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准了刘备,却漏算了一件大事 | 刘三解
三解按:这是一个“可以听”的系列专辑,觉得文字麻烦,可以扫描二维码。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了在官渡之战前,曹操集团的势力范围虽然地跨四州,真正由亲信掌控的根本之地,却并不多,确切地说,只有豫州的颍川、汝南,兖州的济阴、东郡、陈留,以及司隶校尉部的河南、河内。
而刘备在这些地盘之外,潜移默化地扩张着名声,不同于很多人因为《三国演义》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在他的手里,豫州牧职位根本就不是个虚衔,反倒通过州牧的辟举人才权力,把自己的关系网,编织到了徐州、沛国之外。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刘备很清楚,自己的军事力量无论如何都没法和曹操本人匹敌,那么,他的决策选项其实就非常有限。
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见于《三国志·先主传》,原话是:
遣孙乾与袁绍连和。
刘备派出孙乾与袁绍联络的时间,写明在举兵反叛,有数万人之后。
但是在《三国志·袁绍传》中还是记载了:
术死,备杀刺史车胄,引军屯沛。绍遣骑佐之。太祖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
注意“绍遣骑佐之”,也就是说孙乾的外交工作成效显著,袁绍也没有作壁上观,派出了骑兵帮忙,但是,这也印证了刘备在接到《为袁绍檄豫州文》之后半年的时间里,只是在豫州、徐州经营,并没有和袁绍勾连。
可见,这就不是一次有计划的行动,对于后续的发展,当然难以预测。当曹操亲自东征刘备时,袁绍的反应就很踌躇,以幼子有病为由,没有亲自出征,这一事件,也往往被作为袁绍无能的重要佐证,究竟对不对,咱们回头细讲,还是先说说刘备。
刘备如果是处心积虑地反叛曹操,要替袁绍抄曹操的后路,为什么不提前与袁绍联系?
要知道,刘备从许昌出征袁术的时间,到刘备最终扯起反旗的时间差了六个多月,半年之间,刘备没有时间,或是没有机会与袁绍建立联系,完成联合吗?
当然不是,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根本就没想起兵,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想在建安五年正月仓促起兵。
在战术层面,他明知道自己打不过曹操,袁曹没有大打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安全;在战略层面,以袁绍最终胜出为前提的盘算下,唯有在最吃劲儿的时刻,刘备捅曹操一刀,才能在袁绍一方,得到最大的重视,他连曹操都打不过,就更别说袁绍了,既然不免破灭,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当然是为胜利者立功了。
那么,在官渡决战开始前,刘备最应该做的,就是“闷声发大财”。
但是,无论刘备还是曹操、袁绍,都没有想到的一个意外就是,曹操竟然如此不得人心。
当刘备竖起反旗之后,郡县多反,史书上没有具体说哪些郡县,但根据我们之前的讨论,刘备的名声和权限,早已渗透到了陈国、鲁国和泰山郡,结合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就能发现,这次叛乱的烈度,恐怕同时超过了刘备和曹操的想象。
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被杀,刘备杀车胄反叛,昌豨响应,郡县响应,众至数万人,这才派出孙乾联合袁绍,又击败了刘岱、王忠的讨伐,紧跟着迎来了曹操亲自出征的大军,刘备战败、关羽败降,昌豨溃败,曹操回师官渡的时间,还没有出正月。
一般来说,可以印证曹操的战斗力强悍,但同样有一个潜台词。
那就是,扣除曹操出兵的行军时间再看,刘备竖起反旗之后不过“几天”的时间,就有几万人响应,这个阵势比陈胜、吴广反秦时的扩张速度都快。
可见,天下苦曹久矣。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陈宫反曹操时的兖州,以及官渡之战中的豫州、兖州。
在《后汉书·袁绍传》中有记载:
相持百余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
这是说,袁曹两军在官渡对峙100多天后,黄河以南地区,也就是曹操统治区疲惫困苦,多叛乱以响应袁绍。
更详细的记载见于《三国志·赵俨传》: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
要知道,阳安郡是从汝南郡里划出两县建置的新郡,由李通镇守,唯有他不动,也就意味着,豫州的绝大部分地盘,已经或明或暗地投靠了袁绍。
这个唯一性,在《三国志注》中引用《魏略》的记载也能看出来:
太祖北拒袁绍,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俨与领阳安太守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俨为陈绍必败意,通乃止。及绍破走,太祖使人搜阅绍记室,惟不见通书疏,阴知俨必为之计,乃曰:'此必赵伯然也。'
说的是,曹操和袁绍大战官渡时,曹操部下远近的地方官都私下寄信给袁绍勾勾搭搭,而赵俨和李通在同一治所,李通也想派使者见袁绍,赵俨劝他,袁绍肯定输,李通这才罢手,等到袁绍战败逃走,曹操派人把袁绍的往来文书全查了一遍,唯独没看到李通的书信,就说这肯定是赵俨出的主意。
这个故事,与《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的曹操一把火烧掉与袁绍内通书信的桥段看似抵触,所以《三国志注》的作者裴松之就怀疑这是假的,其实,曹操派人检查书信,与他一把火烧掉书信并不矛盾。
要知道,曹操这种要在军中设置“校事”搞特务统治的人物,对于观察下属忠诚的兴趣绝不会小,而一把火烧掉,恰恰是因为涉及的人群太广,法不责众,只能心里有数罢了,在此情况下,再做个“宽大”秀,也算一举两得。
而这次豫州的全面叛乱,也一样少不了刘备的角色,袁绍派他南下汝南郡,带强兵在濦强县以南活动,与降而复叛的黄巾军刘辟部合作,在曹仁骑兵击败二刘之后,刘备回到袁绍大营劝说与刘表联合,率领本部兵马再次南下,又与龚都在汝南汇合,凑出了数千兵马。
也就是说,官渡之战期间,刘备有两次南下,第一次真的是为了帮助袁绍,发挥自己豫州牧的作用,第二次则纯粹是为了逃奔刘表的脱身之策。
所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或“豫州诸郡多受其命”的局面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南下时,而史书中的用字还是很有趣味的,见《三国志·曹仁传》:
绍遣刘备徇濦强诸县,多举众应之。
濦强县在哪儿呢?
就在许昌南边,两地直线距离约30公里,更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这个“徇”字,是招降的意思,也就是刘备带兵武装游行,濦强县以南的豫州郡县就全面反叛。
与之类似的是《三国志·武帝纪》和《先主传》“略许下”的“略”字,不是抢掠的掠,而是“谋略”的“略”字,取的是巡行中强取土地之义。
反观曹操派出曹仁平乱,军事上很成功,以骑兵迅速击败了刘备,把他打跑了,所谓“击走之”,却并没有同时解决地方叛乱,还得接着打,所谓“遂破辟屯”,就是刘辟仍旧自守,曹仁攻破了他,这之后,还有一番折腾,就是:
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翻译过来,就是曹仁全部收复了叛乱的郡县之后,才凯旋班师,可见,叛乱举旗的时候积极,平叛的时候就需要一路打过去了。
由此可见,曹家的统治,靠得是刀枪剑戟够硬,而刘备的优势,则在于“刘豫州”三个字的金字招牌,他只要带着兵转一圈,曹操核心统治区里,立刻有人跟着造反。
或许有人会说,那又咋样,反正刘备又打不过曹操的刀把子,但是,那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如果在正确的时间呢?
答案到底是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