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揭秘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秘密
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以良好家风传家,百世延绵、赓续不绝;仅靠金钱财富传家,三代而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们普通人家,要想以家风传家立世,最快的方法就是善于学习利用名门望族的现成经验。
而曾国藩家族,就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传奇。
曾国藩兄弟5人中,2人封侯拜相、2人任军中要职。
自曾国藩之后的近两百年里,曾国藩家族中的科学家、外交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数不胜数、人才济济。
要想了解曾氏家族福荫百年的秘密,我们可以从曾国藩身上窥得一二。
曾国藩,可以称得上这样的人。
30岁前,他是平平庸庸的凡人;
30岁后,他一跃成为清朝的中兴名臣。
在外忧内患、积贫积弱的晚清时代,曾国藩作为一介书生,擎儒家大义之旗,广聚四方英豪,成立湘军。
与国,曾国藩率领军纪严明的湘军所向披靡,为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使得风雨飘摇的腐朽王朝继续苟延残喘数十年。
同时,高瞻远瞩、思想开明,力主洋务运动,推进中国近代化建设。
与家,曾国藩读书传家,倡导勤劳、俭朴、自立、有恒。
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清末动荡时期,他坚持用《家书》倾诉对家人们的的孝悌慈爱,在《家书》中处处流露着自己深刻的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
今天分享的《曾国藩家书》一书,是兼具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可读性非常强。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更应当成为习惯。
“俭以养廉,直而能忍”,经常被曾国藩用来教育子弟。
如果我们把节俭,当作修行一样的苦差事,那么早晚会遭受不虞之患。
2.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骄奢淫逸,是导致家族和个人走向衰落的温床。
养不教,父之过。
在腐朽堕落、看不到希望的清末乱世,远离家族、在外求官的曾国藩,在家书中经常告诫子弟们要戒骄戒躁、远离奢侈,保持慎独,实属难能可贵。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今天一些所谓的“二代”身上的狂傲不羁、为所欲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风所致。
3.不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同治六年二月十三日)
自立自强,是曾国藩的立身之本,也是传家之道。
曾国藩深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多次告诫子弟们,不要给后代留下过多钱财,以免养成骄奢恶习。
家境条件优越者,只有不仰仗丰厚的物质财富,才能培养出勤奋自强的意识以及行稳致远的家风。
4.士人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读书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如果不想苦一辈子,就必须先苦上一阵子。
曾国藩不管是对自己,还是要求子弟,都把读书学习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做到有志、有识、有恒。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我们只有先吃读书学习的苦,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吃生活的苦。
百善孝为先,尽管曾国藩对父母长辈恭敬孝顺、多为照顾,但他经常为不能亲身孝敬而愧疚自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尽孝时短,莫留遗憾。
6.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耕读孝友,即勤劳质朴、知书达理、敬老孝善、友爱和睦。
无论是高官巨富,还是寻常百姓,再殷实的家底也经不起铺张浪费、挥霍无度。
贪图安逸、不敬父母、争名夺利,无疑是十足的败家之相。
唯有勤俭质朴、读书传家,才是兴家旺业的根本。
7.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勤俭节约,不仅是自律要则,也是持家之道。
曾国藩一生节俭,终生穿着粗布衣服,一件官服穿了近30年。
他不仅自己清廉,对子弟要求时时处处做到“勤俭”二字。
一个人人追求奢侈的家庭,家风必然好逸恶劳,更有甚者还会有纵情声色的不肖子孙。
而勤俭淳朴的家庭,哪怕家族子嗣不成材,但也一定是踏实可信之人。
8.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姑息之爱,是指没有原则的溺爱。
兄弟睦爱,是孝悌家风的应有之意。
但不讲原则的娇惯姑息,只会使子弟们滋生懒惰、骄横之气,甚至做出丧德亏行之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从小就被溺爱。
他们被娇惯的的不劳而获且随心所欲,形成了“只会索取,不问付出”的习惯。
9.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咸丰八年三月六日)
傲慢嚣张,是大多数人的致命弱点。
《礼记》指出: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返于身。
曾国藩刚入翰林院时,春风得意,在亲友面前夸夸其谈。
事后后悔万分,在日记里深刻反省自责,把“立身不以妄语为本”作为人生信条。
曾国藩在《家书》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要戒长傲、忌多言,并且多次用“至嘱!至嘱!”提醒。
可见,爱之深,言之切。
10.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戒骄戒惰,就不能轻易取笑别人,就不能总是懒床晚起。
正人先正己,曾国藩是一个严格自律、善于自省的人。
满招损,谦受益。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家人,曾国藩都要求慎独行事,不居功自傲,要力戒身上的一些骄惰习性,以君子之道为人处事。
11.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
奋发图强,是处世立身的根本,也是办事圆融的基础。
曾国藩,封侯拜相、身居高位,可谓站得住、行得通。
但他仍然时刻不忘居安思危,屡屡叮嘱、时时劝诫家人要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老子说过: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我们不仅要为“站得住”去拼搏努力,更好为“行得通、走的远”而注重细节,提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