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显微镜下的病理人生

这篇文章令小衡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成稿过程,这本身就是一段病理老师们勤奋钻研美名远扬、相互切磋相互成就的佳话。

徐连泉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吕春芳

陕西省彬州市人民医院

年初,陕西省的一位病理医生主动加我微信好友,说经常看我写的文章,一番夸奖之后问我能不能也写写咸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的董兵卫主任。我说我对董主任还不很熟悉,不熟悉怎么写啊?写文章是要负责任的,尤其是写人物,不能有一点虚假,必须实事求是。她说这没问题,可以为我提供董主任的相关资料,并把董主任的微信名片推荐给我,让我加他好友,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与他交流。于是,我和董主任也成了微信好友。

恰巧,那段时间正有几个病理问题困扰着我,像异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上皮内病变、原位癌、粘膜内癌、粘膜癌,轻、中、度及低级别、高级别等等的相互关系及演变过程。通过微信向董主任请教,他都一一给我进行了解答,包括日本标准、欧美标准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等,我便也因此领略了董主任的知识渊博,以及为人的和善。再于是,我就敲击键盘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都说病理医生是医生的医生。的确, 病理医生虽然不在手术室工作,却直接决定了主刀医生的手术方案;病理医生不是法官,却每天都像法官一样在不断「判案」,而且还不能出现「冤假错案」。切下的组织是炎症还是肿瘤?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一切都要病理医生凭借一双能与细胞对话的「火眼金睛」,为疾病作出最终的诊断。

董兵卫,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就是众多病理医生中的一员。他199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病理诊断工作,逐渐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并且曾经是该院最年轻的科主任之一。他率领他的病理团队,在常规病理检查及快速病理检查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荧光原位杂交等新技术、新项目。自己承担了科室疑难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及院外会诊等工作,尤其擅长软组织病理及淋巴组织病理。

2002年,他被省病理学会选为委员,成为该省最年轻的省级病理学会委员。同年,被聘为咸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2006年,被省抗癌协会选为委员。2008年,被省保健协会选为委员。2009年,被选为咸阳市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2013年,被选为省病理学会常委及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病理委员会常委。2014年,被选为省保健协会常务委员。2018年,被聘为咸阳市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发现多例国内国际少见罕见病例,先后在《中华病理学杂志》等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包括《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Kikuchi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脑膜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等。以咸阳市病理学会的名义组织了四次省病理学术活动,多次被医院评选为先进个人或先进科主任。

在咸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除了外出开会或参加学术活动,董兵卫主任每天都会早早上班。他坐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观察分析每一张切片,一个个疑难病例被他神奇地破解。他说自己热爱病理工作,只有在工作中才会让自己找到存在感,常常为自己是一名病理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因为爱着,他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但二十多年的病理生涯,也有太多的辛酸与无奈。那是十多年前,一名高中学生被诊断为结肠癌,患者的父亲从他手里接过病理报告单,突然眼里涌出泪水,一下子瘫倒在病理室的门口。他连忙离开座位去扶起孩子的父亲,孩子的父亲难以站稳,一个大男人就那么失态地将毛发蓬乱的头颅靠在另一个男人的肩上。他轻拍孩子父亲的后肩,说:「大哥,挺住!」那一刻,他的心也是疼疼的,甚至疼痛的程度一点都不比孩子的父亲差。无奈病魔就是这么残酷,医学有时也回天乏力。

董兵卫主任说,做病理工作二十余年,令他最自豪的是对一例腮裂癌及一例原发皮肤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诊断,这类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全国发现也就数十例。

那是20年前,董主任还是住院医师,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因双颌下及左锁骨上多发包块就诊。患者自述8年前发现右颌下有一花生米大小包块,无红、肿、疼、溃疡,生长缓慢。2年前陆续在左颌下及左锁骨上亦发现多个包块。行双颌下肿块切除术,术中肿块破裂,流出黄色清亮液体。术后病理检查,典型的腮裂囊肿。

病理医生都知道,腮裂囊肿是先天性的良性病变。如果单单如此,又如何解释患者周围的淋巴结肿大?董主任建议暂缓签发诊断报告,对现有蜡块深切,对剩余组织再取材。果然,在再次取材或深切的切片上,董主任发现双侧病变均有细胞异型的地方,符合鳞状细胞癌,并且其与囊壁有明显过渡——应该是腮裂囊肿癌变(腮裂癌)。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判断,董主任不仅查找相关书籍资料,还特意与他的恩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学斌教授沟通,并得到了张教授的肯定。不久,他据此撰写的「双侧腮裂癌1例」便被《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发表在了2000年的第6期上。

原发皮肤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那例,是近几年的事情。患者男,68岁,2月前手部皮肤出现斑块,无疼痒等不适。后斑块逐渐扩大、增多,遍布躯干、四肢及面部等,呈暗红色、淡褐色,境界欠清,表面光滑无屑。无发热、乏力、纳差、头晕、恶性、呕吐等症状,活动后偶感心慌、气短。血常规示WBC:1.9×109/L。董主任通过骨髓穿刺及皮肤活检,很快就想到了这个疾病,再做免疫组化便得到了证实。复请专家会诊,亦是如此。该病例诊断之所以如此顺利,不得不说这与他平时总喜欢看最新的病理相关杂志及文献,尤其喜欢看一些少见肿瘤的资料有关。看得多了,知识储备丰富了,一旦遇见奇怪的病例,结合临床特征就会想到。

这些年来,咸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在董兵卫主任的带领下日渐强大。目前,科室已能开展常规病理诊断、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特殊染色检查、经皮穿刺细胞学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DNA倍体分析技术、免疫组化检查、荧光原位杂交、基因突变检测等项目。而整个咸阳市的病理专业,也在他的带领下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每当看到更多的病理人在显微镜下一日日成长得更加优秀,他也非常欣慰。

(图 丨 咸阳市中心医院)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董兵卫主任还喜欢去做志愿者。只要别人需要,他都不辞辛苦,义无反顾。一个曾被他帮助过的患者给他写过这样一段话:

当我遇见你时,

你给我的是温暖的微笑;

当我靠近你时,

你给我的是不求回报的帮助;

当我走近你时,

才明白其实你也有悲伤,

有迷茫,

但是你却很坚强。

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让董兵卫主任始终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说,一个病理医生,面对的不只是病理切片,而是病理切片背后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治疗指导,就是对生命最大意义的拯救。

(本文图片由董兵卫主任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