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金前线之殇:线路之争四个阶段决定大明国运,背后情况复杂

  前言:

  明朝末年的抗金线路之争,可以说是旷日持久,但又较为隐秘,或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大明的国运走向。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绍了抗金线路之争的由来,这一篇文章将重点梳理一下全部过程。

  总体上抗金线路之争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跟明清战争的四个阶段关联非常大。

  明清战争的第一阶段以萨尔浒之战为标志,第二阶段以沈阳、辽阳失陷为标志,第三阶段以广宁之战为标志,第四阶段以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为标志。

  抗金线路之争正好嵌在这四个阶段标志性事件前后,隐约告诉大家线路之争或多或少对边防有特殊的影响。

  抗金线路之争第一阶段

  早在李成梁还活着的时候,熊廷弼就参了他一本,细数其失误,建议死刑。可见在萨尔浒之战之前,线路之争就埋下了伏笔。

  萨尔浒之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大明可能还觉得还有挽回的余地,所以还是进攻路线占主导,不过因为明军元气大伤,还没来得及恢复,效果一直不佳。

  天启元年,袁应泰丢了沈阳、辽阳,东北平原核心地带基本被后金占据。战败的原因其中一条就是袁应泰过度信任辽人与蒙古人,还有指挥不力。袁应泰其实内政能力不错,安抚工作做得不差,但就是不够谨慎,而且在军事上是个草包,总体能力远不如李成梁。

  抗金线路之争第二阶段

  进攻路线出现失误,天启帝便开始重视防守路线了,在袁应泰战死的这一年重新启用了熊廷弼,任命为辽东经略。但实际他还没完全放心,还是用了支持进攻路线的王化贞,任命为辽东巡抚。线路之争随即随着“经抚不和”爆发出来,最终导致了广宁之战惨败。

  不过广宁之战惨败,主要责任还是王化贞轻敌引起的,熊廷弼是次要责任。可见进攻路线更容易露出破绽,出现问题。

  可惜的是熊廷弼被动卷入党争问题,被魏忠贤领导的阉党迫害,传首九边,大明失去了擎天一柱。而王化贞出身东林党,却变节依附了阉党,虽然暂时免死,但最终也没逃过死刑。

  抗金线路之争第三阶段

  熊廷弼、王化贞之后,便是孙承宗与袁可立这对组合。孙承宗这个时候开始与袁崇焕组建关锦防线,主张先防守后反攻;而袁可立却破天荒地执行了熊廷弼提出的但未来得及实施的“三方布置方案”,辽南地区一度出现转机,盘活了抗金局面。具体战果,大家可以看图示。

  孙承宗与袁可立虽然是对立路线的,但私下他们并没有什么矛盾,甚至还有互相赞赏的时候。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一阶段线路之争,矛盾缓和了呢?其实并没有,反而是更复杂了。

  第一,孙承宗组建关锦防线的同时,还主张从辽西一带反攻收复广宁等地,然后再夺回辽阳、沈阳等东北平原核心区域,然而这些需要大量的财政经费,与袁可立的灵活的辽南游击策略是有竞争冲突的。而且大家知道的,明末天灾人祸不断,财政吃紧,很难这样大规模两线用钱。鉴于袁可立的方案成绩暂时更好,所以孙承宗的方案胎死腹中。

  第二,还是那个老问题,党争问题再起争端。天启帝放任阉党一家独大,大肆打击排挤异己,不仅孙承宗这种东林党人被逼得辞官了,而且连保持中立的袁可立也被阉党打击,最后心累也致仕了。三方布置方案没了优秀的指挥官,战绩马上就不行了,很快也被默认等同于放弃了。

  天启年间,魏忠贤的阉党害死熊廷弼,逼孙承宗辞官,袁可立致仕,可谓是一键三连。大明的三道长城被毁,在崇祯上台之前,抗金前线陷入了一段黑暗混乱的时期。线路之争确实暂时没了,但魏忠贤安插过去替代他们的阉党将领,能力感人,抗金前线的形势更加恶化了。

  抗金线路之争第四阶段

  好在天启命不长,不然要提前十多年亡国。崇祯继位后,马上开始清理阉党核心成员,包括抗金前线的阉党将领。军事上没了阉党势力介入,抗金形势恢复了部分元气,但线路之争又兴起了。

  崇祯接手的是烂摊子,大明已经完全错失了反攻的机会。这个时候天灾人祸更加严重,赈灾需要钱,平定农民起义需要钱,抗金前线因为后金壮大速度太快更需要钱。天启帝与魏忠贤的一系列骚操作,文官系统的人心早就涣散了,一半以上开始不听皇帝的了,加税也困难。且不说大明宗室还有十多万(一说几十万),占着一大笔财政支出。

  由于筹集军饷十分费劲,崇祯根本没办法像天启年间那样两条线路一起来,只能将宝压在关锦防线上。所以崇祯重用袁崇焕,不断放权,达到历史巅峰。

  但是很显然袁崇焕缺乏熊廷弼、袁可立那种战略远见,竟然将毛文龙给斩了。后金(清)反而因此没了后顾之忧,关锦防线的防御压力激增。

  毛文龙原本很受王化贞、袁可立重用,其本质就是支持进攻路线的派系。进攻路线的派系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不注重军队体制建设,这点是防守路线派系所不能容忍的。没了王化贞、袁可立这两个靠山(还有魏忠贤),加上一些个人因素,自然斗不过袁崇焕。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可以说彻底废掉了进攻路线的尾巴,抗金线路之争夹杂着各种因素终于分出了结果,但大明也差不多要亡国了。

  总结

  明末抗金线路之争的四个阶段中,越往后财政越吃紧,两套方案越不可能并存,竞争也逐渐激烈化。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大明国力的变化,整体下滑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所以总体上前期进攻路线比较受重视,后期则是防守路线为主。

  熊廷弼本人其实不参与党争,但是他背后有东林党、宣党领袖为他背书,他的死多半是受到党争问题牵连的。袁可立本来年纪就很大了,也没打过仗,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启用的。从他稍加改造执行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方案来看,线路之争在财力足够的情况下,是可以共存并相互配合打出最佳的效果的。可惜的是,等袁可立出了成绩之后,阉党又来搞破坏了,功亏一篑。可见党争问题的介入,对边防危害十分巨大。

  从短期看防守路线的战略优势较大,但从长远来看不如进攻路线安全。不过这当中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如果长期被动,因为大明国力持续衰退,总会露出破绽,从而被后金逮到机会;而过于主动,意味着大量放权给下属,容易轻信别人,很容易被敌人利用,存在一定隐患。所以大明要想破局,军事上有突破,还是需要结合两个线路的优点,避免缺点才行,这无疑对指挥者的能力要求极高。

  假如一开始就是熊廷弼、袁可立这对组合,他们应该能够互相弥补不足,满足指挥官能力的要求。之后如果没有阉党干扰,党争问题没有介入,或许大明还能拖上数十年。

  不过要彻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还是得从制度上改革官僚系统的沉疴,不然边防问题迟早因此崩溃。

  我是东海寻人,喜欢这篇文章的记得点个关注,下一篇我将继续为你解析明末的舆论战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