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话家风,林黛玉家首屈一指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红楼梦》写的都是家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赫赫扬扬,并最终败落。不得不说,这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于家族文化的反思。
首先来说这贾府,作者是第一个不满意的。贾探春心头的痛,也就作者心头的痛。
“可知这样大家族,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
“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贾府家风的败落,就这么样,被贾探春一语道破天机。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外面看着荣光,贾府实则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如果说贾府贾府一贯的“主张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风不可指责,那么贾府里“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却又十分讲究排场,则最是令人鄙夷的了。周瑞的女婿冷子兴谈起荣国府,都不无鄙夷。贾府是贵族,他却只是古董贩子,是商人,是封建社会最没有社会地位的人。
尤三姐的出场,进一步揭示了贾府家风的败落。这是通过柳湘莲的口说出来。 他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柳湘莲虽然骂只是东府,荣国府又轻易脱得了干系,又怎不汗颜。所以,柳湘莲一出口,贾宝玉的脸立马就红了。后又说:“你既深知,又来问我作甚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宁荣两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贾宝玉面对柳湘莲的话,才在羞愧中带着愤怒。
这一切都是人性的堕落了。大家胡闹还不够。大家互相残杀,贾府也终于走上最悲哀的道路。因此,贾府里的气氛越来越令人感到窒息。贾府已经走到悬崖的尽头。最终,内心觉醒的自保都不得。但凡出得去,她们早就想出去了,可是她们却不得。
所以,黛玉走进这样的人家是她的幸——遇见了宝玉,更是她的不幸。能回得去,黛玉也早就回去了吧。同是钟鸣鼎食之家,贾府里饱暖思淫欲。林府才是“衣食足而知荣辱”。
林家世代都是书香之族,是诗礼之家,家族精神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林家世代袭侯,依然积极进取,不忘读书是根本。林如海是以探花的身份进入官场,不同贾府,男人的官不是世袭的就是捐来的,另外就是皇上格外恩赐的。
林家也是积善之家,受人之恩,每每以涌泉相报。贾雨村何德何能,竟能得林如海大力举荐,一切都是因为他做过几天林黛玉的家庭教师。林如海的这一行为,可以说是想他人之所想,贾雨村丝毫没有提及此事,林如海却早已写好了举荐信。可见林家人,林如海着实有着一个向善之心。积善行德,中华民族最美的传统。
林黛玉身上也体现这林家的家风。她首先很有教养,进入贾府,她始终是举止得体,言谈不俗,薛宝钗都夸她是大家小姐。众人一眼看了,就觉得她与众不同。她身上的气息,都是贾府家风的气息。
其次,看淡金钱,在林黛玉身上也有所体现、林如海举荐贾雨村,来到京城,贾雨村势必需要钱财打点。林黛玉北上的行李那么多,贾雨村要打点的钱财势必也在其中。贾政应当不会出钱帮贾雨村打点。对于钱,林黛玉也是看得淡之又淡。她打发奖赏小丫头抓起一把就是。真正把钱财看作是身外之物。在她心中,情才是最重要的。
林黛玉爱读书,自然也是受了林家家风的熏陶。她屋子里什么也不愿意多摆,只想摆书。潇湘馆其实就是图书馆。当然,林黛玉如此有教养,也与她的母亲分不开。这必然就又是林家的另一种家风,善于借鉴吸收。取人之长,使自己达到完善的境界。
再看史家,似乎就有些刻薄了。家里都有人位列侯了,却还拿史湘云当佣人使。史湘云在家在贾府里的丫头都是累十倍啊。真不知道这样的家庭是个什么样的家庭。
王家前八十回没有直接描述过,从王熙凤与王夫人身上看,王家着实也没有什么良好的家风。王熙凤与王夫人身上体现出的都是贾府的特点。第五回暗示了后八十回的内容,巧姐的舅舅竟然拐卖她,可见王家确实也是道德沦丧之家了。
薛家,看薛蟠就是知道。典型的暴发户的嚣张气焰。从宝钗身上,我们也知道,薛家全不懂贵族文化,不知礼仪。有的是商人的善于算计。薛姨妈表面上代表着慈善,其实她身上体现出的完全是商人的虚伪与奸诈。(具体的阐述,之前的文章早已谈论过,这里不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