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医病案里面病情最重、最能凸显医家水平的,都是什么样的医案?
系列名称 : 详解伤寒论398条113方
单节名称 :白通汤与白通加猪胆汁汤
我们以阴盛格阳为例说明一下什么是格拒证。符合以下几条:1、辨证属于阴证,而且是阴证的重证。2、同时在阴证基础上出现了一些阳热的表现,属于阴盛逼迫阳气外越。3、症状比较急迫,属于急危重症时,即可以称之为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证。病情不重时,一般不说格拒证。
《医宗金鉴》辨阳盛格阴、阴盛格阳
阳盛格阴 | 阳盛格阴身肢厥 | 恶热烦渴大便难 | 沉滑爪赤小便赤 | 汗下清宜阴自完 |
阴盛格阳 | 阴盛格阳色浅赤 | 发热不渴厥而烦 | 下痢尿清爪青白 | 浮微通脉复阳还 |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第366条的“下利、脉沉、脉迟”是阴证的重证的四逆汤证,同时面少赤,身有微热,其面戴阳,是假热,就是格拒的表现,病情已经急迫危急,所以《医宗金鉴》认为阴盛格阳,就是阴证的基础上,伴有色浅赤、发热、烦的假阳证,即真寒假热,实际是重证的阴证。
反之,在阳证的基础上,见到四肢厥逆,病情危重的时候,就是阳盛格阴、真热假寒。所以历代中医病案里面病情最重、最能凸显医家水平的,都是阴盛格阳或阳盛格阴的医案。
其实基本功都是辨阴阳,掌握了前面讲的辨别阴阳的五个诊断要点,大家都能准确的诊断及治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