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总有人问林黛玉怎么死的,其实,读读论语,问问孔子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半部论语治天下,人世间的是非,事理的精要,往往都蕴含其中。因此,论语通了,人情世故也就通了。

而红楼梦呢,又正好是讲家长里短,人情世故的书,用儒家的观点读红楼,也就会发现别有洞天了。上次写了一文,诠释了《红楼女子,因何难得大家一致的喜欢》的问题,今日,将再次试着从论语里切入,谈谈自己对于黛玉80回后命运的一点浅薄的思考。

那么,我们问林黛玉到底怎么死的,假如孔子穿越时空,读了红楼梦,他会怎么回答呢?我想,用上这么一句话,也就再妥当不过了。它是一个反问句: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相信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椟”字。因为红楼梦里,一非常有名的对联里,也有着这个字。这幅对联如下,它的作者是贾雨村,是贾雨村的亲口描述: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只是,不同的是,一个是玉在椟中,一个是玉毁于椟中。但是,这却是事理发展逻辑,我们再联系到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则就完全可以说,这则对联的上半句,完全就是化用了这句论语了。

我们注意这“椟”字,了解其意义,立马也就会感到玉之命运的悲哀了。美好的玉,虽得以在椟中藏身,却也等于是被禁闭着,治世则安稳,乱世则安全堪忧。我们再将玉人格化,正是因为其被禁闭,才没有套脱掉被毁的悲剧命运。椟,也就代表了不吉祥。

玉在椟中求善价:这个玉,指的当然就是林黛玉;玉在椟中五个字,我们结合上一段的意思理解,指的当就是林黛玉遭到了禁闭。而不是人们习惯上所理解的,她安静的躺在椟中,待价而沽了。而且,林黛玉心里眼里又何曾将权势与金钱放在眼里过。这也就是反面的证明了。

求,也就是企求,或曰恳求的意思了。恳求谁?这个人就是贾雨村。林黛玉为何要企求贾雨村,当然是因为贾府后来败落,林黛玉等被禁闭,企求一个善良的贾雨村能够对她们伸出援手。

况且,贾雨村曾经是林黛玉的老师,林如海曾经对他又有着天大的恩惠,恩人落难,贾雨村伸出援手,也就真的是天经地义了。

只是贾雨村抱负不浅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职场智慧,早已被他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的心中何曾又真正装个了报恩二字呢?他只会踩在人们的肩膀上往上爬。林黛玉也就只有和香菱一样的失望了。

这个价字谐音贾,也有下联相呼应,呼应它的就是“时飞”二字了,因为贾雨村表字时飞。贾雨村的文学造诣也就这么高,他将他的名号就这么水乳交融般地融进了一副对联里。

上面讨论了椟字,下面也就有必要来讨论一下这奁字了。它是一种物品,是古代汉族女子存放梳妆用品的镜箱。可组词:妆奁,是女孩子的嫁妆的意思。显然,相对于椟,这个奁更适合女孩子,是一个美好的名词。

再看下联的钗字,指的当然就是薛宝钗,这与上联的玉——林黛玉相对应。钗于奁内这四个字,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成薛宝钗正在梳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在一堆嫁妆中间了。

坐在嫁妆中间等到谁呢?待时飞,这三个字,立马就作出了回答。薛宝钗等待的正是贾雨村,薛宝钗要嫁给的正是贾雨村。

如此,也就等于是贾雨村分别送给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字,林黛玉的是椟字,薛宝钗的是奁,一个恐怖,一个美好,分别暗示了她两人的命运。

于是,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就走进了一个小高潮:这里林黛玉等被禁闭,那里薛宝钗却忙着跟贾雨村成婚。如此冰火两重天,红楼梦里相关人物的人性得到了深刻的揭示,红楼梦臻于至善的艺术之美,也达到了极致。因为,如此境界,一定会冲垮善良的人们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人们必定会为林黛玉的悲惨遭遇而痛哭流涕,为贾雨村与薛宝钗的虚伪势利而义愤填膺,甚至不寒而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