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随笔】刘宏宇《影视剧里的雷人细节》

《第一书记》剧照:取景多株百年大榕树

文/刘宏宇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著有《管的着吗你》《往事如烟》《红月亮》等多部长篇小说。主笔、主创多部影视剧本,其中《九死一生》(30集谍战剧)、《危机迷雾》(38集谍战剧)已在央视、北京大台播出,《婚姻变奏曲》(30集情感剧)、《阿佤兄弟》(电影)已拍摄完成。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们的国产影视剧特别是电视剧可以“雷人”到什么程度,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了;广大受众,恐怕也早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甚至,到了今天,在有些“市场”领域,不雷人,还竟会被看作是“没创意”,无论多严肃多正经多悲剧性的题材,只要不涉“重大”,都几乎不例外地要生拉硬拽地搅进去比一般的嘻嘻哈哈更低端的无厘头“调剂”,否则就会被受众“吐槽”甚至“抛弃”!说起来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娱乐至死”、“我不管别的,只要好看”、“观众想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这三句话,只要跟“娱乐”或“影视”沾边儿的人,都会经常性地从制片商、投资商、发行方这些处于业内“命脉”地位的各色人等口中听闻。

还有一句乍听来似乎没什么但稍稍细品就会觉得更加“混账”的话——不究细节。

“娱乐至死”的精神是从哪儿来的?要往哪儿去?或者说能往哪儿去?难道除了“娱乐”及其“至死”,文艺,确切讲是影视,就没什么其他要做的、该做的了吗?再追问一句——什么叫“娱乐”?仅仅只是没头没脑的撕扯拉拽、夸张拙劣的打情骂俏、空洞突兀的哭哭笑笑外加连“挑逗”都说不上只能形容为“咯吱人”的所谓“幽默元素”……这些问题,在今天,真去想的人并不多;肯认真去想的更寥寥无几。说起来,在今天的“语境”里,这些其实很浅层很基本的疑问,还真是“深奥”的“难题”!“深奥”到必须去追根溯源。“难”到没人敢去追根溯源。所以,还是点到为止吧。

“我不管别的,只要好看”——什么叫“好看”?“好看”还是“不好看”,谁说了算?就算这两问都有确然的答案,且都能贯彻执行,难道就真的可以“不管别的”了么?“别的”,到底是什么?“别的”,对今天、眼前的“存在”和“既得利益”,或许真不那么重要,但对未来,哪怕是近到“明天”的未来,也轻薄到了可以“不管”的地步了么?这些疑问,似乎涉及到了“使命”之类在今天被普遍认为“空泛”甚至是“成心捣蛋”的概念,真要扯起来,挨骂事小,自己把自己绕进去活活勒死才亏!所以,也暂且搁下吧。

“观众想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这话,其实明显有问题——观众想要的都能做吗?都做得出来吗?做出来都能跟观众见面吗?观众到底想要什么?观众的“口味”与“格调”,跟明显属于“供给侧”的任务的“呈现”之间,什么关系?观众想吃鱼翅,给上粉丝;观众不满意,就往粉丝里加点儿鱼露;观众还不满意,就再加点儿鱼露,反正只有粉丝和鱼露;于是观众认了,吃了,久而久之吃惯了,不点鱼翅上来就叫“粉丝加鱼露”;于是,粉丝加鱼露,就成了观众想要的……如果关心我们国家影视业发展的话,不妨细想想这个或许不那么恰当的比喻。细想了过后,恐怕也会跟我似的,得出这样的结论——这话题,还是少扯微妙。

“三句话”都得“绕开”,就“绕开”罢。就只聊聊“细节”吧——“三句话”构成的“稳定结构”之下,能“挣扎”一下下的,只剩细节了!

所以,实在觉得“不究细节”的“潜规则”,值得好好商榷。

再“不究细节”下去,我们的影视、电视剧,就真的是直让人生无可恋了!

只要肯耐着性子“看通”几部近年的电视剧,就不难发现太多雷人细节。主创的各个环节、工种,对雷人细节都有“贡献”。

从市场角度看,“不究”,也算不上多大的错;可如果还期待作品多少负上“传播者”的责任,还指望作品不说教育谁惕厉谁但求不贻害子孙,就还是该好歹认真点儿、挑剔点儿。

先说“祸起”编剧的雷人细节——笔者就是编剧,从“自我”出发——连篇拉拉扯扯哼哼哈哈的废话就不深究了,编剧是个职业,用职业的态度去对待的同时,凑凑字数也无可厚非;真都像笔者似的把台词精简到演员功课不到位就嘴瓢,也怕挨骂。

但无论如何,作为编剧,写出来的台词,要“对”吧!

让秦始皇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八路军干部教育战士说“日本鬼子是纸老虎”……

秦始皇焚书坑儒前夕就有“私塾”,私塾先生还带着孩子们念三字经……

“天赐玄鸟,降而生商”紧接着就说“我们周朝”怎么怎么。前面都说了“降而生商”,怎么一下子又到“周”了呢?还是“我们周朝”?

西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谁想先谁后?彼此间是否存在类似“因果”的联系?

围剿红军的军官被特务审查,私下议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统找谈话”……围剿红军那时候还没有“中统”一说呢!就算要找军官“谈话”,也不归“中统”管!

“这个条约一签,我大清就进入半封建半社会了”……“半封建半社会”这话签“这个条约”的时候有么?

某某人打开拎来的箱子,里面装满金条……天哪!多大箱子?别说金条,拎一箱铁钉子试试看能走多远?什么样的箱子,能“装满金条”还被拎着而不会散架?!

不管哪朝哪代,宣读圣旨时一概抬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只有明朝皇帝的圣旨才会有这种抬头!而且,非要读出这八个字的话,读法也应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地下党在上海滩随便找个邮局打电话说“老鼠出洞,黑猫准备”……让人想起“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可人家那是战地“直对”通讯,中间没有接线员及其好奇和“隐患”好吗?!

女主刚死了丈夫,男主奉命靠近她,送花,女主竟问“怎么是百合不是玫瑰”,男主答“玫瑰都让我买完了”……末了,女主嘱咐男主“下次带玫瑰啊”……什么情况?!

“特高课是日寇最大的特务机关”……特高课只是日本陆军本部的特务机关。日本侵华时期,特务机关多如牛毛,规模最大的是“满铁”!

“九一八事变以来……”事变发生紧后及至整个抗战期间,正式的叫法为“东北事件”,非正式的只叫“九一八”就完了,没有“事变”二字!

……

叫“编剧”的人很多,敢说自己是“编剧”的人更多,什么层次什么知识结构都有。这也算是“市场”使然吧。

没关系,不明白,好歹问一下、查一查,或者花一点点时间琢磨琢磨,推敲推敲。实在问不出、查不到,也不肯琢磨、推敲,还可以“绕开”吧!

不过,有些情况,似乎连“绕开”,也解决不了——“我还没出生父母就已经死了”、“我爷爷五岁就被日本人杀害了”、“同志们,抗战坚持了七年,还有一年我们就胜利了”、“来人,都给朕退下”……如果这些真的不是“笔误”,执笔的“编剧”们还是趁早干点儿别的吧。

雷人细节的另一个多发点,是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

喝红酒、喝香槟、喝烈性洋酒,用的杯子形制不同,擎杯的手势也不同。稍稍考究一点,问问有可能懂这些的人,能耽误多大事儿呢?

“五四式”愣充“勃朗宁”,没关系,但好歹把枪柄上的五角星遮掩一下啊!

李白(或者是曹植)狂饮赋诗,写完笔一甩,抽出折扇啪地打开,潇洒得一塌糊涂……折扇是人物死后很久才从日本传来的诶!

抗战时期,莫名其妙就有了什么突击队,也罢了,可个个都拿着抗战胜利两三年后才问世的AK47,直接奔“穿越剧”去了!

日军战俘营里唯一的国民党军官,穿的是日本投降两年后才有的“美制军装”!

尺把长、比大脚趾还粗的“金条”……那是“金条巧克力”!

旧上海帮会马仔一概黑西装戴墨镜,手里家伙不是自动手枪就是“微冲”,不知道的以为香港枪战片呢!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摩登女郎,一概洋装加“锥子跟”高跟鞋……拜托,“锥子跟”那时候根本没普及呢!而且,就当时的路面情况来讲,根本也没法穿“锥子跟”出门。

特务机关门前,大字招牌写着机关名称。那是乡政府!

武则天的仪仗,浩浩荡荡开出城,途径之处,路面上若干现代铸铁井盖赫然在目!

特务乔装被“自己人”拦截,傲慢甩出的证件上,大大“军统”二字。弄个青天白日徽当封面的“证件”很难么?“军统”从来不是正式名称啊!

抗战时期的女特工,梳妆打扮告一段落,拿出喷雾香水给自己“加香”……喷雾嘴很难做的,那时候就便有也普及不了,都是小鬃刷往身上抹香水!

雪茄两指夹着,擎在嘴里,打火机点着叭嗒叭嗒嘬……点雪茄用打火机就已经很老土了,两指夹着就更不对,还叭嗒叭嗒嘬,当“铜烟锅”了!

地下党牺牲了,战友遮头盖脸给其生前友好送最后一封信,上面的姓名居然用的是革命胜利十来年后才有的简体字!

日本关东军和“华北派遣军”及后来的“中国派遣军”属不同军阀体系,军服是不同的!

……

类似上述的雷人细节,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不能说都“要紧”,也不能说指责的人“矫情”——试想,在诸多细节上的“不讲究”、“太不讲究”,能一点儿都不“辐射”到创作的其他方面吗?一味“不究细节”下去,“供给”受众的,能是什么质量的作品?

不说其他事情了,就说文艺作品——多少成功、感人、经典,都出在细节上!

由于进度、成本这些客观的原因,在有些确实无足轻重的细节上,稍有潦草,不是说就一定多不妥。可如果太不讲究了,肯定就是“问题”!再要是这些“不讲究”,更多出于相关人员的“无知”和“怠慢”,就更是“问题”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尊重原创,文末点个赞呗!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