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情人——卡米尔·克劳戴尔

我与几世纪之前的卡米尔之缘,要从她的这个雕塑作品说起,那时我还在就读高中,朋友为我介绍了一份新报纸,报纸的名字已然模糊了。可是,报纸上的这个雕塑却深入我心。
雕塑是一个形象憔悴,瘦骨嶙峋的老人。整个雕塑以人和枯树的质感相融合,雕塑的头发运用了苍劲有力的粗线条笔触,而面部表情呈现出空洞绝望的神情。像是被折磨得精神错乱,遍体鳞伤。它用不同凡响的雕塑的语言震撼着我的内心!这样带着浓重的忧伤情感的作品究竟是谁的呢?文字中浮现出这几个字“罗丹的情人——卡米尔”。
罗丹这位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作品《思想者》,全球皆知,是经典之作。
然而,当我静心细品卡米尔这具有娴熟的雕塑技巧以及独特个性的作品,让我觉得她的作品并不比罗丹的雕塑作品差,甚至超越罗丹的作品。因为我感受到卡米尔的作品是有灵魂的,是能震慑人心,夺人心魂的。她的一些作品会发出一种凄美的或是撕心裂肺的声音!有时好像在神神叨叨述说着这个时代,这个悲惨世界!有时好像是一种自我宣泄,抒发情感!这是很多有着相同时代背景,处于底层,被剥削的人民共同的感受,所以,她的作品是能与世人产生共鸣的!这么有才华的女艺术家,为什么要贴上“罗丹的情人”这样的标签。
为了进一步了解卡米尔,我去学校图书馆借阅了“罗丹的情人”这本书籍。原来,卡米尔是罗丹的女学生,长得非常好看,19岁就做了罗丹的人体模特,后成为了罗丹的情人。罗丹的艺术灵感来源于卡米尔,因为卡米尔长得十分美丽。不幸的是,罗丹是个有妇之夫,最终他选择回归了家庭。然而,将罗丹视为依托的卡米尔就此疯了,她摧毁了自己的所有作品。将其埋葬。那是何种痛不欲生的感受才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要知道作品就是艺术家的心血,是等同于艺术家的孩子啊。
整本书的描写,让我感觉卡米尔就是为了罗丹而活着。罗丹从她青春洋溢的少女肉体中得到灵感,从她那才华横溢的作品中吸收精华,好像一部榨干卡米尔的机器。
我翻看了罗丹和卡米尔共同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作品有着十分融洽的笔触感以及虚实的处理变化,那虚掩的大衣,衬托出沧桑却坚毅的脸庞,让雕塑的神韵得以很好的展现。使这个巴尔扎克精神屹立在文学巅峰。
罗丹和卡米尔的故事,众说风云,有人说是罗丹始乱终弃,残害了卡米尔的一生。确实也有很多的书中记载着罗丹拥有众多情人,只是为了创作,而卡米尔是他众多情人中的一个。即便如此,花花公子最终回到了妻子身边成了正人君子。
有人觉得是卡米尔有错,19岁就做了人家的情妇,不懂自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卡米尔原生态家庭中寻找到答案——母爱的缺失,卡米尔的人生中并没有得到母亲的引导和教诲,母亲对她偏激的爱,父亲对她过高的期望,让这个女孩的情感无处寄托,从而对他人产生了依恋之情。        
19岁的卡米尔意乱情迷,罗丹风流倜傥,好似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在这样的一个故事中,我们又学到了些什么呢?
我觉得作为女孩子,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一些名义去奉献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作为女孩子要懂得自尊、自怜、自爱。作为女孩子要建设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去面对未知的各种风波。
作为父母,要给女儿足够的关爱,让温馨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包容关注教会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不要再让卡米尔的悲剧重演。
更新于 06-18

来自作品集秋静作品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