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與中毉 | 痰迷心竅
痰涎主要是是食管粘膜、胃粘膜和氣管、支氣管黏膜分泌的粘液,本身具有保護粘膜組織器官的作用。當體液、細胞液、淋巴液變得濃稠,甚至形成半固體的時候,也被稱之為痰涎。
胃分泌胃酸能消化吃進去的肉,而胃壁也是平滑肌也是肉,為什麼不把自己消化了,關鍵就在於粘液覆蓋保護。胃潰瘍出血穿孔,萎縮性胃炎進而轉化成胃癌,都與失去粘液保護有關。
“過渡分泌痰涎的幾種原因”
過度分泌痰涎分應激、被動分泌和主動滲出兩種。
說白了應激被動分泌就是自身沒毛病,而外在環境惡劣,人體被迫分泌粘液以求自保。主動滲出是自身營養過剩,體液飽和污濁,通過滲出粘液排痰來保護自我。外界環境惡劣誘發人生痰首先是空氣污染,其次是飲食污濁。
現在糧食和食品安全問題很突出,人工種植和飼養過程中亂用化肥、農藥、激素直接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吃了問題食品,人會分泌消耗自身的精血津液變成痰涎來保護自身,長此以往人體就會虛弱。
飲食過飽也會導致胃壁蠕動遲緩呆滯,導致胃內粘液上漾,也是生痰的主要原因。再有就是吃了高蛋白難以消化分解的食物,人的唾液也會變得稀薄清稀,人會感覺漾清水,睡覺會流口水,舌頭會變得胖大有齒痕。
沒有外界誘因人體主動分泌粘液只能說明人體營養過剩了,這種人中醫稱之為痰濕體質,應當控制飲食,避免過多營養物質的攝入,特別是助長痰濕的牛奶、煮雞蛋、水果、冷飲、啤酒。當然還有海鮮,特別是海參。
“百病多因痰作崇”
痰涎這個東西既是病理產物,又會變成致病原因。中醫認為痰生百病或怪病多痰,就是說痰影響了津液的代謝循环,堵塞的經絡臟腑不同,導致發病也千奇百怪、症狀各異。
比起有痰能吐出、有涎能流出而言,有痰涎而不能滲出造成的危害更大。比如咳嗽、哮喘發作的病人,如果能將痰涎粘液咳出,無論多麼劇烈都無關緊要。要命的是粘液不能分泌滲出,會形成黏膜下水腫,如果堵在了咽喉和氣管,人就會被憋死。這時候就需要急救用的激素噴霧,迅速消除水腫。儘管是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但是救命要緊,更嚴重的就得做氣管切開插管了。
所以痰飲一旦產生,便能流竄全身,停聚各處,導致多種疾病發生。停留在肺,則出現喘咳、胸悶、咯痰。停聚於胃,會致脘悶痞脹、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流於經絡筋骨,可出現肢體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鬁,陰疽流注;痰飲上擾,可致眩暈、昏迷;痰氣凝鬱於咽喉,則咽部不適,常有如物梗喉感;飲停胸脅,可見胸脅脹滿,咳嗽引痛;若留聚腸間,則腸鳴漉漉,甚至便溏腹瀉。可見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說。
“痰迷心竅,不妨一吐為快”
心竅俗稱心眼兒。國人善於用有形的軀體代指無形的心理,比如用七竅的通達“聰明”代指大腦、心靈的活動高級。比如說心腸熱,代指為人處事熱情,用心腸軟代指人的性格柔和。說人心眼兒多、小心眼兒、痰迷心竅、鬼迷心竅、豬油蒙心、一竅不通等等,都是描述心靈、心理問題。按道家身心不二的理論,其實就是身心兩方面都出了問題。
正常人的心臟內部應該有六個竅道,兩個是內部溝通,四個是對外交流輸出或回流。其中有四個瓣膜,像單向門閥一樣阻止血液回流。左心室出口有主動脈瓣。右心房接受上、下腔靜脈口和心壁靜脈血回流。右心房通過右房室口送血到右心室,此口由三尖瓣覆蓋。右心室出口到肺動脈,由肺動脈瓣覆蓋。左心房連接肺靜脈接受新鮮血液,然後通過二尖瓣送到左心室,循環往復。
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心開竅於舌,中醫看病都要看病人的舌頭,來判斷陰陽表裏、虛實寒熱。但是仔細一想,舌頭是個實體,沒有窟窿眼兒,怎麼能叫做竅?總不能把舌頭上的裂紋壕溝叫做竅道。
我個人認為,心的外竅應該是咽喉。咽通食道,喉通氣管。咽喉的入口是一圈環狀的淋巴保護系統,包括幾個的扁桃體。平常人容易感冒一感冒就走嗓子,扁桃體腫大,嗓子乾疼,其實就是侵蝕到了心的外竅。控制不好就會誘發心病,心肌炎心包炎等等,在這一點上,中西醫是有共識的。西醫也認為正是鏈球菌先感染了扁桃體,進而感染了心臟。
本篇說的痰迷心竅,就是指血液粘稠蒙蔽於心的內竅,可見胸悶、胸痛、心悸。也指體液粘稠,蒙蔽於心的外竅咽喉,可以導致喑啞,失聲、失眠、神昏、甚則狂癲。
大家都記得範進中舉以後吐痰瘋癲的故事,最後被他岳父胡屠戶扇了一巴掌,自己吐出一口痰就清醒了,這就是解決痰迷心竅的辦法之一,一吐為快。臨床上中醫還要用很多化痰開竅的藥物,比如遠志、菖蒲、麝香、皂莢、桔梗。
平時如果自己覺得憋曲、鬱悶、如鯁在喉、膈應、想不開的話,別較勁,別試圖用理性意識去解決問題,這很有可能就是一口痰憋的。
試試自己用單個手指按摩一下脖頸正中的凹陷處天突穴,先會感覺氣道食道裏面癢,就會吐出一口粘痰。吐出來就覺得敞亮清爽了。
徐文兵
2019年11月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