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快速阅读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并不觉得快速阅读术有多么神奇,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阅读速度比较快的人,只是,印南敦史一年能读七百本书,而我只能读四百本多一点而已,

我每看一本书,都端着学习的态度来看。

在读完这本《快速阅读术》后,我和很多人一样,最大的收获就是印南敦史说的一句话: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当然,我并不会觉得这是读书的完全意义所在,只是,“邂逅1%的收获”这里,确实引起了我的共鸣。

通常,我读书是不会刻意去记书里的内容的。我会在读到让我有触动的地方做一个标注,如果我已经用行动证实了,那么我就只是标记,如果是我自己觉得有道理,但还没有实践过的,那么我就会刻意多读几遍,然后在脑子里进行一番演练,最终在现实中找机会应用。

所以,在这里,我觉得读书的真正意义是王阳明的心学精髓:知行合一。

“不要只是一味地'读’,也要'写’。要改变阅读的理念,不是仅仅单纯地读,而是'为了写而读’。”

在这里,我以为写确实是强化阅读成果的一种方法,因为在写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完全照搬作者的原话,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叹。

每写一次,从书中收获到的知识点,就让自己在头脑中应用了一次。如果写成了一种习惯,那么过去所写的东西就会慢慢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就不会在聊天的时候常常掉个书袋:某某某曾经说过……

我以为,我们的成就感,不在于自己一年能读多少书,也不在于自己能记得多少名言警句,而是在于自己把所知道的道理实践了多少,变成自己的日常行为。

我很是赞同印南敦史所说的读书要掌握节奏。不过,在这里,印南敦史所说的节奏是阅读速度的节奏:快慢结合。

我阅读节奏和他的有些不同。读书确实会时时让人有疲劳感,我并不会用阅读速度快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我每天会读三本左右的书。一本让我觉得有些烦的时候,就换另一本。每本书的分类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是轻快的生活类书,有的对我来说是从未接触过的深奥领域,有些则是网文。

在各类书籍中相互切换,也能让我时时保持阅读的兴趣。

在《快速阅读术》里,印南敦史说到跳读是他快速阅读的方法之一。这一点,在现在很多励志书里讲到阅读时,也经常提到:在读书时,不用全部看完,只看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

在这里,作为在传统教育下长大的我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因为我曾经实验过跳读与完全阅读完一本的感受:如果是跳读,读书的速度确实提高了,也确实看到了自己想的一些方法,但是,正因为跳读,一本书中其他方面的东西就会被忽略,而那些被忽略的东西,有着更能在不经意之间引起我共鸣的东西。

所以,在尝试过一回后,我就放弃了这种做法。不过,我会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有时候会慢读,有时候会速读。如果是技能类的书,我只需要了解技能,那么我就只会看作者举的一两个例子,多了我就速读;甚至后来作者再重复这样的例子,我也是速读过去。

在这里,为什么不跳读呢?就是因为时时还会有同一个例子不同见解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时期。

正因为如此,我一般不轻易给一本书打差评,这是因为我再差的书,我也能习惯性地找到适合我的东西。

其实,无论做事、看人还是阅读,都抱着学习者的心态来看,那么能收获到的东西,就不仅仅只有“1%”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