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165:刘祯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6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刘祯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刘祯,字公干,建安七子之一,今山东人。

刘祯的父亲刘梁,官至尚书令,博学有才,以文学见贵。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刘祯从小耳濡目染,五岁时就能读诗,八岁是就能背诵《诗经》、《论语》中的片段,被人们称之为神童。

197年,为避战乱,刘祯随母亲和兄长躲到了许都,在这期间,结实了曹植。一番交谈之后,曹植深深地被刘祯的饱读诗书所折服,为进一步加深交流,曹植将其领到了丞相府,日夜笙歌,相谈甚欢。后来刘祯又结实了孔融等,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谈论文学,混成了一个圈子。

自黄巾起义以来,各地军阀称雄,彼此相互攻伐,中原陷入了一片火海。刘祯一直有匡扶天下的志向,因此后来与王粲、徐幹等人一起奔赴邺城,在第一线辅佐曹操。

刘祯是建安文学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与曹氏关系密切,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跟他关系很好。在自己的诗文中,刘祯将曹操比作了汉高祖刘邦,将曹氏的知遇之恩,比作了礼贤下士的信陵君。

在刚来到曹操身边的时候,他被任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伐,参谋军事。

211年,刘祯出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

刘祯深得曹丕的喜爱,然而作为一个有才的文人,性格难免孤高,清高,甚至生活散漫,不拘礼法。

有一次,曹丕邀请众人来家吃饭喝酒,酒酣之际,曹丕命夫人甄姬出来赏脸。客人们都大惊失色,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仰望,唯独刘祯跟平常一样,平视甄姬。

曹丕对此并不介意,然而曹操听说后十分介意,要治其不敬之罪。幸得多人求情,刘祯才幸免于难,逃过了死刑,被罚去采石场作苦工,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曹操心里知道,这帮文人才子皆不怕死

曹操对于身边的这些文人才子,或多或少都有些意见,况且在当时飘荡的政治中,曹操需要的是一帮听话的人,哪怕他没有什么文采。

刘祯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平日里估计也没少摆出架子,曹操兴许也是想借此机会惩罚一下他。曹操知道,杀了他很容易,但不痛快。

对于一般人,折磨他的肉身就已足够,因为他们少有精神,对于这帮有丰富精神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跳过肉身,折磨他们的灵魂。既然你如此清高高傲,就仿佛是对于一个清华毕业的高材生,骂他打他都不是对他最大的惩罚,相反,叫他去搬砖,也许是对其最大的惩罚。

刘祯十分失落,在写给徐幹的诗中有明确的表示。

在采石场的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曹操前来巡视,也许是想来看看刘祯,到底服了没有。

刘祯身边的人看到曹操后,都作出了下跪状,唯有刘祯,似乎什么都没看到。这一切,让曹操看在眼里,他不免一笑:哎,硬骨头就是硬骨头呀!我真想夸你一句,有志气!

曹操装出生气的样子走到刘祯旁边,说:为何你看到我不下跪呢?

刘祯一脸淡定地说道:本来啊,你来了我是要跪下的,但是呢,我妈从小就教育我,做事要认真,不要三心二意。我现在正在磨石头呢,不敢开小差,还真不知道您老人家来了呢。

此时的刘祯,就像是一个怨妇,让曹操听了也有些意思。

曹操接着转移了话题,问:这个石头如何呀?

刘祯回答道:这块石头啊,是从荆山上最险峻的地方采来的,里面是和和氏璧一样的美玉,就算是磨他也不能让他更加晶莹,雕刻也不能让他更加漂亮,只因为他美好的外表、坚贞的气质浑然天成,改不掉啊!

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刘祯是话里有话,甚至就是这一连串的对话,曹操与刘祯心里都清楚,都是借物言志、借物喻人。

曹操毕竟也是一个才子,也许是被刘祯散发出来的这种“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所打动了吧,最后,曹操放了刘祯。

刘祯出来后,到了曹植府上做事。

217年,北方瘟疫流行,刘祯很是不幸的,染病去世,建安七子中,除了孔融和阮瑀,其他五人都死于同一年。

曹丕闻之,痛哭流涕,不胜痛悼。

刘祯擅长五言诗,至今尚存15首。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好一个松柏有本性,也许,这就是刘祯一生的写照吧。

欢迎在底部留言,精彩的留言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