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构性思维?训练由感性到理性,像领导者一样说话有策略(三维树)
很多朋友问:什么是结构性思维?有什么用途?要怎么进行训练呢?
结构性思维,从哲学的角度讲,就是形而上学或者是形式逻辑。从应用上讲,《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里面有介绍,意思是指实物(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或者从抽象到具体的表达方式。
实物到抽象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理性的思维方式,我们大脑的思维现实中的实物是有区别的。比如,你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只陶瓷杯,再抽象的话就是杯子。“杯子”这个名称只是我们表达的语言符号,是人类对一个实物,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如果再高度的抽象,是这样的:陶瓷杯到杯子,再高就是生活用品等。
如果用金字塔结构图式的话,是这样的:
比如,你看到一系列的杯子,如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等,再从实物(具体)到抽象的结构:
这里有一个重点,如果是从语言表达来说,这样的结构就够思路清晰了。如果是要分析问题的话,需要穷尽底层的具体实物,你才能归纳出比较正确的结论。这篇文章重在于和大家讨论结构性思维的基本认识,对问题的分析就不做重点讨论。
那么,怎么提升结构性思维呢?
我看到很多人习惯于训练结构的框架,去复制别人总结出来的结构,这只会让自己的思维陷入迷茫,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于你。正确的态度是: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训练的方法主要是三步:感知,归纳,对策。
首先是感知:是指用感官去知觉客观事物。
当你感知某个实体事物之后,再刻意地在大脑中思考背后的原因。
比如,你在公交车上不了心踩到别人的脚,那人突然大骂你:“你瞎眼了!”此时,理性思维不够的人,就会反击或者很生气,心想:我又不是故意的,你骂人也太过份了吧!
这时,你可以训练理性思维,方法是:你先不用去情绪化下结论,而是去感知三个方面:一是观察对方骂的样子,看他是不是真生气了;二是骂的内容;三是了解对方伤的严重程度。
这时,你就不会受别人情绪影的响了,而是开始独立思考了。
其次是归纳:是指做出基本的判断。
上例中,当你感知到对方的基本情况,心想,对方这么凶地骂人,可能是三种情况:一,确实是被你踩痛了;二,他心情不好,一点小事就容易骂人;三,对方可能有脑子有问题,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的等等。
最后是对策:做出理性的应对方式。
当你遇到某件事情,先感知,再归纳总结之后,你的思维就不会受别人情绪的影响了,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应对方法。
比如,你感觉对方实在是被你踩痛了,那你就赶快道歉,这样还能让别人心情好一点。或者判断出对方可能是个脑子被毒坏了的人,那你想办法赶紧逃吧,别跟他吵了。
总结:结构性思维是一个理性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从感性的情绪化,变得理性有策略。说话有条理,做事有方法的思维方式,掌握人生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