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刘英平:能读就会写之《诫子书》的背面
刘英平:河南汝州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省级骨干,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网名“老英”,主持诗先锋“现场诗歌俱乐部”论坛、“大息地”论坛,管理“新教师成长网”网站。
诫体文与家训相类,是古代实用文体之一。自汉之后始有文传世,尤其大盛于魏晋南北朝。这或许与当时门阀士族重视子女教育有很大关联。它的特点,一是真,二是简。
因为是长辈一生经验的总结,是要传给自己子女的,不可能掺半点虚假。再者是父辈对子辈说话,不需要逐层论述,旁征博引,所以往往就几句,但绝对都是“干货”。当然,像《颜氏家训》这样方方面面都安排周详的,也有。但比较而言,还算是言简而意赅。因为,实在太多,子孙不容易记得,也就流传不下来了。像刘备《诫子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简洁明快,对比强烈,就非常经典。
一篇《诫子书》,也隐隐透露了作者本人的价值观。比如嵇康,一生耿介,桀骜不驯,最后被司马氏钩陷至死,只得把儿子托付给朋友山涛。在留给儿子的《家诫》里,他一反名士之气,要孩子“慎备自守”,做一个标标准准的俗人。与他这种“表里不一”的,还有阮籍,文征明。
那么,我们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又能看到什么呢?
首先,他强调“静”的功夫。他说“静以修身”,又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又说“学须静也”。“静”既可以“修身”,也可以“为学”,更可以“致远”。那么什么是“静”呢?从文中推导,“静”应该是专心一意,不受干扰。
第二要紧的,是“志”。他要孩子“明志”,然后说“非志无以成学”。从这里看,“志”就是发现自己的方向,从而给自己设定更高更远的目标。
第三,为了“致远”,就要“学”了。他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的目的,是“广才”,也就是增长自己的才干。
学什么呢?增长哪方面的才干呢?结合前文,似乎应该是成为“君子”,应该是“修身”,“养德”。这里的君子,是不是儒家所谓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里的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呢?从前文中的“俭”、“淡泊”这些词中,似乎给人以这种暗示。
然而,诸葛亮让儿子立志,为学,广才,是为了什么?这里的“致远”指什么我们的理解可以因人而异,作者在此也未指明。然而,最后一句,“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直接否定了上文“谦谦君子”选项。
他会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颜回吗?不会。
他会让自己的儿子“皓首穷经”“出言玄远”的王弼吗?不会。
从“悲守穷庐”这四字也可以看出,他年轻时“躬耕陇亩”也只是“待时”而已,绝对不可以一辈子守在“茅庐”之中。既然他“自比”的是“管仲”“乐毅”,那他的理想,在古代应该是“周文王”;在当时,或许是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吧?也就是能够辅佐君王,成就一番霸业的人物。
从这四个字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思想内核,绝不是儒家的“忠君”,而应该是法家的“用世”!他的价值观是“接世”,不是“济世”,是“达”,而不是“穷”。所谓“俭”,所谓“淡泊”,只是策略,只是手段而已。
再反观诸葛亮一生,他确实有很多战国“策士”的影子。“未出茅庐,已定三分”,不就是那时代的“合纵连横”吗?“舌战群儒”不就是“游说诸侯”吗?那么,他“六出祁山”,真的是“兴复汉室”吗?人家刘备、刘禅父子明明已经放弃了“还于旧都”的主张了,作为一介谋士的诸葛亮,到底坚持什么呢?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一篇《诫子书》,与作者本人的生平事迹参照互见,可以看出文字背面的“文字”来。
附:《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