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做
“双减”当然是希望各门学科都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自然应该首当其冲,就目前看,语文教学最大的“减”也应该在作业方面,因为毕竟为了提高分数,多做作业是比较简单也有些效果的方法,但这却使孩子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双减”之下,语文教学应该怎么做?
第一、进一步倡导语言的个性化培养。语言的建构与表达自然是个人的事情。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应该是从皮亚杰的理论发展出来的,这个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时先用旧有的知识来顺应新发现的知识,然后发生某种平衡,最后形成一种同化。也就是,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既然是孩子主动以自己的旧有知识来建构,那建构出来的知识,当然应该是个性化的。那么,语言也当然应该是个性化的。其实,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语言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个体。而只有个性化的语言建构,孩子才会有更好的语文学习动机,因为他会自豪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比如,莫言作品的语言是与众不同的,鲁迅的当然也是。
第二、进一步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语文教学往往脱离了生活,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就是为考试而做的事情,从而忘却了语文比数学还更需要生活,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具有道道地地的“日常性”。现在很多孩子习作时缺少思维,或者思维很模糊,我以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少了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其实,很多孩子离开校园走上社会,语言表达那样的缺少思维而显得乱七八糟,也是跟他们无法在生活的千头万绪中理出一个明晰的表达路径有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多关注生活、多思考生活,从具象性、到原理性到形而上性,孩子的语言表达才会越来越准确。
第三、多多让孩子欣赏到语文课堂特有的语言美。要让孩子真正感到语言真的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就像一个大棋盘里,符号在里面不停地跳跃变化,然后一个个句子、一段段小文、一篇篇诗章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同样一个意思,优美的表达总比直白的表达更动听,更有效果。语言的美,更能够让我们产生对生活的哲思,很多文学家也是生活哲学家,就是一个明证。所以,语言的审美和创造在课堂上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要重视让孩子在语言中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汉语的文化性则更强,祖国的传统文化用汉语表达出来,仿佛会更有一种感染的力量。“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样的文化思想用汉语表达出来是多么简洁有力啊。所以,要让孩子适当接触古代汉语,让他们感受到,祖国的母语是多么地生动!
是的,“双减”背景之下,语文教学也要还“中国汉语言”应有的原生面貌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不是硬要把“语文教学”与“双减”牵扯起来,而是它们确实存在着内在的关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