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职高艺术教育系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

灵璧职高艺术教育系2020— 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普高)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又作“杨柳”,称名不同,其实所指相同,在古代“杨”“柳”同义,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杨”“柳”经常换用。

B.古人常借柳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已成为故乡的象征。

C.“柳”之所以能够象征着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是因为柳树的婀娜多姿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十分相似。

D.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最早出现于《诗经》中,而大量运用“柳”意象的则是诗歌兴盛的唐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时,主要运用举例论证与引用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C.因为家中庭院植有柳树,许浑因此睹物伤怀,咏出了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蒹葭杨柳似汀洲”的诗句。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不仅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

C.“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以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有关。

D.“柳”可以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依恋,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没文化

【俄罗斯】安德烈·马卡罗夫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

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朵丫子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

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这些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平板电脑。”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套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姑妈”是次要人物,她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人,和科利亚夫妇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突出主旨。

B.科利亚的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的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

C.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D.文中多次提到电视,是为了把“影像化”生活与“文字化”生活做对立,彰显两种不同的生活追求的矛盾冲突以及最后的解决。

5.小说中的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试加以分析。(8)

6.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8)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7.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衰:家门衰微。祚薄:福薄  
B.外无期(jī机)、功强近之亲: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人。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人。  
C.茕茕孑立:无依无靠,孤孤单单。茕:孤单无援的样子。孑立:孤立无依。  
D.形影相吊:吊:悼念。  
8.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举臣秀才:举,举荐。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  
B.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  
C.拜:授官或封爵。  
D.除:任官,除去旧官任命新官。洗(xiǎn鲜)马:也称“先马”,汉时为太子的属官,晋以后改掌图籍。  
9.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A、①生下小孩六个月,父亲离开了他。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B、①生下来只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行,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C、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成家立业。
D、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10.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  
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D.“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开门见山,交待战争的地点,描绘出了塞外广袤的环境,对句与题目照应,侧面描述战争场景。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战场的景象,而且写出了军队的威武和士兵的斗志。

C.颈联由物及人,不但反映了塞外将士们的思想和情绪,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感。

D.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诗中的主人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

12、诗歌尾联以景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试加以赏析。(7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算太远的自恕自慰之句是:“            ,            ”。

(3)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21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        。“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        ,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        ,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        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局限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涉及

B.限制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涉及

C.限制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涉及到

D.局限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涉及到

15.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得一项是(3分)

A.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B.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C.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17.下列交际用语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今日拜读了您的大作,我的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奔波三百公里来看我,大驾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

C.家母最近身体有点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D.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您海涵。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8分)

示例:这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近日,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众多网友不约而同选择了一首歌——《我的祖国》。

时间会湮没许多记忆,但有些其实并未消失,只待一个密码,顷刻激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我的祖国》这首歌,就是一个激活集体记忆的“密码”。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该电影还原了上甘岭战役之残酷与壮烈,上甘岭,是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高地,从此成为一种再大困难能奈我何、强敌当前敢于胜利的精神象征。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用美酒款待朋友,用猎枪对付豺狼。这句歌词,放在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无穷无尽的屈辱背景下,才能明白其中况味。

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一场大战,既拒敌人于国门之外,保障了中国数十年安心发展的和平环境,又打出了中国人全新的集体精神面貌,“四万万人”,凝聚起来,天下谁能敌?

抗美援朝,让西方再也不敢轻视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唱这首歌曲,怎不感慨万千?中国人背负着历史的烙印,从历史中走过来,正在创造新时代属于自己的历史。大道之行,谁能阻挡?正如《我的祖国》所歌唱的: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请概括《我的祖国》成为最感人的歌曲的原因,试拟出两点。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孙中山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杜勃罗留波夫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二语文普高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3分)D解析:D项,“大量运用柳意象的六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不准确。

2.(3分)C解析:C项,“家中庭院植有柳树”错。

3.(3分)C解析:A项无依据,依据原文只是提到了给后人理解诗句制造了困扰。B项逻辑关系错误,文中有“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D项原因分析错误,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

4.(3分)B解析: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错误,科利亚决心做书柜,是为了使自己家有文化气,像“书香门第”。

5.(8分)①妻子是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因为在她看来,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对他们受折磨的补偿,而与姑妈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②妻子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举家迁入姑妈的房子以后,首先卖掉姑妈家老旧的家电,然后添置新用具。首先买的是一台新电视机,接下来又买了一套宽大的床具,后又买了一套壁柜,最后把卖书的钱又买了一只小转角沙发。 ③妻子是一个没文化的人。她继承了姑妈的房子之后,把姑妈的所有的珍贵藏书都扔掉了。(答对一点3分,答对两点6分,答对三点满分)

6.(8分)第一问:本文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不爱读书、排斥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2分)科利亚家中添置了不少家具,却没有地方放置书柜,最终把继承的书全部卖掉,可见,在他们的心中书是没有价值的东西。(2分)

第二问:这种现象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1分)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是浮躁的,他们静不下心来读书,他们认为读书带不来经济效益,轻视读书。(2分)

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做有文化的人,就应该爱惜书籍,静下心来多读书。(1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

7.D  8.A  9.D  10.B

11.(3分)A 应是正面描述战争场景。

12.(7分)①以景作结,描绘了大漠黄沙乱飞的自然景象,也用以渲染战争的激烈,表现出征程千里,遮天蔽日的景象 。②以景作结,借景抒情,歌颂了将士们报效君王,驰骋疆场,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③以景作结,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及厌恶的情感。(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满分)

13. (12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4.(3分)A

15.(3分)C   A、“发现到……”不搭配,“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语序不当,“承受……福祉”不搭配。B项缺少主语,且语序不当。D项缺乏主语。

16.(3分)B “视界为之一扫”搭配不当,“俗情为之一扫”搭配不当,可以排除AD两项,“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语序不当,应是先看到再感受到,因而排除C项。

17.(3分)C 谦敬错位,“贵恙”为敬辞,称对方的病;“叨扰”是客套话,打扰(多用于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18.(8分)示例:这浓墨重彩的枫叶,红得万山尽染,勾魂摄魄,是一片鲜艳的海,一支激昂的歌,将感情释放地酣畅痛快。(每种修辞各2分)

19.(8分)答案:①这首歌曲激活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想起了抗美援朝的那段光辉岁月。

②这首歌曲展现了中国人在屈辱中崛起,强敌当前敢于胜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③这首歌曲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抗美援朝,让西方再也不敢轻视中国。

④这首歌曲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绪,团结起来,才能天下无敌。(意思对即可。答出两点即可。)

20.(60分)作文评分标准见高考评分标准。

(0)

相关推荐

  • 杨柳依依春意浓

    冬去春来,一到每年的三月,那些生长在马路旁.池塘边以及湖堤上的杨柳树由黄变青开始发芽了. 杨柳是人们普遍熟悉的一种植物.古时候杨柳是指柳树的意思,最早出自<诗经>:"昔我往矣,杨 ...

  • 古诗词常见意象:“杨柳”

    送别诗中杨柳意象的发展 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篇开始,杨柳就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奔赴边塞的将士望着家乡的柳树,那柳条在风中飞舞,多像亲人呢依依不舍的收轻抚过战士的衣裳,仿 ...

  • 稻农 | 柳之文化意象(随笔)

    柳之文化意象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中国历代咏物诗>选唐人咏柳诗三首,分别是贺知章<咏柳>.李商隐<柳>.薛涛<柳絮>,从中,可觅 ...

  • 春风杨柳万千条,诗词里的杨柳,是杨树还是柳树

    人们欢呼春天,赞美春天,春天东风浩荡,山明水秀,花红柳绿.人们把杨柳青青与姹紫嫣红的花朵相提并论,可见杨柳依依也是这美丽春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里都有不少写杨柳的名篇佳作,一代伟 ...

  • 五堂诗词课028 诗的意象——杨柳

    五堂 诗词课 (诗篇) 第二十八章 诗的意象--杨柳 我们第一个要讲的意象是"杨柳"."柳"."留"谐音,柳条随风摇动,极像亲友依依不舍地向 ...

  • 苏作成:春风又绿柳枝条

    春风又绿柳枝条 苏作成 "严寒退去冬归尽,万物吐芽迎春来."下乡时,我骤然发现在河边,那些在微风中拂动的柳树枝条,已然有了嫩绿的颜色.在它附近的一株桃树,也绽开了粉红的桃花.而那些 ...

  • 西湖杨柳万千条

    围绕西湖,拍了一周的柳树,深感柳树的魅力. 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柳的诗作. 贺知章的<咏柳>诗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的,在春风的裁剪下, ...

  • 杨柳歌[南北朝] 庾信

    杨柳歌 [南北朝] 庾信 河边杨柳百丈枝, 别有长条踠地垂. 河水冲激根株危, 倏忽河中风浪吹. 可怜巢里凤凰儿, 无故当年生别离. 流槎一去上天池, 织女支机当见随. 谁言从来荫数国, 直用东南一小 ...

  • 【借鉴融合】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讲评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讲评 本套试卷的借鉴之处有三:一是字音字形怎么考,二是微写作如何整合整本书阅读,三是古诗文阅读的考查方式,尤其是主观题的命题形式.

  • 2021学年度九上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Word版添加微信:20835416,限时领取. 参考答案 一.听力(略) 二.单选 21-25 CBABA           26-30 DBDCA 31-35 CDBDA 三.完形 36-40 ...

  • 2021学年度七上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2020--2021学年度上期七年级期中英语试卷 Word版添加微信:20835416,限时领取. 参考答案 一.听力(略) 二.单项选择 21. 答案:B 解析:考查冠词.第一空泛指,表示" ...

  •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   2021.04一.基础·运用(共16分)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它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初一年 ...

  • 新高考河北省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高中语文教和学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以一座山的雕刻将拓跋鲜卑的发展盛衰刻录在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 ...

  • 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每年5月20日-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北半球的节气物候又发生了变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 ...

  • 2020—2021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 ...

  • 2020 ——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外阅读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课外阅读班级三年组任课教师马新立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 ...

  • 淄博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一模(文末下载)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