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在清苑县设置保塞军。这里是宋辽边境,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籍所在地。太祖龙兴之地,自然十分的重要。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保州城的营建竣工,当时采用的是夯土城墙,并且建营舍1500余处,开挖了护城河,造船百艘,入鸡距河以运输粮食。这样城市的防御能力和水运都得到了提高,保州城开始繁盛起来。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宋、金联合灭辽。辽亡之后,金又南侵,保州也被金兵攻破,城墙也有所损毁。金代天会七年(1129年),在保州设置顺天节度使,重修了损坏的城墙,保州的军事地位也随之提高。金代贞祐元年(1213年),蒙古铁骑攻陷保州,全城被毁灭,城墙和城内建筑成为废墟。保州的治所也迁往附近的满城。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张柔觉得满城太小,就重建保州城池。城方圆十一里,比前代略有扩大,奠定了之后保定城的格局。
元代又改保州为顺天路,到至元十二年,顺天路又改名保定路。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这样,保定的名字终于第一次出现在史册之中。
明代保定为保定府。嘉靖年间,蒙古的瓦剌和鞑靼不断向中原进犯,保定也深受其害。隆庆年间(1567-1572年),知府张烈文和继任两位知府贾淇、张时鸾将夯土城改为砖包砌的城墙,增强了防御能力。(出于同样的原因,北京的外城,也是这个时期(1553-1564年)修筑的)雍正年间的《畿辅通志》记载:保定府城周长十二里零三百三十步,共计四千六百五十步。
按照公制单位,城墙周长大约7750米,城墙高11.6米,顶部宽5米,底部宽11.6米,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城墙的地基做了地基处理,采用糯米浆合拌的石灰土,基础顶部用巨型条石找平。墙体采用青砖包砌,墙体中央为层层夯实的黄土。
城墙顶部每隔一步有垛口,垛口中间有射箭口,垛口下方还有排水口。城墙外侧每隔一段距离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墩台,也叫“马面”。1949年的时候,据郝毅生先生所数,共有54个墩台。从结构角度看,这也能增加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整个城周虽似方形,但城西南部向外凸出200余米,并略呈弧形,往北又呈直线,城周形状似足靴,故素有“靴子城”之称。保定城墙4个城门,根据方志得知东门名“望瀛”(东望瀛洲),南门名“迎薰”(熏风在南),西门名“瞻岳”(北岳在保定西),北门名“拱极”(拱卫北京)。
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又对城墙进行了全面的修整和加固。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保定,驻扎在四个城门。等到第二年撤退时,就焚毁了四门的城楼,瓮城的谯楼,还有四角的角楼。瓮城就是城门外的半圆形的小城,形似“瓮”而得名。
到了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太后要来保定拜谒易县的清西陵。时任总督袁世凯就把永宁寺改建为慈溪行宫,还修复了南门的城楼,为了节约经费,其他三门都只是简化为砖砌的普通城楼。既保住了面子,又节省了银子。
清末保定城墙(只有南城门的城门楼修复了,其余均简化)
抗战时期,保定被日本侵略军占据,古城人民和日伪做了坚决的斗争。小说《敌后武工队》和《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描写当时的情形。
周志彬老人考证《野火春风斗古城》人物在保定古城活动路线
建国后城市规模发展很快,旧城墙就逐步拆除了,现在仅剩下南面数百米的一段。城墙在冷兵器时代,乃至二战时期,都是保护城内安全,抵抗外来侵略的有效手段。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城墙的军事功能已经完全消失了。但城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先人们留下来的历史财富,是文物古迹,也是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