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精骑——西夏超重装骑兵“铁鹞子”(李元昊的王牌部队)
历史上“铁鹞子”称号并非西夏独有
鹞子一般指的是雀鹰(学名:Accipiter nisus)属小型猛禽,有一种说法认为因为东亚游牧重装骑兵的头盔和鹞子的头很相像,故用“鹞子”代之重装骑兵,在南北朝时期的一些诗歌中出现过用“鹞子”代替重装骑兵的用法。
铁鹞(tiě yào)有说法认为最早指地是契丹精锐骑兵名,亦称'铁鹞子'。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契丹主﹞命铁鹞四面下马,拔鹿角而入,奋短兵以击晋军。”胡三省注:“契丹谓精骑为铁鹞,谓其身被铁甲,而驰突轻疾,如鹞之搏鸟雀也。”
西夏铁鹞子
处于四战之地的党项人的崛起之路可谓非常坎坷,其北方是强大的辽帝国,东南方向是富庶的北宋王朝,西边有同样善战的回鹘人和桀骜不驯的河湟吐蕃人。在这种情况下,李元昊尤为重视对党项人的军事建设,而铁鹞子堪称党项人精锐中的精锐。
铁鹞子,相传由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所创立,是一支重装骑兵单位。它是由西夏皇帝直接指挥的近卫军,也是西夏军队的最精强的主力,常常被李元昊用作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
满编的铁鹞子规模大约3000人,共分为十队,每队300人,由队长统领,担任队长的“皆一时之悍将”,据宋人田况《儒林公议》所记,十队的队长:“一妹勒、二浪讹遇移、三细赏者埋、四理奴、五杂熟屈则鸠、六隈才浪罗、七细母屈勿、八李讹移岩名,九细母嵬名、十没罗埋布。”
铁鹞子战法——先锋突骑
《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一支中等规模精强悍勇的军队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往往要远远优于一支庞大的平庸之众,因为古代战争中两军交锋时前锋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旦前锋受挫,往往会使得后线的军队失去战意,心生胆怯,最终很可能产生可怕的“羊群效应”进而导致全线崩溃。
一些记载表明,西夏军队的战法尤其注重前锋之效,西夏军最为依仗的“无当前锋”便是铁鹞子了。
宋人记载铁鹞子:“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西夏生产的精良武器甲胄支撑铁鹞子强悍的战斗力
以武立国的李元昊在西夏建立之初便极为重视对精良武器甲胄的建设,西夏朝廷专门设有铁工院、木工院等机构来负责武器和甲胄的生产和研发。优质的武器和甲胄保障了平夏铁鹞子的强悍战力。
当时西夏国生产的武器质量之优享誉东亚,尤其是西夏的宝剑,不仅北宋的文人士大夫对此赞誉有加,连宋朝皇帝宋钦宗都将西夏剑作为自己的贴身配剑。《宋史王伦传》记载:“沛京失守,钦宗御宣德门,都人喧呼不已,伦乘势径造御前口:臣能弹压之。钦宗解所佩夏国宝剑以赐……
西夏在征服了西北的青羌之后,吸收改进了羌人先进的锻造技术,成功生产极其坚固的冷锻甲,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卷十九 器用》中也记录一些关于冷锻甲的内容: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
铁鹞子的衰弱
西夏铁鹞子的兵源选拔方式基本是世袭,父亲的盔甲传给儿子,儿子的盔甲传给孙子,祖祖辈辈的流传,李元昊原本的用是希望武勇的血液在这支部队里时代相传。但不论是西夏王国还是铁鹞子他们的强大很大程度都是建立在李元昊个人非凡的才能和魅力上,天受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因为抢了儿子宁令哥的未婚妻,父子反目成仇,随后愤怒的宁令哥持戈进宫刺伤元昊(元昊的鼻子被割了),不久重伤元昊不治身亡。李元昊之后的西夏军在对外战争中愈发呈现疲态,铁鹞子这支颇富传奇色彩的军队也逐渐湮灭在历史浩浩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