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时期“国民服”,似曾相识的举国服饰
何为“国民服”?
我把图贴上,大家就一看看到这个服装与“中山装”的相似之处了▼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三种不同的服饰:洋装(西服)、诘襟(日本学生制服),以及前排三人所穿的十分类似于中山装的服饰——那就是“国民服”。
“国民服”诞生于1940年,可以说是日本战时的产物,模仿军装形态的民用礼服。一般认为,正是这种类军装服装的普及,导致了1945年时苏联造成了平民的大量伤亡。此外,因为台湾有一段日本占领时期,所以当时的台湾老照片中也会穿着“国民服”和“诘襟”。
然而与“中山装”的状态不同,我们总是对“中山装”的名词认知度高于它的服装细节本身,所以才造成了“中山装”如今错漏百出的尴尬局面。“国民服”是正是颁布勒令、且是多次颁布的,明确服装制式的服装▼
▲1940年11月1日公布
的敕令第725號
这甚至是一个体系,里面包含了上衣、中衣、袴、帽、外套、手套、鞋等等,而每一项里面有规定了质地和制式。
如果你留意,会发现上面那个表格里写的是“乙号”,还提到了“甲号”。是的,“国民服”有两种样式▼
▲甲号
▲乙号
▲左为甲号,戴国民服所配帽子;右为乙号,戴陆军略帽
其实两种的领式是基本相似的,只是都可以将最上面的扣子解开,变成一种类似西装领的穿着方式。一般来说,中老年多穿着甲号,青年人多穿着乙号。
▲身穿甲号“国民服”的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
▲甲号实物图
▲乙号实物图
由于战时日本物资短缺,所以“国民服”基本都是这种土卡其色(所以,还是看看黑白照片就好了吧)
“国民服”与“中山装”怎么分?
由于“中山装”也被称为“人民服”,所以常常会被混淆(其实也不会混淆,因为国人大概还没认识到世界上有个“国民服”吧)。尤其乙号的外形颇似“中山装”(其实更像我国的“军便装”),在老照片里的确很容易被混淆。
所以,贴心如我,就帮大家整理的几条肉眼比较好辨别的区别,主要是针对乙号“国民服”——
①“中山装”是几乎不配帽的,而“国民服”本身的系统里就有帽,尽管常常出镜时候所配的帽子与规定的不太相符。
▲甲号“国民服”,戴帽,且佩戴“礼仪章”
②尽管都是5扣4袋的配置,但是“中山装”的上排口袋的位置需要持平第二颗扣子,而“国民服”是低于;下排口袋一样,“中山装”持平第五颗扣子,“国民服”低于。总的来说,就是“国民服”的五颗扣子排列更紧密一些。
并且,“中山装”的袋盖是一个倒置的笔架山形状,而“国民服”只是普通方形。
③“中山装”只能穿成闭领的样子,国民服可以打开第一颗扣子方式穿着。
▲右边三人为打开第一颗扣子的穿着方式
④尽管都是日本称为“立折襟”式的领子,由于前面那条的原因,“中山装”领子的位置更高更直立,“国民服”则低一点,有时甚至可以露出里面衣服的领子。
▲乙号
⑤“国民服”是有专门的“礼仪章”搭配的,“中山装”则没有这种习惯。
▲礼仪章
▲左为佩戴“礼仪章”的甲号“国民服”,右为佩戴“礼仪章”的乙号“国民服”
此外,许多地方都认为“中山装”(以及“中山装”相关的“军便装”“青年装”等)是“国民服”的延续,这里不一定是为了强调服装的传承关系,反而可能是建立在一切有趣的相同点上——它们都有军装形态,都是一种紧张社会状态下的全民服饰(“国民服”还仅限于男性,后来的“军便服”“中山装”等中国女性也会穿着),以某种政治形势去推广普及,等等。
这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被时代烙印下的痕迹,被服饰记录下来了,然后被印刻在服饰史中的某些点上……这也是我眼中服饰史的魅力,前人的生活痕迹,通过服饰在一点点告诉我们那些唏嘘默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