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8月第32卷第8期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袁华芳1、李泉水2、赵齐羽1、蒋天安1

(310003 浙江杭州,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将接受超声引导甲状腺囊性病变硬化治疗的6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聚桂醇治疗组(30例)和B组无水乙醇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囊腔大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治愈率为86.7%(26/30),不良反应率为6.7%(2/30);B组总有效率为90.6%(30/32),治愈率为84.3%(27/32),不良反应率为28.1%(9/32)。两组在甲状腺囊性病变硬化治疗的疗效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意义(x²=5.245,P<0.05)。

结论: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聚桂醇;无水乙醇;硬化疗法

文献编号:

doi:10.16021/j.cnki.1007-8622.2017.11.005

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其中囊性或囊性为主的结节较常见[1],以往甲状腺结节囊性病变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或随访观察。目前超声引导下囊肿的硬化治疗已逐渐替代外科手术。但对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却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62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应用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疗效,旨在探讨两种硬化剂在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62例接受硬化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囊性变患者,将其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为聚桂醇治疗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4±9.7)岁;B组32例为无水乙醇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5±11.1)岁。入选标准:(1)所有病例经超声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全身情况良好;(2)囊性成分占90%以上及囊腔最大径线>2cm的结节;(3)病史在3个月以上(期间复查囊腔变大或未见明显缩小)或病史短暂但结节疼痛和(或)影响美观者。排除标准:(1)超声检查显示囊内存在富血供乳头状结节及沙粒样钙化等疑为恶性病变的成分,并被细针抽吸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sy,FNAB)所证实;(2)甲状腺癌家族史。所有的患者均签署超声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Esaote Mylab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LA533,频率4~13MHz。由两名工作10年以上的超声医师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先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确定穿刺部位及路径。然后消毒、铺巾,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将18G或16G穿刺针刺入囊性病变中心(图1),拔出针芯,迅速接上注射器,尽可能地抽尽囊液,如囊液黏稠难以抽出时,先注入等渗NaCl溶液稀释后,将囊液抽尽,然后囊腔中注入硬化剂(图2)。聚桂醇治疗组,囊腔中注入1%聚桂醇,注入量为囊腔抽取囊液量的1/3[2],反复冲洗3次后抽尽,再注入2~3ml留置;无水乙醇对照组,囊腔中注入无水乙醇,注入量为囊腔液体抽取量的1/2~2/3,留置2~3min后全部抽尽,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反复1~2次。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包扎后嘱患者手按压穿刺部位5~10min,30min后复查超声,观察是否有出血等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治疗后1周、1、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经过治疗的甲状腺结节的情况,根据甲状腺囊性病变残存囊腔的体积(V=π/6×长×宽×高)大小判断疗效:(1)临床治愈:囊腔消失;(2)显著有效:甲状腺囊性病变残存囊腔体积缩小>90%;(3)有效:甲状腺囊性病变残存囊腔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4)无效:甲状腺囊性病变残存囊腔体积缩小≤50%。显著有效+有效+治愈=总有效。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两组治疗前后囊腔大小变化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两组间的总有效、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囊腔内注入聚桂醇与无水乙醇后产生不良反应情况

6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囊液送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细胞。A组聚桂醇治疗组30例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胀痛,休息30min后消失,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7%(2/30);B组无水乙醇对照组3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9例患者出现颈部胀痛(其中4例出现面红,口干,有明显烧灼感,1例出现颈部明显肿胀,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内水肿),不良反应率为28.1%(9/32)。不良反应率A组明显低于B组(x²=5.245,P<0.05)。62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

2.2 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囊腔大小变化情况

两组分别在治疗后1周、1、3个月和6个月超声监测囊腔大小变化,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囊腔缩小均非常明显。而A组与B组在治疗后1周、1、3个月和6个月观察囊腔大小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2.3 聚桂醇和无水乙醇硬化剂介入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6个月,A组总有效率90.0%,治愈率86.7%;B组总有效率90.6%,治愈率84.3%。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甲状腺囊性病变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疾病,传统治疗一般采取手术切除,但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大、费用高、容易产生并发症等缺点。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高频超声的广泛使用,使术前鉴别甲状腺囊性病变的良恶性成为可能。随着超声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囊性变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甲状腺囊性结节硬化治疗陆续进行了报道,其疗效显著[4]。硬化剂治疗囊性病变的机制是破坏囊壁细胞,脱水、凝固变性,产生无菌性炎症使囊腔塌陷、粘连、纤维化后闭合消失。
无水乙醇为常用硬化剂,虽然其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明显。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新型清洁剂类硬化剂,其安全性已得到国内外医师广泛认同,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瘤、静脉畸形、各种囊肿性疾病的硬化治疗[5-6]。近年来国内学者已有少量报道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其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有效率与1个月治愈率聚桂醇治疗组低于无水乙醇对照组,而在3个月及6个月后发现,聚桂醇治疗组治愈率和无水乙醇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这可能是与无水乙醇硬化作用快速,而聚桂醇硬化作用相对温和而持久有关。本研究两组中均有3例6个月后监测治疗无效患者,分析后发现,该6例患者甲状腺囊性病变囊液均呈胶冻状,抽取囊液时极为困难,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仍无法完全抽尽,仍有部分囊液残留从而影响了硬化剂在囊腔内的弥散,阻碍了硬化剂与囊壁细胞的作用。
聚桂醇最大优点在于注射时无刺激性,使囊肿治疗更容易在门诊进行。本研究在聚桂醇治疗组中发现有2例出现颈部胀痛,但不久后自行缓解,不良反应率仅为6.7%,该2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其中1例因囊液黏稠难以抽取,操作时间较长,还有1例因在操作时穿刺针不慎滑出,再次进针而导致穿刺部位疼痛;而无水乙醇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颈部明显疼痛,其中4例伴有出现醉酒样反应,其不良反应率达28.1%,其中1例术后出现甲状腺水肿,分析可能是由于囊液呈胶冻样难以抽取,穿刺针移位,进而操作时间延长以及加上无水乙醇的刺激作用使疼痛感加剧,虽然给予抗生素3d后症状消失,但仍有颈部不适感。聚桂醇治疗组与无水乙醇治疗组两组操作中均出现穿刺针移位现象,但聚桂醇本身具有局部麻醉效果,故未出现像无水乙醇注入后渗入组织而产生的疼痛及醉酒样反应,仅出现颈部轻度胀痛且不久便自行缓解。因此聚桂醇硬化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无水乙醇。

4

 结论 

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剂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聚桂醇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水乙醇对照组,使患者更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