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辛温解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其配伍特点是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相伍,开中有合。
出处:
《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气冲饮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发热,胃有饮故不渴,宜以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则饮去胃中干,故遂渴,此为服药有效之验,故谓寒去欲解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注解:倚息,即凭依于物呼吸之意。
久有痰饮,复被风寒,因而咳逆呼吸困难。以至倚息不得卧者。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里饮证
歌诀: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用量
麻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甘草(炙)10-15g,桂枝(去皮)10-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15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
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趣味方剂
饮求青龙治水驱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芍药 干姜 五味子 麻黄 甘草 细辛 半夏 桂枝
相关禁忌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过服本方,容易伤阴,因此,一般只宜在风寒引起的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待症状缓解之后,即改用其他方剂善后。比如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或者苓桂术甘汤等等。
医案
朱阜山医案:治一孩。六岁,十一月下旬,夜间随祖父库水捕鱼,感冒风寒,咳嗽痰粘,前医投旋复代储石汤咳嗽陡止,
声音嘶哑,涎壅痰鸣,气急鼻煽,肩息胸高,烦躁不安,大小不利。
脉右伏,左弦细,乃与小青龙汤原方。
桂枝3克、白芍15克、仙半夏15克、干姜3克、北细辛3克、炙麻黄3克、炙甘草3克、五味子3克。一剂而喘平,再剂咳爽而咯痰便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