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40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40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烦热是病人发汗前的症状。“汗出则解”,说明在发汗治疗后,烦热症状已经解除。“如疟状”是指发热时作时止,很象疟病的寒热往来。病人发热时作时止的规律是“日晡所发热”,这是阳明肠腑结滞已成的特征。说明邪热已入阳明,故曰属阳明也。
但汗多出现日晡潮热,除了腑气结滞,还有其它可能性。本条接下来即分论之。若是脉实大或沉实有力者,则是阳明腑实,可用下法治疗。若是脉浮虚者,说明虽有阳明,但太阳表证未罢,病情仍以太阳为主。表里同病者,先治其表,后攻其里,故宜发汗。
条文举例说明,“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但并非一定只能选此二方,故而不用“主之”,而用“与”、“宜”二字表达。虽然潮热、脉实是阳明腑气结滞的表现,但未必燥屎已成,不一定用大承气汤,可以据证以三承气汤如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治之。而脉浮虚而汗出、潮热者,除了桂枝汤,亦可据证选用桂枝加葛根汤,或葛根芩连汤治之。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字帖获取请点击:
现已更新至208条
从今天起“从头学中医新”开启《伤寒论》新板块了!
《伤寒论》怎么读,怎么理解?是很多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的痛点。
关于《伤寒论》条文解读、应用的名家著作众多,很多初学者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著作来学习。我们尝试对《伤寒论》条文进行逐条讲解,用尽量简单、精炼的语言,帮助大家理解伤寒论的字面含义,以做入门之用。
如果您对于条文的解读有什么疑惑或建议,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小编一定会回复。
希望中医学习路上,“从头学中医”团队能同广大中医爱好者一起“温故知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