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8月第32卷第8期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袁华芳1、李泉水2、赵齐羽1、蒋天安1
(310003 浙江杭州,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将接受超声引导甲状腺囊性病变硬化治疗的6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聚桂醇治疗组(30例)和B组无水乙醇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囊腔大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治愈率为86.7%(26/30),不良反应率为6.7%(2/30);B组总有效率为90.6%(30/32),治愈率为84.3%(27/32),不良反应率为28.1%(9/32)。两组在甲状腺囊性病变硬化治疗的疗效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意义(x²=5.245,P<0.05)。
结论: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聚桂醇;无水乙醇;硬化疗法
文献编号:
doi:10.16021/j.cnki.1007-8622.2017.11.005
随着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其中囊性或囊性为主的结节较常见[1],以往甲状腺结节囊性病变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或随访观察。目前超声引导下囊肿的硬化治疗已逐渐替代外科手术。但对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却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62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应用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疗效,旨在探讨两种硬化剂在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62例接受硬化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囊性变患者,将其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为聚桂醇治疗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4±9.7)岁;B组32例为无水乙醇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5±11.1)岁。入选标准:(1)所有病例经超声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全身情况良好;(2)囊性成分占90%以上及囊腔最大径线>2cm的结节;(3)病史在3个月以上(期间复查囊腔变大或未见明显缩小)或病史短暂但结节疼痛和(或)影响美观者。排除标准:(1)超声检查显示囊内存在富血供乳头状结节及沙粒样钙化等疑为恶性病变的成分,并被细针抽吸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sy,FNAB)所证实;(2)甲状腺癌家族史。所有的患者均签署超声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Esaote Mylab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LA533,频率4~13MHz。由两名工作10年以上的超声医师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先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确定穿刺部位及路径。然后消毒、铺巾,用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将18G或16G穿刺针刺入囊性病变中心(图1),拔出针芯,迅速接上注射器,尽可能地抽尽囊液,如囊液黏稠难以抽出时,先注入等渗NaCl溶液稀释后,将囊液抽尽,然后囊腔中注入硬化剂(图2)。聚桂醇治疗组,囊腔中注入1%聚桂醇,注入量为囊腔抽取囊液量的1/3[2],反复冲洗3次后抽尽,再注入2~3ml留置;无水乙醇对照组,囊腔中注入无水乙醇,注入量为囊腔液体抽取量的1/2~2/3,留置2~3min后全部抽尽,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反复1~2次。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包扎后嘱患者手按压穿刺部位5~10min,30min后复查超声,观察是否有出血等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囊腔内注入聚桂醇与无水乙醇后产生不良反应情况
2.2 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囊腔大小变化情况
两组分别在治疗后1周、1、3个月和6个月超声监测囊腔大小变化,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囊腔缩小均非常明显。而A组与B组在治疗后1周、1、3个月和6个月观察囊腔大小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2.3 聚桂醇和无水乙醇硬化剂介入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6个月,A组总有效率90.0%,治愈率86.7%;B组总有效率90.6%,治愈率84.3%。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4
结论
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剂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聚桂醇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水乙醇对照组,使患者更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硬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