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 | 静脉系统
静脉系统
1
脑膜和大脑浅静脉
上矢状窦和其他硬脑膜窦接受多种来源的静脉血,包括引流皮质表面血液的大脑浅静脉,引流脑膜血流的脑膜静脉,引流颅骨内外层之间通道内血液的板障静脉,以及连接静脉窦和颅骨的导静脉。这些静脉没有静脉瓣,可以与相应静脉系统和静脉窦自由交通。这一结构特征成为了导致颅外感染病灶转移入颅内静脉窦的重要因素。近期研究表明,脑膜系统中还存在淋巴引流系统。
临床意义
蛛网膜颗粒是将脑脊液运输入硬脑膜窦并回到静脉循环的单向瓣膜。大脑静脉延伸至蛛网膜下隙,并进入上矢状窦。重度颅脑损伤时,这些桥静脉会被撕裂,并相应地导致硬膜下区域的静脉出血将硬脑膜和蛛网膜分开成为占位性肿块,导致大脑水肿。急性硬膜下水肿会危及生命,尤其是对于有头部外伤的年轻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常发生在相关部位有轻度创伤的老人身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下脑半球轻度萎缩,使桥静脉更易延展和断裂。缓慢积聚的硬膜下血肿最终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头痛、昏睡、神志不清、癫痫发作与局灶性神经功能异常。大的硬膜下血肿通常可以进行手术引流,而老年人的小血肿则通常可以自行消失。
2
大脑浅静脉、脑膜静脉、板障静脉
和导静脉
来自颅骨、脑膜和大脑皮质的静脉血液回流入上矢状窦和其他硬脑膜窦,使得这一区域易受到来自浅静脉 汇入中央静脉窦的血流的感染。
3
静脉窦
大脑镰和小脑幕是融合的硬膜内及外层突起,将颅骨划分为颅前、中、后窝。位于硬脑膜夹层的外(上矢状窦)和内(下矢状窦)静脉通道将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浅、深区域的血液分别引流入颈内静脉。脑大静脉和直窦、横窦在窦汇合并,继而流入中枢神经系统后方的区域。感染可通过这些静脉窦进入脑循环。静脉窦血栓的形成可引起血流停滞(静脉压的下降)并导致该供血区域出现供血不足。硬脑膜的突起,如大脑镰和小脑幕,质韧而坚硬。颅内高压时,大脑的一部分会穿过这层硬膜形成脑疝。
临床意义
静脉窦血栓的形成常并发感染。海绵窦血栓可由鼻旁窦、中耳或面部肿的区域感染引起。前海绵窦血栓可导致剧烈头痛或轻微头痛、同侧视力丧失、眼球突出、眼球水肿(球结膜、水肿)、眼球和眼外肌神经(第III、IV、VI脑神经)及穿过静脉窦的三叉神经眼部分支的麻痹。这种病变可能会加重导致偏瘫,也可能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侧海绵窦、岩上窦及其他静脉结构。
岩窦血栓可能是因中耳感染蔓延而形成的。岩下窦血栓可能会损害展神经,而岩上窦血栓可损伤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产生面部疼痛。如果形成了横窦血栓,则可出现脑神经IX、X、XI受损症状。
4
颈内静脉造影:静脉分段造影
这些侧面观和冠状面观的静脉投影显示出了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和大脑大静脉 (Galen静脉)中的血液流入直窦、横窦、基底静脉和颈内静脉的情况。大脑中的静脉血即以此方式回流入心。
5
磁共振静脉成像:冠状面观和侧面观
磁共振静脉成像与磁共振动脉成像使用的是相同的流体成像原理(见图7.14)。与动脉血的流动相比,大脑静脉血的流动显著地趋于减缓和稳定。梯度回声序列对流速检测敏感,却对流动的方向检测不敏感。为了将动脉血流与静脉血流区分开,必须先在心脏下方的离心血流或者心脏上方的进心血流放置预饱和带,以便选择性地对动脉或静脉成像。在一个典型的头部磁共振静脉造影中,饱和带被置于颈动脉分叉处,而可移动的饱和带则被置于层面的后部。许多个二维薄层面以此方式与血管近乎垂直地放置。
A.为冠状面观,
B.为侧面观。
这些图像显示了主要的大脑静脉和脑内的静脉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