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赏梅景,闻梅香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三月初,得知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梅花山迎来了梅花盛花期。于是,我们一群喜好“拈花惹草”之徒们耐不住寂寞,携着长枪短炮,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小城马鞍山到南京,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车到目的地,只见漫山遍野各类梅花交相呼应,花海如潮,云蒸霞蔚,恍惚中似有误入世外桃源之感。
据史书记载,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且相沿不衰。梅花山所在地原名叫孙陵岗、吴王坟,皆因三国时期东吴国君孙权葬于此。而梅花山植梅,则始于民国时期,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后,当时的陵园管委会决定在陵区内设一处梅园,借以喻国父品格,后几经复兴不辍,梅园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逐年递增。时至今日,当年的梅园已成梅山,占地业已达1533亩,山上梅树3万余株,350多个品种,并当之无愧地享有中国四大梅园之首、“天下第一梅山”等美誉。
梅山的梅既有“南京红须”等着名朱砂品种,也有“人面桃花”、“江南宫粉”等经典宫粉品种,此外,还有不少名贵的玉蝶梅、黄香梅、跳枝梅和绿萼梅等,其中,“南京复黄香”和“单瓣黄香”为梅花山独有品种。当然,山上最为珍贵的当属一种叫“别角晚水”的梅。据说,上世纪70年代,有“梅花院士”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先生来到南京梅花山,潜心梅花研究,当时无意中在山上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梅花,这种梅花的花瓣呈淡玫瑰红,形状如浅碗,花瓣层层叠叠多达40多层,十分美丽。第二次陈先生再来时,却遍寻不着,十分懊悔,直到1993年,再次来到梅花山他才意外发现了一株,据称当年全国仅此一株。
据说,“别角晚水”最初被称作“蹩脚梅”,缘因其开花时常有花瓣开得不周正,花瓣边缘常有凹陷,而金陵人常把缺陷唤作“蹩脚”,所以,就有人称这种梅花为“蹩脚梅”,后陈先生取其谐音为“别角”,加之该花花期较晚,风吹碎瓣似有水红流动,故有“晚水”之意,也皆因此得如此美妙诗意之名。
此次在梅花山,原本想一睹“别角晚水”芳容,遗憾的是,遍寻全山,终未见其任何身份说明。或许因该花太为名贵,也或许为保护这一珍稀品种,景区有意而为之。不过兴许不经意间与我们擦身而过的那些梅中就有它们的身影。总之,心怀期许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山上有梅,山下有竹,山边有松。松、竹、梅乃岁寒三友。三友之一: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友之二:四季常青不老松!三友之三:有节有骨四季竹!三友齐聚一山,各有千秋,相互辉映,共襄美景。成就出梅秀;竹翠;松青的梅花山。此乃金陵大幸!此乃百姓大幸!
从山脚拾阶而上至山顶,有一廊亭,名为“观梅轩”。站在廊亭中,放眼望去,整个梅山似被繁花包裹簇拥,色彩斑斓。人在这样的香海中穿行,赏梅景,闻梅香,听鸟鸣,心情一定是弃杂去芜、无比愉悦的。这样的景致,不知是否能完美地应上徐渭《钟山梅花图》中那“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的大美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