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被苏轼尽情鄙视,却有一诗一词,让苏轼赞不绝口

在北宋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物,他以变法而出名,其实如果不从政,王安石也将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观点犀利,论述充分,使他名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的诗词也不遑多让,尤其是诗歌,自成一家,被人誉为“王荆公体”。

这样一位文华风流人物,放在哪朝哪代,何时何地,都应该是受人敬仰的。偏偏在北宋时,文人辈出,即便才华如王安石一般,也少有人敢于嘲讽调侃。

当然,能如此行事的,自然是有这个资本,他就是大文豪苏轼。苏轼比王安石要小15岁,不过天赋更高,成名更早。在政治上,苏轼属于保守派,虽然不是全盘否认王安石变法,但绝对不是新党成员。这种观点上的差别,导致双方的摩擦不断。

据说有一次,王安石亲自拜访官位比自己低的苏轼时,就吃了一个大亏。当时苏轼正和别人谈论王安石的新作《字说》,王安石到场后非常高兴,自命不凡地说这是为了纠正《说文解字》一些错误。比如“坡”和“笃”两个字,许慎说是形声,这就是错误的。

王安石补充说,坡就是土之皮,笃就是用竹鞭马,两个字在会意上很容易理解,用形声则解释不通。没想到苏轼却立即反驳道:照这样解释,“滑”字就是水的骨头,“笑”字就是以竹鞭犬,这能说得通吗?

实事求是的说,苏轼这番话有些强词夺理,形声还是会意,要根据不同的字具体分析,并不能生搬硬套。但是仗着才思敏捷,王安石当时硬是找不到反驳的话,吃了一个哑巴亏,愤然离去。

除此之外,王安石和苏轼,在文学创作之上,还有多次交锋。苏轼每次都是仗着自己天赋高,思维敏捷,占尽了便宜。他们因为政见的不同,延伸为文人相轻,至于说到了他们都落寞之时,又惺惺相惜,那是后话。

不过在当时,王安石却有一首诗和一首词,赢得了苏轼的好评。这首诗叫做是《寄蔡氏女子二首》之一:

建业东郭,望城西堠。千嶂承宇,百泉绕溜。青遥遥兮纚属,绿宛宛兮横逼。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兰馥兮众植,竹娟兮常茂。柳蔫绵兮含姿,松偃蹇兮献秀。鸟跂兮下上,鱼跳兮左右。顾我兮适我,有斑兮伏兽。感时物兮念汝,迟汝归兮携幼。

这是用楚辞的风格所写,内容其实很简单,大致就是王安石在金陵盖好房子之后,叫女儿女婿常回家看看,顺便带上外孙。但是文才华美,韵律优雅,颇有一番风味。根据《西清诗话》的记载,当时王安石拿出这首诗给苏轼看,苏轼大为佩服地说:这就是《离骚》的句法,我活了这么久今天才见到。(离骚句法,乃今见之)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苏轼能拿它和《离骚》相提并论,足见对其有多么欣赏。王安石也很得意地说:这也不是你故意奉承我,我自己也这么认为的。(非你见谀,我亦自负如此)

另外,在宋词方面,苏轼是集大成者,有宋一朝都无人能与之匹敌,就更不用说王安石了。王安石其实作词并不多,但有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写得相当精彩: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的用词讲究,意味深长。在上阙是尽情描述了金陵之美,在下阙又开启了说理模式,提醒世人要以史为鉴,不要贪图欢娱,重蹈历史上偏安小朝廷的覆辙。

这首词写得非常漂亮,在当时咏颂金陵的词很多,杨湜编写的《古今词话》中以《桂枝香》这个词牌收录的就有十多首,也就王安石这首成为了千古名作。苏轼听说了这首词之后,眼珠都快掉到地上了,他以极为羡慕的口吻说:此老乃野狐精也!

在这里的野狐精完全不是贬义,而是形容非常聪明机灵之人。也许这一刻,苏轼改变了对王安石勤奋有余,天赋不足的看法吧。后来两人都遭到了贬谪,关系反而更为密切,也成就了文坛的一段佳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