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闹市区有条老街,曾是候补官员聚集地,一砖一瓦沉淀百年光景
每座城市都会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那是时代的遗留,也是光影的沉淀。游览湖北武汉,类似的老地方实在太多,尤其是内环江畔的武昌区,几乎随处可见有底蕴的街道和巷子。像在武昌区的胭脂路上,就有一条候补街可以说道说道,它的长度不突出,生活氛围与周边相似,但哪怕只是提起这个名字,“候补候补”,也能让人想到很多过往的旧事。
走进候补街,可以乘地铁7号线在小东门下车,然后从a出口出来,拐到粮道街上,之后顺着粮道街向西,到与胭脂路的交汇处往北入胭脂路,看到路边有烤鸭店,那就是候补街的东入口了。与大多数宽阔的现代化马路相比,候补街就是老旧街道的颜值,路面宽度、周围建筑都灌溉着老旧韵味,一车道的路面,挤着一辆机动车,来往的路人就会骂骂咧咧。机动车过去,电单车回来,来回几分钟的路程,却是烟熏火燎的氛围,仿佛那些炊烟怎么都散不尽。
候补街的入口,有一座导航标,上面刻着很多机构,进来之后,有些机构在路边,看得明白,便民设施也近在咫尺。可能老一辈人很感激这样的规划,倒是年轻人无所谓得很,反正他们使用到的场景不多。近处的临街建筑,是一栋老屋,高度有限,成色很旧,外墙的门窗格局清晰,贴着春联和挂件。从老屋前走过,看着墙壁上的空调挂机,刷刷转动,带着雨点纷飞,估计很多年来一直如此。再向前走几步,那一排房屋的高度突兀变矮,单层建设,黑瓦白墙,早就被岁月刻上了斑驳的底色。
进到街道里面,布局开始复杂起来。比如这边是临街的矮旧房屋,对面则是一块开阔地带,上面建着零星器材,是活动锻炼的位置,只是白天没有人。行道树种在脚下,树龄很小,估计刚好凑出一块小的树荫,有几只流浪狗窜过去,偶尔叫几声。小的树荫后面,还有一排大的杨树,盛夏时节里长势最盛,将附近的街面完全覆盖,显出清凉氛围。树下停着车,晒着衣服,类似的场景在新城区里不会出现,但在候补街里,一切习以为常,生活就是用这样的节奏向前,好像几十年前的乡下小镇。
走到街心,四面的建筑更加密集,有意思的是南北两侧也开始有了分叉的巷子,像树枝丫一样纵横开去。巷子很多,大概有六七条,每条都有名字,像四衙巷、江家巷、高家巷、郎家巷等等,每条巷子里再有对门建着的房屋,如此横纵分布,关联在一起,组成了热闹的市井格局。巷子和街道主干上的建筑,清一色的很矮,都是三四层的,也有一层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居住。由于建筑过于密集,生活其中,有种通透感,似乎没有隐私可言,哪怕大一声的吆喝都能听到。
用现在的审美来看,候补街的布局太过紧凑,生活其实多有不便,但在过去,那里可是非常黄金的地段,居住其中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这就要谈到候补街和武昌城的历史了。说清朝时期,在整个湖广地区当官的官员数量众多,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官员候补”的问题,也就是说,但凡有资格当官的人,无论是考中的还是买办的,并非一下子就能上任,需要前面有官员职位的空缺才能接替。那有一段时期没有空缺怎么办?这所有待职候补的官员便集中生活在一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候补街了。
进一步来说,候补街在清朝时是候补官员生活区,在清朝灭亡后的民国时期,也成为一众大咖的聚集地。街上的几条巷子,无论高家巷、郎家巷还是神洲巷、黄家巷等,无不是有当时的高官或者文化学者生活过,剧作家张光年在这里租房,陈独秀出狱后暂住于此,尤其是黄家巷,更成为民主人士抱团居住的地方。小小的一条候补街加上几条巷子,几乎成为了大半个武汉近代史的缩影。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建国后,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候补街逐渐冷落下去。
如今的候补街,如果没有专人介绍,可能大部分人都会一扫而过,将这个街道当作普通的脏乱差之典型对待。稍微用心的人,看着街道的陈旧,或许也会跟着进去,在某个不起眼的小铺子里大快朵颐。然而,走一圈街道东西的距离,看到整齐的围墙和低矮的商铺,行道树郁郁葱葱,树荫时有时无,那些陈旧沧桑的建筑还是有几分当年的影子。被保护的老建筑,被纪念的过往,在候补街上慢慢摇晃,最终成为某一时刻风雨中的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