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墨戏——米氏云山的形成考

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里面一些山、树叶的画法采用几乎相同走向的大卧点来表现。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之十《山中春雨》

这种以墨点画山石、树叶的画法并非齐老的原创,而是借鉴了宋代大书画家米芾(fú),所以称之为“米点法”。

米芾,字元章,北宋书画家

米芾在书法上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又与其长子米友仁开创“米氏云山”而留名画史,可以说是非常牛逼了。

齐老想必是很推崇米芾,当他二儿子出生时,他给儿子取名齐良芾,名字中的芾即来自“米芾”,期待儿子以后能成为像米芾那样的大画家。

好,言归正传,让后世推崇的“米氏云山”是如何产生的呢?

开宗立派的米氏父子

五代十国那会,山水画产生了不同流派:北方出现了荆浩开创的北方山水画系统,运用水墨与大山大水的构图,表现壮美的北方山水;

南方则出现董源、巨然开创的表现江南湿润秀丽景色的江南山水画体系。

荆浩,《匡庐图》局部

董源,《龙宿骄民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荆浩的画里勾、皴的运用较为明显,而董源的画皴也运用得比较多。(勾: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用线条勾勒出来,皴:表现山石、树木 纹理脉络的画法)

北方山水画自荆浩以后,出现了关仝、李成、范宽,三人继承了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风,继续表现雄伟壮阔的北方山水,世称“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而江南山水画这块,在董源巨然之后,米芾米友仁父子异军突起,开创了云雾迷蒙的“米氏云山”,成为江南山水画体系的中兴者。

那米氏云山到底是怎样的呢?

云雾迷蒙的“米氏云山”

传统山水画以“勾皴法”状山石,但米芾特别注重画面上水与墨的交互融汇,去形求意,用侧笔横点叠染,将水墨渲染和落茄大混点(也即米点)融为一体。

可惜的是,米芾山水的真迹已经失传,所以后世研究“米氏云山”就多以米友仁的画作作为依据。

例如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画中山体先以清水笔润其大概,再用淡墨点染,后中墨叠染出山体大致层次,再以浓墨破之,再趁水墨尚湿时以湿笔随山体形态的转折、变化作点染。

《潇湘奇观图》

这样,山的远近、虚实、凹凸全在点染的水墨变化间体现。

从用墨上看,山的顶部用墨稍浓且密,山体下部用墨稍淡且疏;烟云纯以湿淡的墨线勾画而成,很有古意;树先用笔画出树干,再以或浓或淡的横点叠染树叶而成。

《潇湘奇观图》中山体墨色变化,烟云,

《潇湘奇观图》中的树

从技法上来讲,《潇湘奇观图》中山石、树木的描绘是纯以水墨点笔而成,不用一丝线条描绘,并且没有“干破”之法。

整个画面烟雾迷蒙,变幻淋漓,充分体现了米氏云山“山以烟为衣,云以山为体”的云山特点。

《潇湘奇观图》中烟雾迷蒙之景

画作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山,也不仅仅在于云,而在于云遮山、山浮云的烟雾朦胧的景色。

但要画出这种状态其实也殊为不易,《孙氏书画钞》中有个观点,大意是“雨山晴山,画家容易描绘;唯独晴欲雨、雨欲霁,宿雾晓烟,难以刻画。”

“以墨为戏”的绘画理念

“米氏云山”并不是无缘由地产生,一方面是因为米芾中年迁居镇江,看多了江南清秀柔和的景色,所以所绘山水不似北方山水雄伟奇特,而是南方山水的烟云缭绕;另一方面则跟父子二人的绘画理念密切相关。

米芾自称所画云山“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萃花翻译一下,大概就是“不追求画得像,神韵到了就可以”。这种画风与以宋徽宗为代表的那种刻意求工的画风是截然相反的,但与通常认为的“兴之所至,以墨为戏”一致。

米友仁注重自我的寄性表达和墨戏之趣,认为绘画是“借物写心”、玩弄笔墨趣味以抒写“胸中盘郁”。在米友仁画作的署名中,我们还可看到“戏作”一词,说明他还真是把画画当作水墨游戏似的。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画作署名为“元晖戏作”

概况来说,米氏云山以点染代勾皴,注重水墨的运用,使绘画上升到“墨戏”的艺术精神高度,显得平淡天真;米氏父子也正是通过这种墨戏的态度和母题选择(米氏云山)来达到他们认可的文人趣味。

代有传人,影响至今

中国传统山水画领域,米氏云山是构成文人山水画派系的一支重要流派,自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以来,历经数百年而代有传人,至现代山水画领域,米派山水画技法表现力也是很强的。

元代高克恭,明代陈复明、董其昌深受米氏云山的影响;明清正宗文人画家甚至将米派山水画推崇为“逸品”,这是文入画的很高品位。

高克恭,《云横秀岭图》

无论是景致、构图、笔墨还是意趣等,都可看出米氏云山风格对其的影响

董其昌,《仿米云山图》,镜心

而在近现代,除了文章开头说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借鉴了米氏山水画的技法,世界抽象派艺术大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更是米芾的迷弟,“他是用另一种眼光观察的画家,是大书法家,是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我们知道:“米氏云山”也称“米家山”或“米派山水”,是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开创的一种画派。它的明显特点为: 用笔粗细相间及笔墨呈现明露与模糊相交融。这样误使许多人认为米家父子用笔多粗略,草草而成;事实上它有极精细之处。“米氏云山”的独特之处,致使它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其形成原因像谜一样使众多研究者追寻。

对“米氏云山”成因的研究,较早的有董其昌。如“米点的创造,据董其昌说是渊源于董源的:董北苑—作小树,但只远望之似树,其实凭点缀以成形者,余谓此即米氏落茄之源委。米画出于董源,在米氏本人所著的《画史》中已有证据,则此说似不虚。盖江南派山水画创自董源,至米氏而始确立也。”

面对“米氏云山”的成因,我的思考和探究不断。难道真是“杜甫在《丹青引》中说:'意匠惨淡经营中’,有出息的艺术家总是千方百计地设想新鲜、独创的表现手段。”

米芾是宋著名书法家、画家。

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又因痴于书画珍石,有“米颠”之称。

米芾的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

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后人要一睹米友仁的画风神采,多从其子米友仁的字画入手。

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变幻空灵而见称。

父为子纲,父子皆为青史名留的书画家,实属不易。

米氏书画作品中的淡静,从容;为人不流于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值得浮躁当下的人们深思。

用心方得要义

米芾初习书法,三年都没有什么长进,把私塾先生都给气走了。

好在米芾仍有求学之心,向赶考的秀才请教书法。

秀才要米芾五两纹银买自己一张纸去写字,三天交字。

米芾捧着这张纸,不敢轻易使用,在心中反复琢磨字帖。

三天期限到,秀才来索字,米芾如梦方醒,抬笔写下“永”字,遒劲潇洒,突飞猛进。

秀才的点拨让米芾悟出“书法不光要动笔更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后来“永”字后面多几个字:(永)志不忘。

米芾有着不流于俗的性格。他只做喜欢做的事,不善逢迎,又为人清高,因而一生官阶不高。

也正如此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

他曾诗曰:“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

秉持家风,其子米友仁书法绘画皆承家学,他发展了米芾技法。

“米家山水”开宗立派,提倡“平淡境界”,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

传“痴学”真心

“真”能够最直白的形容米芾的性格。

他好“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喜欢字画就到处去收藏名家法帖专研学习。

米芾的书法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

他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

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这对于米友仁显然是震动的,书画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父亲如此痴迷。

从小耳濡目染的米友仁也是个收藏家、鉴赏家。同米芾一样,也好临摹,父子二人的仿本同真迹让人难以辨别。

书画技法上,米友仁几乎是亦步亦趋地学着他的父亲。

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对创作态度极为严谨。

教育上,米芾不是像私塾先生一样,死板的教孩子怎么去书画。

而是在心灵上的,以自己的痴,自己的癫狂喜爱,感染了孩子一同热爱和创新。

因而,米友仁的画自成一家,高超的书法修养和用墨技巧,让他作画全凭心灵与自然直接反映。

“生气远出,仪态万千”,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自娱”一派。

米友仁经常在自己的画上写着“墨戏”二字,正是对父亲“真性情”的延续。

(0)

相关推荐

  • 米家山水与米芾的新装

    抄袭死全家 复制黏贴死全家 米芾能在北宋的文艺圈一直活着而没被打死真的是一件奇迹. 抄袭死全家 复制黏贴死全家 米芾因个性怪异,举止颠狂,人称其为米癫.天天穿唐朝的衣服玩cosplay,时而作出一些魏 ...

  •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鉴赏

    <云山墨戏图>卷,(传)南宋米友仁绘,纸本,墨笔,纵21.4厘米,横195.8厘米.

  • 【艺术殿堂】大米小米,云山墨戏藏真趣

    说起唐朝最动人且负盛名的爱情故事,非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莫属了.这一场爱情,除了轰轰烈烈之外,也更印证了"红颜祸水"这四个字的正确性.但一部<妖猫传>,似乎又在为杨玉环 ...

  • 董其昌82岁行书《题跋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人书俱老!

    董其昌行书题跋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三日,时年82岁的董其昌写完这幅字3个月后去世. 米元晖山水卷皆为元高尚书所混.即余收<潇湘白云长图>,宋元 ...

  • 宋玉增画家《云山墨戏 变革传统》(二)

    宋玉增画家<云山墨戏 变革传统>(二)

  • 方从义云山墨戏

    山水作品 方从义(约1302-1393),元末著名道士画家,江西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又号上清羽士.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派道士,后离开龙虎山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 ...

  • 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墨戏”云山

    以墨点表现江南烟云的景色,被称为"米氏云山"或"米家山水". (北宋)米芾<春山瑞松图> 米氏父子天机超逸,不事绳墨,其所作山水,点滴烟云,草草而成 ...

  • 白音格力 | 满纸云烟痴墨戏

    满纸云烟痴墨戏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文 | 白音格力 人生佳境难求者有二,借元代张可久曲中句来说,一是远树烟云渺茫,二是空山雪月苍凉. 我坐过一亭中听雨,从晨到昏,雨下了停,停了下, ...

  • 金农 墨戏图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 金农 墨戏图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龚鹏程墨戏:我知鱼之乐

    文人,虽先天下之忧而忧,却也常游艺自乐,笔墨为戏,不敢后天下之乐而乐.故墨戏一词,盛于宋元,吴镇<画论>曰:"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 可是发挥墨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