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妙用:治心病,治腰颈椎病,还能治皮肤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始载于《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文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用治少阴太阳两感之证。其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故仲景用麻黄善开腠理,透毛窍,使表里内外之寒邪从表而出;用附子辛大热,通行十二经络,温通全身阳气;用细辛善通关窍,散寒凝,无论实寒虚寒皆能温通消散。药仅三味,配伍精当,功专效宏。配伍后温阳散寒之力更强,能振奋阳气、疏通血脉,不但表寒证可用,里寒证只要有寒凝瘀滞之证也可用;实证固可用之,虚证配伍益气温阳之品也常用之,尤对肺、肾、心经寒证有良效。故临床应用大大超出原书范围,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多种病症。现举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验儿例说明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例:张某某,男,47岁。心悸、胸闷,伴头晕、乏力6年,夜间加重,舌暗淡,苔薄白,脉迟。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多在每分钟52次左右,最慢心率每分钟35次。阿托品试验阳性。
西医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中医辨证: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治法:温通心肾。
处方:麻黄12克、细辛15克、制附子20克、红参10克(另煎)、鹿角胶10克(烊化冲服)。7剂,水煎服。药后心悸、胸闷减轻,头晕、乏力明显改善,心率有所加快,嘱原方继服1个月后复查。1个月后患者来告,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消失,24小时心电图示:心率多在每分钟70次左右,最慢心率每分钟60次。
心绞痛
(2)冠心病心绞痛,房室传导阻滞
病例:赵某某 ,男,67岁。胸闷痛间作3年,加重1天入院。症见胸闷胸痛,心悸,劳累、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持续数分钟至半个小时,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可缓解,伴头晕,气短,乏力,畏寒,舌暗淡,苔薄自,脉沉细。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中医辨证:心肾不足,阳虚瘀滞。治法:养心益肾,温阳通瘀。处方:炙麻黄10克、细辛10克、制附子2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炒枣仁20克、三七10克、灵芝3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此方连服15 剂,患者胸闷痛、心悸等症消失,病情显著好转出院。
病毒性心肌炎
(3)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早搏
病例:王某某,男,26岁。患者1个月前患感冒,伴腹泻,自服速效感冒胶囊、黄连素等药,感冒腹泻止,但感心悸、胸闷,在外院查心电图有频发室性早搏, 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服用板蓝根、肌苷等药,病情无好转。现症:心悸,胸闷,头昏,神疲,乏力,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缓、结。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 6230次/24小时。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早搏。
中医辨证:心肾阳虚,心阳不振。治法:补益心肾,温阳散寒。
处方:炙麻黄10克、细辛10克、制附子20克、酸率仁30克、柏子仁10克、灵芝3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15克、鹿角胶10克(另烊服)。服药7剂,心悸、胸闷减轻。继服21天,诸症消失。复查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32次/24小时。
腰椎病
(4)腰椎病
病例:李某某 ,女,58岁。患者近半年来腰痛,逐渐加重,伴下肢发麻、无力,以左足为甚,不能远行。腰椎X光片示腰椎增生。现腰酸腰痛,弯腰受限,下肢发麻,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腰椎病(腰椎增生)。
中医辨证:肾阳不足,寒凝经脉。治法:温肾助阳,散寒通络。
处方:麻黄10克、细辛10克、三七10克、杜仲20克、桑寄生30克、川续断20克、川牛膝20克、仙茅15 克、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制附子15克、制乌头15克、当归15克。服药7剂,腰痛大减,下肢麻木好转,原方附子、乌头各减为10克,继服15剂腰已不痛,下肢不麻,能行走5公里。
荨麻疹
(5)荨麻疹
病例:孙某某 ,男,27岁。患者皮肤反复发作风团块2年余,每因冷风吹袭(如进空调房)而发作,发作时全身起风团块,突出皮肤表面,边缘清楚,呈淡红色或苍白色,剧烈瘙痒,抓搔后风团加大,持续1 一2个小时消退。在外院皮肤科诊为荨麻疹,曾服用多种抗过敏西药,均只能暂时缓解。近几日发作加剧,四肢不温,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荨麻疹(寒冷型)。
中医辨证:脾肾阳虚,风寒束表。治法:温补脾肾,发散风寒。
处方:麻黄15克、细辛15克、桂枝15克、防风20克、荆芥20克、附子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上方连服15剂,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病未再发,
体会:通过以上几个病案的学习,体会到,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功用主要是散寒通滞,应用指针是阴寒凝滞导致的各种病症。临床病症只要有阴寒凝滞的病机,不论实寒虚寒,皆可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之、散之、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