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代理家长负面影响三代
祖辈代理家长 负面影响三代
马志国
孩子应该自己养,但当下许多祖辈成了实际上的代理家长,有的是参与养育的非全职代理家长,有的是监护留守儿童的全职代理家长。祖辈代理家长对祖孙三代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唯有把握爱而有度、配合默契、养教并重、保持童心、架好桥梁等养育原则,把疼爱孙辈跟严格要求结合起来,疼爱而不溺爱,配合儿女管教孩子,不当挡箭牌,既关心孩子的吃喝冷暖,也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才能降低负面影响、获得家庭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心理案例 祖辈成了代理家长
我接待过不少祖辈养育的案例,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为例——
案例一:老李夫妇的独生女成家后,小两口就和老李夫妇一起生活。有了外孙女后,老李夫妇心疼女儿,就让孩子晚上跟自己睡一个房间。结果,孩子没有了吃奶的机会,妈妈的奶水刚刚要下来又回去了。这下外孙女干脆成了老李夫妇的孩子,白天黑夜都和姥姥姥爷在一起了。姥姥挂在嘴边的理由是:小两口白天都要上班,晚上缺觉了怎么行?不管这理由在理不在理,反正小两口落得个清闲自在,老李夫妇当起了“爹妈”。
转眼,外孙女三四岁了,爸爸妈妈成了无所谓的人。老李夫妇还经常抱怨小两口长不大,不顶事儿,也就越发不敢把孩子交给他们。
案例二:12岁男孩晓海,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上幼儿园是爷爷奶奶负责接送,晚上和爷爷奶奶睡在一起。晓海父母很少见到孩子,好不容易见到孩子想管管,爷爷奶奶又充当了“保护神”。就是因为爷爷奶奶溺爱娇惯,让晓海越来越没出息,隔三岔五地惹祸,后来索性说什么也念不进去书了,最后只好辍学,荒废了学业待在家里。
案例三:11岁小女孩兰兰,乖巧,内向,不爱说话。带她来咨询的爷爷发愁地说,兰兰对一个中年男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事没事总喜欢找老师,到了老师办公室就不想走,又是扫地又是倒水,只要那个老师在,她就离不开了。
原来,兰兰是个留守儿童,五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家做生意,就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父母常年在外,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回家待几天。长此以往,兰兰见到父母都像见到陌生人,和父母说话都脸红。
爷爷奶奶对孙女疼爱并不娇宠。兰兰也很懂事,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对我特别关心。每次作文都给我好评,还在班上念给大家听。冬天来了,常常问我冷不冷。我觉得他就像爸爸,甚至比爸爸还亲。我就从心里喜欢这个老师,爱这个老师。您说,我爱老师不对吗?”
看来,作为一个留守儿童,父爱亲情的缺失导致兰兰对中年男教师的依恋,她寻求的是一种替代性的心理补偿。
心理透析 祖辈父辈两方面都有心理原因
那么多祖辈成了孩子的代理家长,既有祖辈方面的心理原因,也有父辈方面的心理原因。
有些祖辈成了代理家长,确实是主动所为,是把孙子当儿子养,其中有5种心理情结的表现。
一是依赖心理。亲子关系中有根深蒂固的亲子心理一体化倾向,即亲子之间有一根似乎永不消失的心理“脐带”,让亲子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都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有了更大的依赖性。子女长大后,这种亲子心理一体化情结就自然地延续到孙辈身上,导致很多老人把孙子当儿子来养,实质上是借以满足自己的依赖心理。
二是退化心理。由于返老还童的心态,有些老年人表现出儿童的言行特征,心理上有接近儿童的倾向,把孩子当自己精神上的朋友,容易看重与孙辈的情感维系,而淡化了理性方面的责任。
三是眷恋心理。孩子犹如旭日东升,老人则是夕阳西下。看到孙辈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老年人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同时也萌生了对年少时光的眷恋之情,于是天然地愿意跟孙辈在一起。
四是补偿心理。孩子和老人都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老年人退休后难免萌生空虚、失落和寂寞之感,把生活的希望和欢乐更多地寄托在孙辈身上,有些老年人可能还想在孙辈身上弥补当初养育儿女的遗憾。
五是期待心理。老人对孙辈的爱,是一种期待。成功者希望第三代后来居上,超越自己;失落者希望第三代不要重蹈覆辙,贻误人生。
父辈方面,有的是被动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有些留守儿童父母确为现实生活所迫,不得不让祖辈成了代理家长。但是,更多的父辈是因为主观上认知和人格的心理原因,把孩子扔给了祖辈。
认知方面,很多父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对亲情缺失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隐患缺乏应有的认识,不懂得亲情并非由血缘直接决定,只能在长期的亲子互动中培养,而亲情对亲子成长都有积极心理意义。于是只顾工作、挣钱,而不顾孩子心理上对亲情的需要。
人格方面,年轻父母多是我国的第一批独生代,成长过程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被父母全方位的照顾,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应有的自我责任感,缺乏对生活应有的担当。很多人适应不了为人父母后角色的转化,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责任感。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祖辈成了代理家长,对祖孙三代都有消极影响。
不利于老人的晚年生活,会妨碍老人的独立性、强化老人心理依恋性,使得老人没有机会适应老年世界的生活,没有机会学会享受老年孤独,晚年的幸福大打折扣。
不利于年轻父母的心理成长。没有人一有了孩子就会当父母,只有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年轻父母才会逐渐走向心理成熟,在亲子互动中才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祖孙关系过于密切,会妨碍了正常亲子关系的建立,而祖辈好娇惯孩子,容易让孩子形成任性的毛病,引起人格偏差,老人喜欢安静的特点还容易磨灭孩子的活力。
心理对策 代理家长要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祖孙三代的家庭中,祖辈必须要把握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时刻提醒自己是配角,孩子的父母才是这台戏的主角。要想让孙辈的亲情不缺失,就要儿女在孩子的养育上不缺位。主角不缺位,配角不越位,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一台家教好戏。
祖辈在心理上要当好配角,就要为自己增强点儿独立性。把孙子当儿子养,实质是侵权,是剥夺孩子父母的权利和责任。所以,祖辈不能和儿女争亲情,要“狠狠心”把孩子还给他的父母,让儿女自己带孩子。当好配角不是不闻不问、不管不爱,是归还养育孩子的权利和责任,该配合的时候配合好,该帮把手的时候帮把手,爱孙辈就恰到好处了。
还要在行为上当好配角,可以去儿女家帮忙带孩子,如果需要让孙辈到自己家里,晚上尽可能放手让儿女把孩子接回。即使难于每晚必接,也要经常让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或者让孩子的父母经常回来看看孩子。
因为诸多原因成了全职代理家长的祖辈,是事实上的家庭教育主角,也要尽力让孩子的亲情缺失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最大限度地让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担当的责任、将面临的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心理准备是,疼爱关心中必须要负起教养的责任。
二要讲究隔代教养的策略,注意宽严结合,不能因为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就宽厚有余、严厉不足,一定要做到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注意护放结合,不能包揽一切,要放手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多陪伴孩子,增加孩子的伙伴交往,减少孩子的孤独感,避免孩子心理状态的成人化,让孩子在伙伴交往中锻炼自己。
三是不和孩子父母争夺感情。祖孙之情替代不了亲子之情,全职付出后不要贪功,不在感情上贪恋孩子的爱,不让孩子的感情完全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不让孩子疏远和父母的亲情,特别是不能让孩子形成对父母的抱怨。为此,祖辈要特别留意不在孩子面前抱怨他的父母,留意观察孩子,若发现孩子对父母心生抱怨要及时疏导化解,促使儿女经常和孩子通通电话、发发短信,尽可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四要帮孩子做好与父母分开和送回父母家时的心理过渡与衔接,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孩子一个过渡期,帮孩子顺利适应生活环境的转换过程。比如,父母要回来了,祖辈要提前多和孩子交流,激发孩子与父母团聚的向往之情。
(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