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丨《故都的秋》:几处闲笔增趣味

编辑说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经典散文,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使人生发无限感慨。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教师余树财解读此文时,聚焦文中的三处闲笔,读出了别样的趣味和韵致。我们一起来看——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教师教学此文时,往往将目光聚焦于“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句,将“故都的秋”视为作者主观情感的映射。这当然毋庸置疑,但这篇文章还有几处闲笔别有趣味,有教学解读的价值。
闲笔也叫闲话。作家贾平凹在《散文中的九个问题》中认为:“散文要写得有趣味,要会说闲话。所谓闲话,是作者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故都的秋》中有三处这样增添文章趣味的闲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01
闲说牵牛花,折射作者审美趣味和生命体验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围绕“清”“静”“悲凉”,分别描写了故都的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表达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有独钟。
文章第三段,作者写自己“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牵牛花,感受故都的浓厚秋意。按理说,这段关于秋日清晨的描写,到“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可作者接着就来了一段闲笔: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说到”二字本身就有闲聊、岔开主话题的意味,表明后面的内容是正题之外宕开一笔的。既然是可有可无,那作者为何要写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段话讲了什么。
这几句话顺着上文,闲话牵牛花的颜色,以及牵牛花和秋草的搭配。谈及牵牛花的颜色时,作者认为蓝色和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且看重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和“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搭配。这样写,除了行文上照应了文眼,强化了北国之秋的“悲凉”意味外,也折射出作者自身的审美趣味和生命体验。
作者偏爱的蓝色、白色、黑色都可以算作冷色,而淡红色属于暖色。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偏好和人的气质类型、审美趣味相关。一般而言,偏好暖色的人性格外向,热情大方,个性坚强,积极豁达,审美趣味上追求热烈、壮阔、豪放之美;喜欢冷色的人则多愁善感、平和冷静、忧愁悲观,审美趣味上追求宁静、悲凉、感伤之美。作者偏爱冷色调牵牛花,并喜欢将其与行将凋零的秋草搭配,充分显露出自己喜欢宁静之美、悲凉之美的审美趣味。
我们由此进一步深入,可以发现这种审美趣味的形成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有一定关系。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中落,祖孙六人全靠他的母亲浆洗缝补度日,生活十分拮据。儿时的不幸遭遇无疑会对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他曾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赴日本求学阶段,他感受到的也多是屈辱和歧视,妻离子丧、母死兄亡使他更加忧郁敏感,逐渐形成了追求忧郁、感伤、悲凉的审美风格。因此,对于这处关于牵牛花的闲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将自我生命体验投射在故都的秋意之中,心境的忧郁与故都之秋的“悲凉”形成了相互映照的互文性表达。
02
闲写熟人对话,写出故都的人情味
《故都的秋》写秋雨,先与南方的秋雨对比——“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接着,写秋雨的阵势——“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依然是“清”“静”“悲凉”的味道。不过,文章真正描写故都秋雨的只有这一句话,接下来,作者就把关注点放在了雨过天晴后都市闲人的悠闲聊天上: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这些文字并不是对秋雨的直接描写,尤其是熟人互答的内容,即使删除也不会影响文意。那么,作者为何增加这处闲笔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都市闲人”的形象:“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看上去就是普通的市民;“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体现出他们的惬意与悠闲。这样的形象,与北国之秋的“清”(清静、清闲)相契合。再来看“都市闲人”都说了些什么。“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说明他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内心充满悠闲和惬意;“微叹着”是在感叹季节变换,流露出对火热夏日的留恋;“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更形象地写出了“微叹”的情态;“可不是吗”的回答,体现出熟人之间在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上的默契相通。从这些富有“京味”的闲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故都浓浓的人情味。
故都北平是一座“皇城”,相比于其他地区,这里的市民生活比较富足,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作者将市井生活片段作为闲笔写入文中,一方面彰显了故都的清静与悠闲,另一方面在写景中加入了“人”的元素,为故都的秋罩上一层人文色彩。
03
闲叙文人颂秋,赋予“故都的秋”文化底蕴
在描写完故都的秋景之后,文章本可以就此收尾,但作者并没有急着搁笔,而是宕开一笔,写中外文人颂秋。这段文字较长,节录如下: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同样,这段文字删去也不会影响文意,但加上后更显底蕴。这一处闲笔,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宽广的眼界谈论古今中外文人与秋的关系,看到了他们对于颂秋、绘秋有同样的情怀,并且这种情怀是人类天生就有的,不仅没有国别、地域之分,更没有人种、阶级之分。作为中国文人的一员,郁达夫虽不认为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但在他看来,即便如欧阳修、苏轼笔下的秋,也不如北国的秋有深味,因此他写道:“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这些关于秋的比较,赋予“故都的秋”文化底蕴与历史厚重感。

综上所述,《故都的秋》的三处闲笔,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和韵致,值得细细品味。我们解读和教学这篇文章,不应忽略这些闲笔,而应由此深入,领略文本的别样意味。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1年9月29日文章《〈故都的秋〉:几处闲笔增趣味》;作者: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教师/余树财;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