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水彩作品欣赏
吴冠中早期主攻油画,兼攻传统国画,在这东西方两大画种之间,水彩起了沟通作用…… 油彩之彩,水墨之水,邂逅于水彩画中,朝暮相处,情意绵绵。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取水彩之轻快,稀释滞重、堆砌之油彩,运用透明之薄彩,追求平易近人的效果,以适应中国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致。—— 前言
吴 冠 中
当代世界画坛有极大影响的画家,
从师林风眠、潘天寿等名家,留学法国,
在西方艺术中心巴黎,专攻西洋画,
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水乡小景 / 38x26cm / 纸上水彩 / 1964
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开始时他的水彩画风格直接受印象派的影响,比较写实,属于较纯正的西洋传统,比如他1948年画的《巴黎郊外的教堂》等作品。
但吴冠中先生回国后,他开始以中国人特有的眼光看世界。形成了重形式、讲对比、求明快,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水彩画面貌。他写生一幅作品要从山下画到山上,从东边画到西边,他的视点不断地在变化,其实这正是他对现实状态的汲取和对自然人生的接近,是顺向式的恢复,还原人本精神的认知能力,是一种体验式的“真实”。
这已经不是西方绘画的透视法,而是东方人看世界的观察法。也就是说,他画画不仅凭眼睛,而且更用心灵去认识对象,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画家从“心眼”出发,抓住对象的神态特征和气势作画。强调的是“意象性”——“应目会心”,主张“动观”,注重“写意”。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破时间和空间对形象的局限,视知觉印象与表象活动相交织,综合了作画者的全部印象。
故乡 / 纸上水彩 / 1964
冠中说:'我的水彩画,其实就是水墨画的变种。' 他用西洋水彩,但追求的是中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因之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走了多年的酸、甜、苦、辣的历程,至80年代初期,他的油画就更接近水墨画写意了,'油画中搀进了水分,是受了水彩画的影响',他从70年代中期开始作水墨画,几十年的艰辛终于找到了得心应手、风格迥异的新的形式,从此后他就很少画水彩画了。80年代他偶尔画几幅水彩,也参加北京水彩画会的年展,但与五六十年代的风格迥然不同,他画的《香港之夜》,勾勾染染,简中有繁,在具象抽象之间画出了他自己的艺术见解。
码头 / 29x38cm / 纸上水彩 / 1957
拉萨菜市 / 纸上水彩 / 1961
花港观鱼 / 33x39cm / 水彩 纸 / 1974
江南春雨 / 27x38cm / 纸上水彩 / 1962
船 / 38x26cm / 纸上水彩 / 1974
吴冠中曾说:“水彩,水彩,其特 点就是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 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色结合……”
贵阳花溪 / 38x26cm / 纸上水彩 / 1972
紫竹院荷花 / 26x37cm / 纸上水彩 / 1973
海南岛之晨 / 29x41cm / 纸上水彩 / 1960
高山让路 / 37x28cm / 纸上水彩 / 1961
札木便桥 / 31x41cm / 纸上水彩 / 1961
黄山 / 39x26cm / 纸上水彩 / 1973
松林 / 34x26cm / 纸上水粉 / 1973
花卉 / 28x34cm / 纸上水彩 / 1973
江南雨色 / 27x38cm / 纸上水彩 / 1962
绍兴菜市 / 29x38cm / 纸上水彩 / 1957
绍兴水巷 / 30*22cm / 纸上水彩 / 1957
无锡水巷(一)/ 29x38cm / 纸上水彩 / 1957
无锡水巷(二) / 29x38cm / 纸上水彩 / 1957
水乡小船 / 35x25cm / 纸上水彩 / 1962
村边小河 / 38x26cm / 纸上水彩 / 1962
山鸡 / 49x35cm / 纸上水彩 / 1957
江南乡镇 / 29x38cm / 纸上水彩 / 1957
鲁迅故乡 / 46x61cm / 木板油画 / 1957
垦荒 / 30x50cm / 纸上水彩 / 1960
西藏雪顿节(一) / 28*36cm / 纸上水彩 / 1961
西藏雪顿节(二)/ 27x38cm / 纸上水彩 / 1961
拉萨节日 / 21x36cm / 纸上水彩 / 1961
洗衣 / 26x36cm / 纸上水彩 / 1959
插秧 / 26x36cm / 纸上水彩 / 1959
山西马牧乡 / 29x38cm / 纸上水彩 / 1958
两个藏民 / 35x24cm / 纸上水彩 / 1961
北京百货大楼 / 28x38cm / 纸上水彩 / 1958
看戏去 / 26x36cm / 纸上水彩 /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