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拆台」的第396篇文章。
2236字10图,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文章首发于拆台(chaitai2019),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今天早上起来后,拿起手机,刚刷了一会微博,就看到方方挚友@叶大鹰 发了这么个消息:
亚铁氰化钾……抗结剂,盐越多越需要这东西抗凝结,家里好办,买盐时小心些,外出吃饭呢?“亚铁氰化钾别名黄血盐钾 (Potassium Ferrocyanide),分子式:K4Fe(CN)6·3H2O。为浅黄色单斜体结晶或粉末,无臭,略有咸味,相对密度1.85。常温下稳定,加热至70℃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完全失去结晶水而变为具有吸湿性的白色粉末。高温下发生分解,放出氮气,生成氰化钾和碳化铁,日光下分解更快”。
9102年都已经过去了,还在散播这种消息,怪不得堕落到跟方方这种人攀上关系。也罢,既然涉及到本专业的事情了,那我稍微科普下,什么叫他妈的“亚铁氰化钾”。
所谓“亚铁氰化钾”,百度之后就是叶大鹰在微博上发的那一段。的确的,亚铁氰化钾可以作为添加剂(准确说是抗结剂),添加到食盐当中。至于作用嘛,当然是防止食盐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水分受潮,从而结块。中国GB2760-96也有规定规定,允许将其作为食盐的抗结剂,但最大使用量为10mg/kg(以亚铁氰根计)。而且,亚铁氰化钾在高温下真的会发生分解,生成氰化钾。但问题在于,这里的温度条件,具体来说是至少400度高温。而且呢,我们平常炒菜的时候,通常也只会用到5、6成油温。所以,当我们把这两点常识搞清楚了,也就明白了叶大鹰言论这段话的问题所在:我估摸着,要么他就是只读了一篇亚铁氰化钾的百度百科(还是刚读完开头的那种),就宛如智障般大秀智商下限;要么就是从家族群里读到了某个傻缺的谣言,自以为是宝,开始在微博大肆宣传。总而言之,对这种人来说,真相压根不重要,能带起节奏来才是实际。亚铁氰根是一个完整的基团,6个氰离子围绕在一个二价铁离子周围,氰离子与铁的亲和力非常高,所以亚铁氰根在常温下,化学结构非常牢固且稳定,氰离子根本无法单独脱离出来产生毒性。只有,注意是只有,加热到400℃以上的高温(已经属于强烈灼烧的范畴),才能让亚铁氰化钾发生分解,进而产生氰化钾,具备毒性。但还是那句话,平常的炒菜做饭,根本达到不了这样的高温。所以,以“亚铁氰化钾高温下分解产生氰化钾”为借口,装模作样的表示自己的担忧,非蠢即蠢。事实上,不仅中国,美国、日本、欧盟诸国都会往食盐中添加抗结剂。或许不一定是亚铁氰化钾,但类似的添加剂绝对不会少。
也许又有人会说了,我刚刚查了下亚铁氰化钾,貌似有毒啊。虽然这句话在某些领域不全对,对某些有毒物质(比如砒霜)来说也不适用,但就亚铁氰化钾来说,绝对是“老铁没毛病”。根据查证,亚铁氰化钾的不良反应剂量是每天至少1.5mg。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只要符合前文提及的添加规定,人体要想摄入这么多,相当于每天吃下150g,即三分之一袋的盐。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每天吃下20g的盐,就已经几乎是极限了,除非不怕齁死。以及,跟砒霜不同,砒霜的化学性质是微溶于水,而我们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知道,所有的钾盐都是可溶的。因此,即便某些人真的重口味,也不用担心亚铁氰化钾会在体内累计,达到有毒剂量。
其实,亚铁氰化钾有毒的谣言,好些年前就在微博上火过一阵了。当时是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名曰@蔡志松,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抽抽了,心潮澎湃的写下了一篇《盐⾥⾯加进了亚铁氰化钾》,大有不求流芳百世,但求遗臭万年的意思。我刚刚瞅了一眼,这回带节奏的貌似是个叫慕盛学的“退休后自学医学”的“专家”炒起来的。内容基本还是这一套,深度契合了某些阴谋论者的喜好。尤其再搭配《米国操纵中国全民吃碘》这篇神作结合观看,另一个“至道学宫”眼看着就要冉冉升起了。据悉,这位“高人”的其他高论包括但不限于喝酒抽烟可以预防SARS等。说真的,我当然明白,网传卫健委的某条回应既不合适,更不专业,不仅没有解决质疑,反而成为了“无理取闹的质疑”的“证据”。然而,某些常识性的问题,我以为我们还是应该明白的。即便你不了解,不仅国内,就连国外,不管是中国卫健委还是美国FDA,欧洲EFSA,本来就不做实验——他们的工作是组织专家评估审核关于这个东西的所有研究,这个“所有”,包括国内国外、任何时间、任何机构发表的研究。而像亚铁氰化钾这种,国际权威机构JECFA有完善的评估审核文件与结论,除非有遗漏的或者新的“不同数据”,否则直接采用结论完全正常。但我们最起码要明白一个底层逻辑:如果真的有毒,国家决不会放任不管。以及,如果真的有毒,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华大地早就该哀鸿遍野了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