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没去过太空的航天员,把女儿也搭上了

微博 | @视觉志

作者丨小飚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神舟13号飞船飞向太空。

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正式踏上征程。

鲜花、掌声、期待、祝福,全国人民把最热切的目光投向了即将奔赴星辰大海的三位航天员。

从2003年至今,浩瀚星河留下了十几位中国航天人的身影,他们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瞬间。

在辉煌的背后,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身影。他参加了航天员的所有残酷训练,也为每一次任务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他总在最后一刻与飞天失之交臂。

他隐匿在队友们的高光时刻里,在他们临行前默默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他是邓清明。一位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航天员;一个苦等二十三年、拼搏二十三年的战士;一个用顽强精神感召了自己唯一的女儿也投身航天事业的父亲。

01

对于邓清明,这是一个关于无怨无悔地等待的故事。

1998年,邓清明在3000名飞行员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14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员之一。

那一天,他面对国旗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从此以后他就把这条誓言铭记心间。

左一前邓清明

1998年进入航天员大队,直到12年后的2010年,邓清明才第一次真正有机会去执行飞天任务。

那一年他成为“神九”备份航天员。遗憾的是,邓清明以微小的分差落选“神九”飞天任务。

邓清明没有气馁,“神九”的一系列强化训练也是为“神十”做准备。

邓清明、杨利伟等第一批航天员在俄罗斯接受训练时的照片

邓清明知道,很快就会迎来“神十”任务,自己的梦想就在眼前。2013年,邓清明又因毫厘之差痛失“神十”飞天。

当时已经47岁的邓清明并不知道“神十一”何时会来。他能做的,只有将之前的一切归零,调整心态,潜心训练。

人船合练(从左至右依次为:邓清明、赵传东、景海鹏)

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邓清明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体检中,他被查出有细小的结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小结石通常可以不必理会,但航天员不行。微小的结石如果在失重状态下游离出来,会严重影响航天任务。邓清明必须接受手术。

可是取出结石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手术,结石并未被完全取出,医生在邓清明的肾脏里埋下一根管子,邓清明尿血持续了快一个月时间。

这对于航天员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但邓清明从来没想过放弃。

同是“神九”“神十”飞行任务备份的老战友陈全因年龄原因要退役,在退役前,他对邓清明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

邓清明说,这辈子,他都忘不了这句话。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他都会坚持到底。

等了16年了,不能因为这几块小石头受影响。第二次手术邓清明的结石终于被成功取出。

02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以最完美的状态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在备战的三年里,邓清明进行了无数训练:连续一周呈负6度卧姿,头低脚高,还要保持饮食进水、清洁个人卫生;

在模拟失重训练中,他要穿上120多公斤的训练服,进行水下生存。

而“神十一”最具挑战的是33天模拟验证试验,他和航天员陈冬住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不能出去,不能洗澡,只能吃航天食品,完全与世隔绝。

最要命的是,在舱内,不分昼夜,明晃晃的灯一直开着,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

在长时间的强光照射以及持续的轰鸣声中,他们要克服愤怒、焦虑等等情绪。

普通人在那种环境一天都待不下去,而邓清明他们一待就是30多天。

可艰苦的训练并没有带来理想的结果。

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

邓清明说,当时听到结果的时候,他的确懵了,他感受到整个大厅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我转过身面对海鹏,紧紧地抱住了他,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谢谢你,兄弟!”

接近两分钟的时间里,整个问天阁大厅非常安静。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

很多人问过邓清明错失飞天机会的心情。事实上,一个专业的航天员在当时是顾不上自己的心情的。

“神十”发射后,邓清明同备份乘组其他航天员马上收拾行李,返回航天城,为战友做地面支持工作。

无缘“神十一”后,邓清明坚持在地面值班33天,与393公里外的战友连在一起。

在“神十一”任务成功后,总指挥长对邓清明以及另一位航天员说:作为优秀的备份,你们是光荣的,你们和“神十一”乘组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

“共同”二字让邓清明流下了眼泪。他深切地体会到在这样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事业面前,个人的得失、成败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

03

父亲邓清明的航天事业,对于女儿邓满琪来说,则是一个从失望到理解的故事。

直到自己成为了一名航天人,邓满琪才真正懂得,个人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意味着什么。

邓满琪说,七岁之前,她关于爸爸的记忆就是两个字——飞机。

那时候,邓清明是一名歼击机飞行员,经常不在家。

左一邓清明

邓满琪小时候最喜欢抬头看天空,只要有飞机飞过,她就好像看见了爸爸。

在她印象里,飞机就是父亲,父亲就是飞机。

1998年1月5日,对于邓满琪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天。

她的爸爸邓清明从一名飞行员被选拔成为预备航天员。

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女儿,邓满琪非常骄傲。

尤其是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

英雄归来时,航天城里的所有人都前去迎接。赞美声,欢呼声,邓满琪直观地感受到了身为航天员子女的荣光。

杨利伟和邓清明

可是慢慢的,邓满琪也感受到了航天员女儿的苦痛。

还没有看到荣耀,首先经历的却是和父亲长久的分离。

因为邓清明要不间断参加各种训练,有时他一年都不能回家一次。

即便是回到家中,也要马不停蹄地学习。邓满琪想和爸爸说说话都找不到机会。

让女儿更难过的是,在视频中看到并不年轻的父亲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训练时扭曲的脸庞,和走出低压缺氧舱颤抖的步伐。面对这些,邓满琪有说不出来的心疼。

最让邓满琪更不能理解的是,父亲抛下妻女,不分昼夜的训练,并没能换来一次飞天的机会。

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中,邓满琪分享了当年的心境。

初中的时候,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成功飞天。就在神舟六号还在遨游太空时,邓满琪的学校召开家长会,父亲破天荒地腾出时间参加。

家长会结束,很多人围在费俊龙和聂海胜的子女身边,一片欢声笑语。

邓满琪想说,她的爸爸也是一名航天员,虽然没有飞天,但是也付出了同样的辛苦。

回到家,邓满琪的情绪崩溃了,一边哭泣边埋怨父亲:“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啊?”

邓清明非常平静地安慰女儿:“爸爸一直在努力,还有机会的,我们一起努力奋斗。”

此后十几年过去,神舟七号任务、神舟九号任务,虽然邓清明在每一次选拔中都全力投入,却总是遗憾地以微小分差落选。

一路看着父亲走过,邓满琪再也没有不满和埋怨。父亲屡败屡战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对父亲,她只有深深的钦佩。

04

大学毕业后,邓满琪追随父亲的脚步,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航天人”。

邓清明参加神舟十一号任务演练,女儿邓满琪在指控中心同时参加合练

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时,她正在酒泉发射中心代职。而父亲作为“神十”备份也在酒泉的问天阁。

此时,父女二人已经有一年多没见面了。他们非常想念彼此,可是又各有各的任务,尤其邓清明,在飞行前要进行严格的医学隔离。

为了能见到父亲,每天晚饭后,邓满琪都骑着自行车来到问天阁的围栏外。

那些日子,问天阁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父亲在围栏里,女儿在围栏外,相距10多米地聊天。

每次见面,邓满琪都要把自己打扮的整整齐齐,让执行任务的父亲放心。

而每次离开时的转身,邓满琪都忍不住流泪。

作为备份返回北京,邓满琪会陪着妈妈一起迎接父亲归来,妈妈更是要穿上一身红色,手捧鲜花,用最灿烂的笑容给丈夫鼓励和宽慰。

2016年10月,邓清明再一次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备份乘组,最终却又一次与太空失之交臂。

回到航天城的家里时,邓满琪在洗手间外,听到了水龙头的流水声和父亲的哭声。

这么多年了,父亲为了心中的那个“飞天梦”屡遭挫折,却坚持不懈,这其中的滋味,唯有女儿最能理解。

那天晚上,邓满琪给父亲写了一封信。

“我看到了你染过的头发里面暗藏的白发,

为你在这一岗位默默奋斗的这20年而心疼。

爸爸,你把你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

你是我见过最敬业的人、最无私的人。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与你并肩奋斗的日子让我迷恋,

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邓清明一家

今年六月,呼声很高的邓清明并没有入选“神舟12号”任务,依旧被选入了备份航天员,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被选入备份。

他平静而坦然地打电话告诉了家人这个结果。

女儿邓满琪早已没有了失望和不满。

已经成为航天人的邓满琪已然明白,在航天员这个队伍中,漫长的积淀与等待已经成了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而这样默默坚持的不只她的父亲。

刘旺用14年才换来了“太空穿针”交会对接,张晓光用15年换来了太空15天……

星河浩渺,追逐之路漫长而艰辛,更多的人穷极一生也不曾抵达。

作为女儿,她眼看着自己父辈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数十载默默等待、奋力拼搏,虽从未飞天,却仍然鞠躬尽瘁。

正是无数个邓清明,用自己的人生“备份”,用自己的心血铺就了祖国航天事业的飞天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