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榜】凌晓晨诗集《火眼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凌晓晨诗集《火眼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微风读书会(魏锋 报道):日前,凌晓晨诗集《火眼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火眼睛》是凌晓晨呈现给诗坛的第三本诗集,也是他主题性诗歌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力作。作者以诗性的灵魂点燃内心的火焰,由内向外照耀生活的细节,承载着熔化世事万物的穿透力。该书写出火与人的精神状态、火与自然、火与历史和现实的存在经验,想象力丰富,有颇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凌晓晨,男,1963年8月出生,陕西永寿人,现供职于咸阳市水利系统某事业单位。1984年开始业余创作,至今在国内各种报刊发表诗作480余首,其中《日出》获得诗歌报首届爱情诗大赛二等奖,《寄语袁隆平》获第二届“中国精神科学精神”全国大赛一等奖,获2017陕西诗歌年度诗人奖,获中国新归来诗人联盟优秀诗人奖。出版诗集《黄土色泽》《水荒》《火眼睛》。《黄土色泽》获咸阳市首届文学奖。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水文化专家,陕西省抗震专家,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研究员,《星星》诗刊理事,西京学院客座教授,咸阳市职工作协副主席,咸阳九叶枫诗社社长。高级工程师。
后记:关于诗的边界和底线
1、诗人应该是视通万里,思接千古的人。诗人的意识不应该是三维的,应该是四维的、五维的,六维的,甚至是多维的。诗人思考的维度高低,决定他意象获得的能力。诗人展开想象把握意象到达象征的深度和广度,来源于自己的处境,和对诗的边界和底线的理解。
2、视通万里,看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什么?视野之内应该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故乡、家园和亲情,除此之外,应该是人类,是宇宙,是地球和整个星空。
3、视通万里是一个说法,也是一个愿望,真正能够达到视通万里,那种境界是非常人能及的,万里之内的山川河流,地理地貌,人文景观,特别人情、人心,以及应该能够理解的世态淡凉,包括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笑容和风姿,人的状态和气质,人的生老病死。诗人的内心或者说诗人的心灵,应该覆盖他所知的区域,他的灵魂应该搜寻整个区域,应该能够拓展,而且具有一种俯瞰的特有的功能。没有这种拓展的功能或者说不具备这种特质,则可能你仍然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需要加以认真的研究和学习。从你的故乡出发,以故乡、家园和亲情为出发点,学习和掌握区域内的历史和人文,地理、山川,对这个区域内的物态和普通人的心理进行巡视,并且能够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
4、你真正能够看得多远,决定你的知识水平和内心的悟性。没有人能够教导你关照你的内心,领会一个区域,扩大一个区域的存在,外在的知识是诱导是启发,而不是走向内心的真正途径。阳光由外向内照,你看到的是不是能够灵动起来,需要你内心的光芒,需要你的灵魂产生一种光芒。视通就是点亮自己内心的灯盏,然后照亮你自己能够感知的区域。这种状态的完成,需要彻底地熟悉整个区域,从境界上提升诗人所在区域的文化水平,达到万里如一的高度。
5、视通万里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诗人思考的高度和广度,是对生命意识的无限的认知和概括。诗人具有天马行空,以梦为马的勇气和胆量,也有浓缩一切概念和常识的毅力和坚韧。诗人的思考不是从物出发而最终抵达物的核心,诗人的意识是从内心出发而最终照亮的是意象的所指,以及诗本身到达的象征。诗人思考的过程中环形的,有意象之间的互补和吸纳,也有自身经验和集体经验的舍取和浓缩。诗人的心就是一个真正的圆心,他以他的诗构成的轨迹是看不见的,但是你可以通过阅读或者通过他的词汇来感知,而感知的半径或者说圆圈的大小,决定诗人视通万里的范围。也就是说他的维度和方向。
6、思接千古,就是一个纵向的概念,也就是历史的深度,打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键。诗人的思考,不是一个平面,应该是一种深度。这种深度来源于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断扣问,对自身、对周围、对世界、对社会的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7、诗人的思接千古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自觉选择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明白拒绝什么才能选择什么,不明白自己内心的需要,你就不知道选择的正确性。诗性的选择对美好的趋向往往是第一手的,第二手的必然是有选择的,第三手、第四手就是方向的东西,就是对区域和范围的选择,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成就诗性的必然。不自觉的选择是一种自然的积累,是诗人天赋的延伸,也是点燃普通人诗性概念的内心闪光,从这一点上来说,每个人都是诗人,也曾经都是诗人。这种不自觉的选择,仿佛你经过自己的家门,熟悉而内知,你的到达不是终点,而是继续前进。因为你在历史当中,你属于现代,也将到达未来。你是过去来的,你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参与了这个过程,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思接千古的能力。而诗人是自觉的,其他人是不自觉的,这就是区别和差异所在。
8、诗人视通万里思接千古是自觉的,他有他的时间的概念,也有他的空间的概念。他的生命意识根植在每一个能够看见的物质之中,他的诗性概念和诗化水平可以说是随时随地的,这种自觉性来源他的潜质,也来源他的学习和习惯。如果说诗人的灵感,那就是想象力。诗人能够把想象转化为意象,又把意象变成象征的东西,这就是诗化的水平,也是诗人生活成为诗意生活的必然。
视通万里思接千古是一个范围,是诗人的精神修养和心灵深度,是诗人意识能够到达的地方,无论多远多么广大,诗人的思考和看法都是有边界和底线的。
9、诗人的意识和思考是有边界和底线的。这个边界就是想象、意象和象征,其底线就是他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他思考的区域和范围,也就是他的意识能够到达的地方。简单地说:诗人的边界和底线,决定了其诗的边界和底线。
诗的底线就是诗人意识的生活经验,他对过去的经验、现在的经验、未来的经验的一种诗化表达。他是来源于生活的,以生活的常识为基础,以语言的架构为重点,以词汇的张力和延伸为内容,也就是对他的自我的生活的诗意表达。
诗的边界是明显的,是不以物性的表达为基础,而是以想象、意象、象征为边界的。象征的顶盖,是天花板,想象和意象是四周的墙壁,是成为诗歌空间的外界。如果不是这样,就是另外一个文体,也就不成为其诗了。
诗歌的底线是诗化的生活,诗歌的边界是从想象到意象,从意象到象征。
10、诗人的意识和思考,其生命意识是贯穿始终的,是以人的经验为象征目的的。有意识的对生命意识的扩大和涵盖,而不是以意象为架构的诗不是诗。以语言的延伸和文字游戏式的操作,没有从意象到达象征的诗不是诗。其象征的目的,不是指向生命意识的,也不能算诗,至少是不成形的诗,是诗化过程没有完成的诗。
生命是鲜活的,是灵动的,是有灵魂存在的,诗的生命也应该是这样。诗是灵魂的飞翔,诗是灵魂的舞动。有灵魂的诗就是有生命的诗。
11、诗无论表现什么,最终表现的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生命感知的延伸。诗不是没有边界和底线的,超出诗的边界和底线就不是诗。你的精神修养和心灵深度达到了一定的范围,你的表达才可能是真实的鲜活的具有生命意识的,你的精神修养和心灵深度没有达到,硬写胡写甚至曲意理解和表达,如果超出了这个边界和底线,就不是诗了。
12、诗人往往是培养出来,而不是天生的。天赋虽然有,不进行精神修养和心灵深度的挖掘,可能就会成为那种不自觉的人,错过诗的家门而进入其他院落。因此,点亮心灵,滋养灵魂,由内向外照耀自己,诗化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诗性存在随时随处可以点燃,才能成就诗的大道,成就一个诗人的天职和责任。
这是我的第三本诗集。缺点很多,意象繁复,堆积过多,整体上显得粗糙,不够简约精练。敬请读者提出指正意见和建议。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和亲朋,,同时要感谢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并特别感谢《星星》李自国老师。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勇气。
对各位编辑的辛勤劳作,我深表谢意。
诗让我们走向永远。
凌晓晨
2017年11月25日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