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禁酒令,与禁止浪费粮食有关

管仲辅助齐桓公治理齐国,成就霸业,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就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有礼仪意识,才开始重视荣誉和耻辱,这种主张一直成为历朝历代强国国富民的至理名言。

老百姓只有衣食无忧,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和目标,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承担着解决朝野生存问题的重负,一直备受重视。

禁止浪费粮食,中国历来都有规矩。如中国最早的禁酒令,就与保护粮食有关。周公旦在辅助武王伐商兴周功成后,为吸取殷纣纵酒国灭的沉痛教训,作《酒诰》以训诫康叔。

禁酒令从周公《酒诰》开始

《酒诰》是中国最早的禁酒令。主要内容有:一是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可以饮酒。二是饮酒之时需要用道德约束自己,做到饮酒有度,三是要减少酿酒,爱护粮食。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酒足饭饱”,在粮食充足的前提下,酿酒无可厚非,但周朝立国之初,农业凋败,用粮食酿酒,更加加剧了粮食紧缺的矛盾,所以必须通过禁酒来保护粮食。

“酒足难饭饱,百禁皆因粮”,周朝之后的两汉三国、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都有沿用将禁酒令奉为“习惯法”。汉初,丞相萧何曾颁布法令“禁群饮”,“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目的是防止民间私斗,节省酿酒粮食。三国时期,诸侯混战,农村“路有冻死骨”,“断其粮道,不战而溃”的战例比比皆是。各路诸侯的禁酒令一时间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刘备刚入蜀地之时,为了筹措军粮,颁布了严厉的禁酒令,禁止民间酿酒。所以有了后来简雍巧计劝先主将被发现私藏酿酒工具即推断为意图违反禁酒令的农户赦罪的经典桥段。

丰收年为什么要提珍惜粮食。新中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心归队,劳力归田”,到改革开放后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农字号”,以及最近从国家层面连续三年举办的“农民丰收节”,足见农业生产在14亿人口大国中承载的重负。其中,农民科学家袁隆平在解决国人的温饱问题上居功至伟。

袁隆平,一个闪光的名字

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6年丰收,尤其是近5年,粮食产量都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13277亿斤,比2003年8614亿斤增长了54%,而同时期,人口只增长了8%。2019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75公斤,远超人均400公斤的国际谷物安全标准线。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信心百倍向全面小康迈进。

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政治经贸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些国家紧急宣布实施粮食出口限制,引发国际粮价波动和市场恐慌。这一堂刻骨铭心的粮食安全警示课,让令国人更加明白什么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自己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是硬道理。汉代有个人叫邓通,深受汉武帝宠信,有权自己铸钱发行货币,最后却坐拥金山,活活饿死。灾难来临,再有钱也买不来粮食,金玉满堂也不能当饭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