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皇帝的悲歌:司马炎的遗憾㈢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55岁的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其时他已经32岁,照理说完全可以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了。然而不行,前面已经说过,此人是弱智,大权也就落到了杨皇后的父亲杨骏手上——就在司马炎病重弥留之际,由杨皇后传达所谓皇帝的旨意,使杨骏获得了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职务。可惜杨骏虽然比弱智皇帝强多了,却没有多少政治才能,私心又太重,大权在握时只顾着以滥行封赏来收买人心,又遍树亲党,清除异己,结果,不但没能收买到真正的人心,反而给政敌钻了空子:老皇帝一死,虽然杨芷变成了皇太后,可贾南风也由太子妃变成了堂堂皇后,她怎甘心在杨骏的淫威下受窝囊气?于是她暗中与一些宦官及都督荆州诸军事的楚王司马玮连成一气,诬陷杨骏“作乱”,于第二年,即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三月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可叹杨骏虽然重权在握,却因没有决断力而失去了反击政敌的大好时机,以致众叛亲离,身首异处。当政变发生时,同在宫廷之中的皇太后杨芷在一块绢帛上大书“救太傅者有赏”几个大字,缚在箭杆上射出宫外,希望能够救父亲一命。结果,不但没能救得了杨骏,反而给了贾南风一个绝好的机会:她让司马玮等领兵进京,自然是打着皇帝司马衷的旗号,前来平定杨骏“叛乱”的。杨骏既已“伏诛”,其妻庞氏由于是杨芷的生身母亲,碍于太后的情面,特饶恕一命,并听任她与女儿一起居住于永宁宫中。可是,贾南风对杨芷衔恨已深,怎肯就此罢休?没过多久,就唆使大臣上书弹劾说:皇太后当“叛乱”发生时竟然射帛书出城,欲与叛贼杨骏“勾结”,这不是明摆着与杨骏一样大逆不道,“同恶相济,自绝于天”么,那对她还有什么可客气的?应该将她贬为庶人,囚禁于金墉城。受贾皇后控制的惠帝司马衷自然“准奏”,杨芷便从堂堂皇太后变成了一介平民。可事情还没有完结:起初是看在皇太后的面子上饶恕庞氏一死的,如今太后成了庶人,庞氏作为叛逆者的家属,自然应当“明正典刑”。司马衷虽属弱智,也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了,“诏不许”,并且宣布:听任庞氏与女儿杨芷住在一起。可是,禁不住有关部门为迎合贾南风的意图而一再“固请”,司马衷终于“从之”。这下惨了,原先被封为“高都君”的杨骏之妻、杨芷之母,转眼之间被五花大绑地押赴刑场。可怜庞氏临刑之际,杨芷抱着母亲痛苦地哀号,并截下头发,不断地磕头,上书给贾南风,自称为“妾”,只求能够饶恕母亲一命。你想,那皇后贾南风怎会突然生出菩萨心肠?故太后杨芷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爱的妈妈,在自己面前被砍掉了脑袋;她能做的,大概只能是惨号一声,晕厥于地吧?然而,悲剧并没有结束。由于她毕竟当了十来年的皇后与皇太后,虽然被废为庶人了,身边还有十来个婢仆服侍,应该说基本生活还不成问题。可贾南风还是饶不了她,将那些婢仆们全部调走,并且断绝了她的饮食。结果,八天以后,杨芷女士被活活饿死。贾南风相信“妖巫”,认为杨芷死后必然会向先帝司马炎诉冤,命令将她面部朝下入棺,又用种种据说能够镇压鬼魂的符咒、药物等一同下葬,要让杨芷的鬼魂也万劫不复。这是元康二年(公元292年)二月间的事,杨芷享年34岁,离她的老公司马炎去世还不足两年。杨艳女士怎能料到,她临终之前推荐堂妹接替自己的皇后之位,反倒害苦了堂妹一家。
左芬(约253年-300年4月23日)
除了两位杨皇后外,晋武帝司马炎的万名嫔妃中,见于史籍的还有左、胡两位贵嫔与一位诸葛夫人。左贵嫔名芬,是大文学家左思的妹妹,也是我国古代寥寥可数的几位女文学家之一。司马炎听说她的才名,便将她纳入宫中。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约莫20岁左右的左芬被封为嫔妃的第九级“修仪”,在宫中的地位比较低下。由于她才华横溢,多次应诏撰写出《离思赋》等绝妙好辞,渐渐地被升至嫔妃的最高级别——位比三公的贵嫔。左芬因相貌平平而“无宠”,却又因德才兼备而得到司马炎礼遇。既无宠,又未生育,更没有介入宫廷权争,因此,凶悍如贾南风也没有难为她——或者她根本就没有进入贾皇后的视野,左芬幸运地病逝于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其时,左思约50岁左右,估计她最多享年40多岁。左氏兄妹感情很好,左芬被征入宫中二年后,左思作《悼离赠妹诗二首》,其中“永去骨肉,内充紫庭;至情至念,惟父惟兄;悲其生离,泣下交颈”句,相当感人。其诗传入宫中,左芬挥笔答了一首《感离诗》:
“自我去膝下,倐忽逾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妹妹还活着,哥哥却赋诗“悼离”,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尽人皆知:“侯门一入”尚且“深如海”,何况更深于侯门的皇宫之中?自然是咫尺天涯,生离尤如死别了。再看左芬答诗中的“邈邈”、“欷歔”,一位绝代才女幽处深宫中的哀怨凄惋之情,不已跃然纸上了么?
胡贵嫔名芳,是镇东大将军胡奋的女儿。胡奋曾在司马懿的麾下抵挡过诸葛亮,征伐过公孙渊。其女儿也很有个性,当她作为良家子女,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选拔,最后由晋武帝亲自挑选,并将绛纱系在最美丽的几个女子的胳膊上——当然,胡芳也是其中之一。别的女子或许把这看作莫大的荣幸而非常兴奋,胡芳却一下金殿就号啕大哭。旁边的人惊慌失措地制止道:“快别哭了,别让陛下听见。”胡芳却道:“我连死也不怕,还怕什么陛下?”晋武帝却对她非常喜爱,正儿八经地让京城地区的最高长官——洛阳令司马肇拜胡芳为贵嫔。到了宫廷之中,晋武帝问她什么,她都是照直回答,连言辞也一点不加修饰。在晋武帝的上万名嫔妃中,受到宠爱的不计其数,唯独胡贵嫔“最蒙爱幸,殆有专房之宠焉”,难怪司马炎的第一个皇后杨艳要担心她对自己的宝贝儿子司马衷产生威胁了。有一次司马炎与她玩一种“摴蒱(音chū pú)”的赌博游戏,胡芳因为与皇帝争抢那个投掷的骰子,竟然碰伤了皇帝的手指。晋武帝恼怒地斥道:“这是一个将种啊!”胡芳却毫不买账地说:“北伐公孙渊,西拒诸葛亮,不是将种是什么?”弄得晋武帝反倒有点惭愧了。可惜胡贵嫔没有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被封为武安公主。胡贵嫔本人的结局,已无从查考了。不过有一点可以推测:晋武帝死时55岁,而在他的近万名多嫔妃中,二三十岁的少说也有数百上千。“八王之乱”在其身后第二年发生,延续了16年,紧接着又是永嘉之乱,那些原先二三十岁的嫔妃们也才四五十岁,大多数应该还活着呀,然而在兵荒马乱之中,连皇帝都难逃一死,那一群群弱女子们的凄惨之状,也就可想而知了。晋武帝司马炎倘若地下有知,怎能不为她们而深深地遗憾!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