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下)
主播:Bobo
作者史蒂芬·柯维,被《时代周刊》称为“人类潜能的导师”。他在领导管理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都是他的受教者。每年,来自全国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数百万人之多。
柯维认为,高效能人士是有共同点的,他们都有相似的思维习惯。昨天我们分享了他总结的7个习惯中的前3个,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今天我们来分享后4个,分别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①
『双赢思维 』
在强烈的竞争意识下,“双赢”思维往往被人忽视。很多企业虽然明面上在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却又暗藏着“胜利者只有一个”的潜规则。
有一家连锁店老板曾向柯维请教:“店员态度消极、对客人爱搭不理,不知道该怎么办?”一问制度才知道,老板要求主管以身作则,把2/3的时间投入到销售里去。这当然有问题,主管与店员争利、又不对店员进行及时管理的话,店员哪有劲头干活呢?有这样的准则,也就怨不得办公室政治里的损人利己了。
不懂“双赢”的问题,甚至在家庭教育中也会出现。如果父母对两个孩子经常这样明里暗里地引导:“你们谁先吃完饭,我们就奖励谁;谁考得更好,我们就更喜欢谁。”很容易就会出现不和睦的现象。所以,人们的趋利性是否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和制定规则的人是否懂得“双赢”有非常大的关系。
至于个人,要建立利人利己的人际观,就得明白:并不是你死才能我活。有些人坚持二分法,觉得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实际上,人人都有生存空间,别人有所收获,不代表你就一定会失去。
不论是在商业谈判还是人际交往中,以双赢原则为核心,都能比只是坚持自己的固有立场走得更长远。
②
『知彼解己』
我们都渴望被人理解,所以才有了“沟通”。但很多人的沟通是单向的。我们不应该只求被别人理解,要想获得理解,你应该先去理解别人。只有这样的双向沟通,才能无往不利。
听人说话很简单,设身处地却很难。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听人说话,就会像这个笑话:
一个病人去看眼科,说他有近视,医生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眼镜取下来给他:
“这个眼镜我戴了十年啦,半点毛病没有,送你吧。”
“可是我戴着头晕啊。”
“怎么会呢,你别慌啊,慢慢会看清的。”
不设身处地地进行双向沟通,实际上还是单向的,就像不知道别人近视多少度就给人家胡乱塞了副眼镜一样。
所谓双向沟通,就是在倾听之后,还要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这4个毛病不要犯:
001 价值判断:不顾事实,完全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对错。
002 追根究底:窥探别人的隐私。
003 好为人师:凭自己的经验唐突地给出忠告。
004 想当然:按自己的动机去揣测别人的目的。
“双向沟通”中的表达自我,绝非自吹自擂,而是通过设身处地的倾听和理解,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想法很可能会随着理解他人而发生改变,而不是照本宣科。
③
『统合综效』
柯维认为,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也可以说是前5个思维习惯的总结和考验。这就要说到沟通的三个层次:
001 低层次的沟通
低层次的沟通是辩论式的。双方信任度低,对话充满了防卫和攻击,到了最后,还是各执己见、不存在任何交流,甚至可能对彼此产生敌意。
002 中层次的沟通
一种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是一种礼貌的交锋,但本质上还是坚持立场,做不到开诚布公,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方向另一方妥协。
003 高层次的沟通
这就是集思广益了,有来有往,才能互通有无,找到解决事情的最佳方式。
很可惜,大多数沟通都是中低层次的沟通,就像开车时一脚踩着油门、一脚踩着刹车,谁也前进不了,中间还是隔着楚河汉界。
如果一个聪明人和你的意见不同,那说明他的主张里一定有你没体会到的奥妙之处。要相信,集体的智慧一定大于个体智慧的总和,只有集思广益可以让1+1>2。
④
『不断更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在哪里都很重要。柯维总结的最后一个习惯就是“不断更新”。
一个高效的人,会不断地从身体、心智、精神、待人处事的四个方面考验提升自己。
哥德早有明训:“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以潜能做标杆,才是磨砺自己的正确方式。
最后,记住柯维的一句话:“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也就是产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总结一下,在两天的文章里,我们一共分享了史蒂芬·柯维总结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掌握这7个习惯,能帮助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充分发挥潜能,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