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内功篇:写好作文的五种超能力之创造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一)什么是创造?

创造是无中生有,是推陈出新。

创造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名叫“突破”的艺术。

创造是一种享受,享受独一无二带来的独特感受。

创造更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创造。

(二)创造与作文的关系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

用不同的文字拼装组合而成的作文,其本身就存在创造性,是独一无二的。

以课文《观潮》为例,在作者没有写这篇文章之前,这篇文章是不存在,当文章写完的时候,也就从无到有了,还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去写作文,也是一个样的道理。写的每篇作文都是一个创造。

“创造”这个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只属于上帝、大自然和伟人等这些高不可攀的存在。

事实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去创造。

创造能力有强有弱,只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锻炼,才能让创造能力越来越强。

但作为学生,可供我们去锻炼创造能力的事项是少之又少,幸好作文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假如创造有段位——

当写一篇同样题目的作文时

石器:

随手写来,写到哪算哪,犹如踩到了西瓜皮。

青铜:

立意一般,语句基本通顺,结构不清,详略不当,缺乏生动的描写。

白银:

立意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描述较生动。

黄金:

立意具有新、奇、深的独创特性。段落清晰,中心明确,开篇结尾俱佳。选材新颖,详略得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流畅,描写具体而生动。

(三)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创造能力,由此写好作文?

1、观察亮点法。

观察所学课文与优秀范文中的创作亮点,可以通过其结构布局着手观察,也可以逐字逐句地进行观察。

观察品味其创作亮点和特色,一一记录,并加以分析借鉴。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其亮点和特色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文特色。

以课文《海上日出》为例:

第一段中这样写到,“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亮,周围非常清净,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通过“常常”一词,我们可以得出作者观察海上日出已有很多次了,也就说本文所写的是多次观察日出后,才总结出的日出过程和感受。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自己创作写景的作文时,同样需要对同一景物进行反复的观察,这样才能创作出精彩生动的写景文。

2、发现缺点法。

发现缺点法,与观察特色法正好相反。

发现缺点法是要去发现文章中存在的缺点,包括课文、范文和自己写的作文。

然后把发现的缺点一一罗列出来,并加以纠正。

比如说,很多同学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常常会犯“千人一面”的毛病,“她皮肤白白的,弯弯的眉毛下面是一双大大的眼睛。”

由此我们就会发现,这样写出的人物毫无特点。

发现了缺点,再结合上面的观察亮点法,不但可以改掉“千人一面”这个毛病,而且还可以围绕人物的个性写出其特有的外貌特征。

比如《水浒传》中是这样描写人物李逵外貌的,“黑熊般的一身粗皮,铁牛似得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3、思考提问法。

思考提问法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又去不断解决问题。

以课文《爬天都峰》的开头为例,“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通过思考提问法,我们就会问自己,除了用“开门见山”的这种开头方式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头?用那种方式开头效果会更好?

以对话开头?

以场景开头?

还是引用诗句来开头呢?

都可以。

比如说,可以引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来开头。

4、想象联想法。

通过想象联想法,对作文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组合、放大缩小、放快放慢、替代和改变。

比如说,形容词+场景描述+排比这种组合。

同学们都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有的同学在蹦蹦跳跳地跳皮筋,手上打着拍子,嘴里唱着歌;有的同学在你追我赶地踢足球,欢笑声此起彼伏;有的同学却在大汗淋漓地打篮球,青春的活力注满了整个篮球场。

5、行动矫正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行动来切实提高我们作文的创造能力。

只有不断地写,不断地写,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掌握作文中不变的东西,而后在不变的基础上任意变化,任意创新。

另外,没有谁写的文章是一遍成型的,包括大文豪、大作家。

好的作文是需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细细打磨的。

有这么一个典故,说的是唐朝诗人贾岛作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可是他想将“敲”字改用“推”字,又觉得不妥,于是一边思索,一边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

后来遇到了韩愈。韩愈在了解了情况后,经过深思熟虑,建议用“敲”字。之后,贾岛便接受了韩愈的建议。

一个字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何况是我们写的作文呢?!

文末,衷心的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上写作文,并创造出独属于自己写作风格的作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