山,一边靠丘陵,土地瘦薄,十年九旱,百姓的艰苦生活深深烙印在包公的幼小心灵里。包拯的父亲包令仪,是个进士,当过县令和虞部员外郎。辞官归乡后,为了使包拯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包令仪举家搬迁到合肥城内。
包令仪
包拯从小便注重德行修养。包拯所就读的私塾,在一座大庙里,往返需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小巷。巷子里住着一位富人,每逢包拯和其他书生经过,富人总是笑脸相迎,请他们进屋吃酒。有的书生要去吃酒,而包拯却坚持不去。
包拯说,“他是富人,我们素不相识,无亲无故,俗话说'吃了饼子,套住颈子’,今天随便吃了人家的酒,将来假如有了一官半职,人家找你办这办那,怎么应付?还是不去的好。”
长大后,二十九岁的包拯考中了进士,他凭借智慧巧妙断案。
他在天长县任县令时,有农民到公庭投诉,“牛舌被人割了”。包拯叫他不要声张,先把牛杀掉,一部分留给自己吃,然后一部分卖掉。同时,包拯派人到集市上张贴布告:“有检举揭发私杀耕牛者有赏”。
果然,很快有人向包拯揭发,准备领赏。不料,包拯喝到,“大胆歹徒!割了人家牛舌,又来告发人家,快快从实招来!”歹徒做贼心虚,连忙招供。
包拯执法如山,还一心为民。包拯在端州担任知府时,端州出产砚台。但他发现端州每年进贡给朝廷的端砚数量虽然有限,但是往届知府都会在定额之外勒索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砚台,来贿赂上司,企图升官,工匠和百姓不堪重负。
包拯到任后,规定只能按照定额交纳,任何官员不得贪污、加码,一扫往日贪风。
包拯三年知府任期满后,端州的百姓共同送他一方非常精美的端州砚台,作为送行之礼。但是包拯坚决不受。上船后,包拯发现砚台被随从收下了,于是拿过端砚当即投入江中,包拯“不持一砚归”因此闻名。
包拯嫉恶贪官赃贼,把贪官视为“民贼”,他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庆历三年(1043年)冬季,包拯刚刚从外调任回来,正赶上京师发生火灾,城内著名的道观上清宫被烧毁。宋仁宗非常信奉道教,由于担心惹怒神仙,便不顾朝廷财政紧张,而借口安放宋真宗遗像,准备大兴土木重建上清宫。
包拯得知后,不忍百姓徒增劳役赋税,便上奏折说道,
“皇上要重修上清宫,我是道听途说,不辨虚实,但非常担心。如今天下多事,赋税太多,货币不稳,边境未宁,怎么可以做本末倒置的事呢?何况宫观兴起于唐代,又不是古代的礼制。真要供奉先帝真容,宏伟的景灵宫、会灵观也可以呀。”
宋仁宗采纳了包拯的进言,于是把上清宫旧址改为军营。
庆历七年(1047年),包拯被任命为陕西转运使,按照惯例应该更换“章服”,以示尊荣。然而,宋仁宗没有赐给他,包拯毫不介意,穿着原来的衣服就去上任了。几天之后,另一个升任转运使的人却主动向宋仁宗提出更换“章服”的请求。
两相对比,宋仁宗对包拯更为赞赏,于是命人快马加鞭追赶包拯,一直追到华阴,才把三品“章服”授给他。
宋仁宗
二、先丧爱子后失孙,包劝儿媳早改嫁
世人皆知包拯清廉,断案公正,却很少了解他的家庭。
事实上,包拯一生有二妻一妾。最早娶进门的妻子是张氏,然而张氏婚后不到一年便去世了,没有为包拯诞下子嗣。
于是,包拯迎娶了第二任妻子董氏,董氏出身官宦人家,其曾祖父是董希颜居地洛阳,曾随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南征北伐,以军功累升至宁州刺史(是身份较高的武臣,并非实职)。董氏父亲是董浩,曾在鄂州担任武昌令。
董氏举止端庄,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犬马,爱看佛经,是包拯的贤内助。当包拯擢升为枢密副使,参与国政时,她也由仁寿郡君晋封为永康郡夫人。
按照惯例,董氏要前往朝廷拜见皇后。皇后远远望见董氏穿的仍是普通百姓的衣服,便深有感慨地说:“看包夫人那般衣着,就知道包拯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啊!”
董氏比包拯小三岁,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育有一儿二女。儿子名叫包繶,朝廷加恩封为太常寺太祝。
包繶在二十二岁时,迎娶了十九岁的淮阳崔氏为妻。崔氏也是家族显赫,崔氏母亲吕氏是三度任宰相的吕蒙正之女,崔氏就是吕蒙正的外孙女。包繶与崔氏生有一子,叫包文辅。
然而,不幸的是,包繶在与崔氏结婚第二年就病故了。
包繶
家中只剩下了儿子的媳妇崔氏和孙子包文辅。这时的包拯,已经五十五岁,在古代俨然高龄,白发人送黑发人,包拯的内心十分悲痛。
崔氏丧夫时才二十一岁,刚刚新婚两年,仍属年少,可见其心情悲痛。包拯与董氏不忍心她一辈子守寡,但又担心她情绪不稳定,于是便派人主动“询其意”,表示愿意将她“还宗”,及回到娘家之后就可以另觅良缘,再寻夫婿。
根据《崔氏墓志铭》记载,崔氏得知包拯与董氏的想法之后,却“蓬垢涕泣出堂下”,面对包拯发誓说:“翁(指的是包拯),天下名公也。妇得齿贱获,执浣涤之事幸矣,况敢荐家乎!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他也。”
崔氏说自己生是包家人,死是包家鬼,誓死不嫁,一心侍奉二老,抚育幼子包文辅。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包拯的孙子包文辅,也在5岁时夭折。短短几年之间,包拯先是丧失了爱子,然后痛失孙子。
崔氏悲痛万分,但仍不改嫁。崔氏母亲吕氏前来探望女儿,劝其改嫁。
她对崔氏说,“今荆州吾兄龙图之子,年三十,为信州幕(一种低级幕职官),其人足依也。吾已许以汝为妇,必往无疑。”此时崔氏已经三十岁,吕氏早已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同是三十岁的男人,硬性要求她改嫁。
崔氏不愿,回答说,“母不谅乎!倘欲嫁者,不俟今也!”她表示,如果自己想改嫁的话,不必等到今日,责难母亲吕氏不理解她。
母亲吕氏又反驳崔氏说,“夫死守子,子死何待?”
崔氏坚持不从。母亲吕氏顿时大怒,逼女儿服从,并说:“吾老,数千里而来,使我独归乎?”
崔氏以死相逼,说:“苟不如志,即以尸还包氏。”随后,崔氏便返还了包家,说明情况,亲友们皆为她孝义行为所动,也不再相逼改嫁。董氏颇有感慨,将其事迹上报官府,朝廷授封崔氏为寿安县君,知庐州事张田还特意撰写了《崔节妇传》。
三、满庭贺寿叹无后,儿媳抱婴言有继
嘉祐三年(1058年),包拯在家中过六十大寿。许多亲朋好友送来寿礼和祝贺。
但包拯立下了不收重礼、不见来人的规矩,并令人守在衙门口,拒绝寿礼。可谁知,第一个来送寿礼的竟然是当朝天子,派来送礼的是司礼老太监。这可难住了守门人,当今天子的礼不收,那就是抗旨不遵。
但是,包拯的命令亦不可违背。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写在一张纸上,呈现给包拯。老太监大笔一挥,在红纸上写下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微。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这四句诗被拿到衙内呈现给包拯,不一会儿,红纸又被送了出来,只见原来的四句诗下面又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司礼老太监看完之后,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没多久,又有一位老人送来寿礼。只见那老人说,“今日,相爷六十大寿,大家推举我送来'小妾’,给相爷祝寿。”守门人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责备老人无礼,想破坏包拯的晚节,随后便要打发他走。
老人没有离去,当场吟诗一首,“月月花开天地间,香飘四季令人叹。但愿相爷长健在,勤为百姓除赃官。”
此时,包拯从屏风后面踱步出来,对老者频频长揖,还意外深长地吟出了四句诗来:“赵钱孙李送二妹,黎民情谊不可昧。一日三餐抚心问,满腔热血比花红。”
包拯收下了这份礼物。原来,这寿礼是一种鲜花,名为“红二妹”。
随后,几位农民高高兴兴抬来两大盆枝繁叶茂、娇嫩欲滴的月月红和串串红。这意外的礼物,使包府上下一片欢腾。
看着满堂贺寿,包拯在高兴之余,也不时感叹——自己相继痛失爱子、孙子,包家恐将无后!
令包拯没想到的是,儿媳妇崔氏突然抱来了一个一岁的男婴,下跪说,您其实还有一个儿子,表示包家后继有人,并让包拯给起名字。
原来,这个男婴是包拯的媵妾孙氏所生。在古代,媵妾就是妻子带来的陪嫁丫鬟,陪嫁丫鬟做了媵妾,地位会比妾高一点。
孙氏由于脾气不好,经常与包拯有口角之争,便被包拯打发回娘家了。谁曾想,孙氏此时已经有了身孕,回家后不久便诞下了包拯的第二个儿子包綖(后改名为包绶)。
但是,孙氏想到与包拯不和,也怕以后会影响孩子,就没有把生孩子这件事告诉包拯。
崔氏对孙氏十分关怀照顾,孙氏诞下男婴后,崔氏便抱回自家房里,精心抚养,就像养育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于是,崔氏在包拯六十大寿时,趁包拯心情大好,便将包綖抱到了跟前。
包拯晚年得子,十分高兴。而包綖也给包拯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在天伦之乐中,包拯度过了祥和安乐的四年生活,最终于公元1062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四、崔氏养绶如己子,子守父训居官清
包拯去世时,长子媳妇才三十岁,二儿子包綖才五岁。宋仁宗驾幸包家吊暗,见包绥五岁而孤,心生怜悯,晓谕随从大臣好生看顾,并封包缓为将仕郎、太常寺太祝。
崔氏娘家虽然曾经劝慰她改嫁,但崔氏说,“舅(包拯)丧姑(董氏)老,有小郎(包绶),如儿子,其门户待我而立。”(古代有将公公称呼为“舅”,婆婆称呼为“姑”的习惯)
崔氏早已下定决心,慈养包绶如己子。
后来,董氏病重,崔氏与包拯的小女儿一直陪在床边护理。董氏去世后,包绶才十一岁,崔氏又将包氏族人的孤儿包永年过继过来,一齐抚养成人。
包永年
崔氏的高风亮节被传颂于乡里,官府将此事报给了朝廷。朝廷又擢封崔氏为永嘉郡君,予以表彰。封赐的圣旨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起草的。
包拯为官清正廉明,治理家庭也很严格,教子有方。去世之前,他留有一则37字的《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毅之后,不得葬于大营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苏轼
这37个字,字字铿锵,振聋发聩,给后世子孙立下了严格的家规——后世子孙之中,如果有贪赃枉法的,不能放归本家,去世之后,也不能埋葬在包家坟墓之中。“如果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绶继承了父亲包拯的遗志,在发蒙时勤奋读书,年少时孝奉长辈。包绶对养母崔氏十分敬重,“以母礼事之”。崔氏病故时,包绶又不远千里返回庐州,“助成丧事”。
包绶累官至少府监丞时,生母孙氏病故,即便“归乡居丧,杜门诲子弟,家虽贫而无一毫有干于乡里,至有未尝识公之面目者”,“居丧尽孝,毕葬成礼,乡闻为之叹伏”
长大后,因为包拯功高爵显,他受宰相文彦博的推荐,历任将作监丞、国子监丞、汝州通判等职,包绶还迎娶了文彦博的女儿文氏,做了文彦博的女婿。文氏虽然是宰相的女儿,但是生活也非常俭朴——文氏时常吃素,经常救人之急,毫不吝啬。
文彦博
文氏去世时,才三十多岁,包绶将亡故之妻先埋葬于黄州。十一年之后,运回合肥老家,将文氏合葬于包拯墓地下侧,埋葬用的是土坑木棺,跟普通百姓一样,也没有墓志作证。
包绶性格耿直,严于律己,清苦守节,廉洁奉公,与领导有不同意见时,会当面提出,不随声附和。他任汝州通判时,境内多盗,社会很不安宁。
他整顿吏治,安抚百姓,于是,逃亡远地的重返家园,落草为寇的化为良民,风气一新。包绶期满离任时,百姓夹道相送,争睹他的风采。
包绶
包绶最后是在去潭州任职的路上病故的,当人们打开他的箱子时,发现除了诰命、书籍、文稿之外,没有留下多余的一文钱。人们只好将他生前使用的铜镜、铜印、砚台、残墨、瓷熏炉等一齐收纳入棺材之中,并就地埋葬在黄州,享年四十八岁。
包缓墓志记载:“孝肃以清白劲正光于青史,公可谓能克家者,孝肃之风,至于公而益炽也。”
包绶虽寿命不长,但他已经有儿子4人:包康年、包者年、包彭年、包景年;另有女儿3人,包家也因此得以继续延续香火。
小结:
包拯的一生,是与贪官污吏搏斗的一生,他与“民贼”水火不相容,要求对贪官污吏要依法惩处,决不轻恕;纵遇大赦,也不得录用。
包拯的一生,活了六十四岁,临终前谆谆告诫子孙后代,不得贪赃枉法。迄今,他“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的家训仍然影响着后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很多为民请命、为民造福的人。这些人中,既有武将,也有文臣,而在后世敬仰的诸多文臣中,包拯可谓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其形象仍然光彩夺目,散发光芒。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著;李克整理. 二十四史精华 第9册[M]. 2018年出版。
[2] 姜正成主编. 清正廉洁 包拯[M]. 2015年出版。
[3] 许高彬. 包公故事[M]. 2016年出版。
[4] 李良学著. 李良学讲包公[M]. 2014年出版。
[5] 黄季耕主编. 安徽文化名人世家[M]. 2005年出版。
[6] 魏桥,柳琪主编;浙江杂文选集 1987-1992. [M]. 浙江省杂文学会编。
[7] 方建新. 中国家风[M]. 201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