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导演蒋能杰:我用最笨拙的方式把影片交到观众手中

    ——蒋能杰
蒋能杰导演的纪录片作品《矿民、马夫、尘肺病》这两天突然在网络上接连引发微博和豆瓣小组的热议,从之前的评分人数不足,到发稿之前,已有2191人看过,27143人想看,豆瓣评分也达到8.9分,甚至攀升到豆瓣实时热门影音第一名,如此盛况,对于一个独立纪录片来说,实属不易。

但这一切,是因为导演用了一种很笨拙的办法,只要你在豆瓣上,点“想看”这部纪录片,他都会先关注你,然后私信给你发一个网盘链接。这种做法,引起了微博上很多大V的自来水转发,蒋能杰说“公益题材,只有传播才有价值,才能更好发声

这次独立纪录片的“破圈”能被更多人看到固然是好的,但我们不希望之后是更深的寂寞和无人关怀,那也是对苦难的漠视和消声。因为作为观看者,我们的观看就是一种支持,也是公共记忆不断形成的过程。

凹凸镜小编也第一时间与蒋能杰导演进行了电话采访。

以下为蒋能杰导演的自述:

我叫蒋能杰,是一名纪录片导演,在我的老家,很多亲戚得了尘肺病,从2010年开始,我拿着摄像机记录他们。在这过程中,如果没钱了,我就去外面接活挣钱,挣到钱再去拍摄,这样的状态下,我陆陆续续的一直拍到2018年,当年拍摄的矿洞封了,拍摄的主人公也不幸离世,我觉得影片的故事完整了。于是开始进入后期剪辑。

片中的马夫是我爸爸,“牵牛”是我堂弟,其他拍摄对象也都是邻村的。刚开始素材拍摄的有点少,如果看过我的成片,就会发现,片中前半部分故事拍的比较散,因为那时候设备不好,也没有钱,甚至连多买块电池,买张卡的钱都没有。在山上拍摄,拍着拍着电池就用完了,也没有地方充电,素材积累的不多,拍摄经验也不足。但我一直坚持着拍摄。

我爸爸九几年就查出了尘肺病,因为发现比较早,症状比较轻微。村里也有其他尘肺病的人。尘肺病现在还是职业病范畴,但因为村民从事的挖矿工作,大都是给私人小业主打工,职业病赔偿根本无从谈起。以前医疗报销比例比较低,现在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很多人也在推动社会上对尘肺病群体的关注。

这个病最大的问题是会让感染者丧失劳动能力,很多家庭因病致贫,我跟拍已去世的尘肺病患者赵品凤大哥,他的子女上学有公益机构助学,他姐弟俩的基本生活有我朋友资助,但是还有很多尘肺病患者的家庭亟待救助。

我有一个三四个人的摄制团队,如果我在做别的项目的时候,会找摄影师去继续拍摄尘肺病这部纪录片,摄影师拍摄回来以后,由我自己来剪辑,因为拍摄的是我家乡,摄影师不懂方言,而且素材很大,好的剪辑师也请不起,没有预算。

2018年拍摄结束后,2019年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候剪辑,剪辑过十几个版本。我的剪辑逻辑是以呈现事实为主,一些过于情绪化的内容并没有放在影片之中。但自己剪辑存在很大问题,我以为讲的很清楚,可能观众不是这么觉得。初剪版发给过很多朋友看,有些反馈意见提的不错的,我就去修改。但主动权还是在我自己手里。

我觉得,豆瓣上的打分有点虚高,(豆瓣评分最高时是豆瓣 9.0,发稿时降至8.9分),可能题材分比较多,我自己给自己打七分多,很多观众可能是抱着情绪打。

选择直接公布百度云链接的传播方式,是因为我觉得投递影展太麻烦了,特别是国外影展,需要报名费和时间精力去报名。

因为是公益题材,而且资金基本是我自筹或者周围朋友支持的,花的最多的其实是我的时间成本,我并不是很在意成本的回收,最重要的还是传播出去,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尘肺病患者这个群体。也有人说,我这是破坏行业规矩,应该搞付费观看。但因为这部片子的版权是我自己的,我愿意不要版权费,我会在影片结尾处附了二维码,如果观众看完,肯打赏也是可以的。

扫描下列二维码
关注蒋能杰导演公众号:棉花沙影像工作室
采访整理:张劳动
编辑:张汩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投稿  加微信☞pjw200951288
加入交流群或工作团队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