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黄慎草书《桃花源记》

黄慎(一六八七-一七七二),字恭懋,一字恭寿,号瘿瓢子、东海布衣、七闽老画师等。福建宁化人,终生布衣。雍正间移居扬州。
在扬州崇尚创新的艺术氛围感染下,黄慎又开始了书法艺术改革的尝试,弃楷作草,舍钟繇而法二王,远师怀素,近尚明人,并将绘画之长透入书法关钮,于传统狂草书体中别开生面,线条续断、机杼巧妙,歇笔存于字体、笔画之中,计白守黑,疏密相间,一泻千里, 自然天放,形成个性鲜明、独标一格的狂草,以崭新的艺术面貌轰动了整个扬州书坛。由此跻身文人画家之列,成为清季艺术巨子,墨迹人多重金争购,一时成拱壁宝藏。譬如《桃花源书画合璧》手卷,作为其晚年精品之一,即曾经多位名家辗转收藏,最终成为国家馆 藏的宝贵财富。
黄慎《桃花源书画合璧》手卷,纸本,设色,纵三十八厘米,作于清代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时年作者七十七岁。海上名 人吴昌硕(1844-1927)于七十一岁题卷首。
关于黄慎作书如画、绘画同书的特点,时人即有盛赞,如清凉道人在《听雨轩笔记》中,曾言“其书法纵横酷似其画”。雷鋐亦在 《蛟湖诗钞序》中称道:“字如疏影横斜,苍藤盘结,然则谓山人,诗中有画也可,字中有画也可。”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灵 魂,黄慎以其勤奋的实践,使传统的诗书画韵得到了紧密的渗合,在清代中期的艺坛上树起了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