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什么是动机(motive)? 在心理学中,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心理学家一般认为,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Pintrich & Schunk, 1996)。换句话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通过任务选择我们可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我们可以判断个体动机强度的大小。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Weiner,1985)。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如学校对于要上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诱因,在成人的引导下使孩子对学校有了认识,进而产生了人学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孩子行为的原动力。对于个体来讲,目标最初可能不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目标会逐渐丰富、完善起来,有时也可能会发生改变。

  动机要求活动,有生理的和心理的活动。生理活动承受着个体活动的努力和坚持,并负责执行一 些外在的行为。心理活动包括各种认知行为,如计划、组织、监督、决策、解决问题和评估等,这些活动促使个体获得或达到他们的目标。

  (二)动机的功能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徼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秀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为了摆脱孤独而结交朋友等。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会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可见,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如血液中水分的缺乏,会产生喝水的需要;血糖成分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失去亲人,会产生爱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会产生安全的需要等。在需要得到满足后,这种不平衡状态暂时得到消除;当出现新的不平衡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如人渴了需要喝水,这种需要是由机体内部的要求引起的;父母“望子成龙”使孩子积极向上,这种需要是由外部要求引起的。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个体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就转化为某种需要。需要总是指问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即追求某种客体,并从客体得到满足。没有客体、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人的各种活动或行为,从饥择食、渴挥饮,到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自然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它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嗣后等需要。这些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人和动物都有自然的需要,但需要的具体内容不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就不一样。

  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自然需要不仅可以通过自然界的物体得到满足,而且可以通过使用社会的产品得到满足。如人需要新鲜的空气,这种需要可以使用空调设备和空气净化器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满足;人需要美味佳肴,而烹制这些食物需要使用各种烹调器械。

  上述这些都与动物的自然需要有很大的不同。人的自然需要还受社会文化需要的调节。

  例如,人在进食时,不仅要受机体的饥饿状态的支配,而且要考虑各种社会习俗和礼仪。在大庭广众、宾朋满座的情况下,一个人即使饥肠辘辘,也不会狼吞虎咽般地进食。

  社会文化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这些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如对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刊、杂志和观看电视、电影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是以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的。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眷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追求美好的物质产品时,同样表现了某种精神的需要,如向往整洁、雅静的住房,入时的衣着,外观美丽的音响系统等。而精神需要的满足又离不开一定的物质产品,如满足阅读的需要不能没有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条件;满足艺术欣赏的需要,不能没有乐器、表演场地及表演者的服饰等。

  (二)需要的结构

  关于需要的结构,在心理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比较著名的有默里( Murray, 1938) 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A. H. Maslow, 1908一1970) 的需要层次理论等,其中马斯洛的理论影响最大。

  马斯洛(1968) 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当人落水之后,在为得到空气而拼命挣扎时,就会体会到自尊和爱的需要是多么不重要了。

  安全需要(safety ned)。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例如,人们希望得到一份较安定的职业,愿意参加各种保险,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安全需要。婴幼儿由于无力应付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他们的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强烈。

  归属和爱的需要(beiongingnessandloveneed)。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相反,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一acualization need)。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人生道路上自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带孩子的妇女或开卡车的妇女、一个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男人或做炊事工作的男人,他们都有机会去完善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关于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例如,当一个人饥肠辘辘,或为自己的安全而感到恐惧时,他是不会追求归属或爱的需要的。因此,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得较晚。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与水分,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高级需要也出现得较晚。例如,婴儿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但自我实现的需要则要在成人后才出现。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需要( deficit or deficiency need)。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危及个体的生命;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因此,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稍作延迟。但是,高级需要也不是与人的健康成长毫无关系,满足这种需要能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在这个意义上,高级需要也叫生长需要(growth need)。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复杂,因此满足高级需要要具备较好的外部条件,如,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等,马斯洛看到了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的区别,要满足高级需要,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但他并没有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他认识到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地得到满足就可以了。他还认识到,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为实现理想和事业胜利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生命的人,是不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同样,一些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忍受着低级需要的缺失,过着贫穷和困苦的生活,以此来实现他们更完善的潜能。此外,个体对需要的追求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有人对自尊的需要超过了对爱的需要和归属需要。他们只有在感到非常自信并觉得有价值时,才会追求爱与归属的需要。

  (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例如,正常人体需要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保持正常的体温,维持细胞内水与盐分的适当平衡等。当这些平衡发生变异或破坏时,人体内的些调节机制会 自动地进行校正。如体温升高时,靠近皮肤的血管就会舒张,使热量散出,汗腺分泌汗液使体温下降。有机体的这种自动化的调节机制也维持着血液中氧与二氧化碳的水平、血糖浓度、血液的酸碱度(pH值)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会引起有机体的自动调节机制的活动,但它还不是行动的动机。

  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不能只靠自动装置来解决。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例如,热时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并奔向有食物的场所;渴时寻找水源等。这时,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的动机了。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三、动机与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动机除了具有激活和维持行为的功能以外,它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愿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模范入物的影响下,希望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服务;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散步,有的去划船等。

  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动机占主导地位,称主导动机,有些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称从属动机。例如,一个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是学到真才实学,长大后为人民服务,但是,同时他也有成为优等生、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愿望,这些动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的结合,组成个体的动机体系,推动个体的行为。所以,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在活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情况也非常复杂。这里“效果”足指行为的社会效果。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一个孩子想帮父母干点家务活,但不小心打碎了窗户上的玻璃或撞倒了桌上的花瓶。从动机讲无可非议,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却产生厂不好的活动效果。

  由此可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因此,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比较准确地解释其行为,并对行为做出比较准确的控制与预测。

  (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是由动机过强造成的。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Yerkes, & Dodson, 1908) 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Yerkes一Dodson Law)。

  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

  (一)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values) 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符合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个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个体对各种观念、事物和行为的判断,使个体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确定自己奋斗的月标,并按照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或目标去做。价值观对动机的调节和控制有直接影响,个体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高,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就越强,在活动中发挥的力量就越大。相反,个体认为目标的价值不大,由此激发的力量就小。换句话说,动机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如利他的价值观促使个体产生助人的动机,做出助人的决定,并使这种行为坚持下去。

  价值观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 就相当稳定。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时时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事物的意义。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价值观不同,人对事物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价值观也影响到人对事物的需要,和需要对行为的调人们的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价值观进行了分类。德国心理学家施普兰格尔(Spranger, 1928)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等。经济价值观是以谋求利益为最高价值。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倾向于从经济观点出发看待一切事物,判断事物的有用程度。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获得财富。实业家多属于这种价值观。

  理论价值观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对批判的观点或思想感兴趣。他们追求各种观念和理想,不大注意具体问题,哲学家和科学家多属于这种价值观。审美价值观是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有这种观点的人致力于使事物变得更有魅力,艺术家多属于这种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崇尚人的交往和帮助他人。有这种观点的人,致力于增进社会的福利,社会活动家多属于这种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是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有这种观点的人拼命追求权力,且有一种强烈支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政治家多属于这种价值观。宗教价值观是以超脱现实生活为最高价值。

  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创造最高的和绝对满意的境界和体验,宗教信仰者或传教士多属于这种价值观。

  罗克奇(Rokeach, 1973)根据工具一目标维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工具性价值观是以个体的行为方式为工具,如有礼貌、诚实、有责任感、有自我控制能力等,获取“社会的认可”。终极性价值观是个体以一种行为方式谋求许多终极目的。如社会认可、友谊、宗教信仰以及家庭安康等。实际上,工具性价值观是终极性价值观的手段。两者的关系很复杂,不容易区分开来。

  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和理想等。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这些形式表现出来的。

  1.兴趣

  兴趣(interest) 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兴趣会逐渐发展成为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

  2.信念

  信念(belief) 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信念是认知和情感的升华,也是认识转化为行动的中介,它通过对个体需要的调控来实现对动机行为的影响。如人都有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但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信念的人,面对国家财产遭受危害时会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国家的财产。

  3.理想

  理想(ideal) 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与信念紧密相连,是信念指向的未来形象,比信念更具体、更丰富、更确定、更具有感染力。理想与目标相联系,它通过目标来激发和影响人的行为。

  (二)动机与意志

  在心理学中动机与意志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意志(will) 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如学生在复习考试中,必须克服外界环境的引诱和干扰,集中精力,坚持学习,以获得优良的成绩,这就是意志。意志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意志的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