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解|父亲逸事集(九)

父亲逸事集

(第九组)

01

“自打鼓自划船!”

母亲有次说:你爸爸父亲死得早,奶奶又不识字无主见,可怜连个帮衬的兄弟都没有,完全是“自打鼓自划船”地走到今天的!
我觉得母亲说得准确极了,生动极了。父亲的一生,确是“自打鼓自划船”的一生哦,他老人家进行的是“一个人的龙舟竞赛”!结果却赛出了动人的值得骄傲的风采来!
父亲,您真了不起!

02

父亲与小姑

父亲与小姑,感情十分深厚。
因为爷爷死时,“父亲三个年头,小姑才七个月!”(转述奶奶语意),孤儿寡母,历经苦难,相依求生,可真是苦藤上结了两个苦瓜呀。所以后来父亲从上大学起就每月寄二元助学金回家,工作后更是寄许多钱回家养母亲和接济小姑一大家子。义津街上的老屋子自然也是留给小姑了……
直到去世前,父亲还时时记挂着小姑,去年还坐车特地去看望了小姑,小姑身体还好,只是眼晴看不见,人也糊涂了,竟不大认得哥哥啦!
如今父亲走了,去陪奶奶去了。

03

一条棉被

从初中到大学毕业,父亲就只有一床旧絮被,是奶奶陪嫁的!寒冬中,住校的父亲在床板上垫半边盖半边,脚头用绳子扎着旧絮被。
父亲工作前是一身单衣过冬,故连压被的厚点的衣服都没有呀……

04

继成大伯

爷爷的墓碑上,刻有“子 继成 继舟”的字样。“继舟”即父亲原名,“继成”是大伯。前面说父亲“自打鼓自划船”,“可怜连个帮衬的兄弟都没有”,这是什么回事呢?
原来继成大伯与我父亲是同父异母兄弟,“前头妈妈”(依照父亲称呼)死后,爷爷后来才娶了奶奶,生了父亲。继成大伯过继给“好妈妈”(爷爷三哥的寡妻)为子以接“香火”。因是同父异母,又过继与人,故继成大伯虽比父亲大十来岁,在父亲失怙后却少闻问,并未帮衬过奶奶和父亲。继成大伯与好妈妈也是孤儿寡母的,也不富裕,大伯靠挑货郎担“鸡毛换糖”维持生活的。
父亲向我们讲过两件与继成大伯有关的事。
一是大伯带父亲“扫墓”。父亲说清明(或冬至?)时,大伯挑着祭祖扫墓的祭品及爆竹、燃香、纸钱等,带着那时还小的父亲,前住祭扫爷爷、“前头妈妈”、三爷爷等两房逝者的坟墓,一天来回要走几十里山间乡下的路呢!我们问父亲累不累,父亲说当然有些累,但小孩子当作野外玩耍了。
再就是买件卫生裤的事。父亲在安庆一中读书,有次挑货郎担的继成大伯找到父亲,见父亲冬天下身就穿一条单裤,便带父亲到安庆一中对面的寄售商店,花二元钱给父亲买了件卫生裤。听父亲说起这事,母亲问:“穿上是不是好些?”父亲说:“嗯(你)赶(讲)格(可)好些?!暖和多子!!!”唉~~
这就是我的继成大伯与父亲的故事。

05

窥破赌情押一元钱

父亲小时候,因奶奶从来不加管束,没事父亲就整天在门前义津街上玩耍。
那时街上有赌博摊子,是用碗盖住色子赌大小,四五六点为大,一二三点为小,可能还有别的讲究吧?
这天许多人又围着赌桌赌上了,气氛比往日更加热烈。
父亲也在一旁看着玩,那庄家在摇色子时趁众人一时没留神,在色子刚摇定时用大拇指撼碗飞快地偷看了眼点数!
父亲个小眼尖,谁知竟给看个正着!哈!x点,是大!
父亲心中火热起来,赶紧找到家境好的小玩伴,借到了他仅有的一元钱,跑去押在大上!
庄家故弄狡狯。先自己押小,引得许多人跟风也押小,父亲当时又惊又疑:“我明明看见点子是大呀?怎么庄家押小?!”是不是庄家没看清?正胡思乱想,惊疑不定,庄家发话了:“怪事,我押小人人都押小,我还就不信这个邪,偏偏押回大!”边说边把自己的那注转到“大”上。然后立马揭碗,“大”!!!一下子众人的钱都被赚去了。父亲恍然大悟。
因父亲始终押大,一比一赔率,赢了一元钱!
父亲对我们回忆这儿时唯一一次“赌事”时说:庄家干这种事也是极少有的,一定是看人多赌资巨大,机会难得,才冒险做一回,好大赚一笔。我也口紧一点不敢漏风,不然会被庄家打死的,那些人往往都是地方流氓恶霸。
以后父亲再没有赌过钱。

06

大学里的二元半助学金

一九五三年七月父亲考进了上海外国语学院,校址就在虹口公园(今改称“鲁迅公园”)附近,天天能听到公园里广播喇叭的声音。
当时学校是食宿费全免,因父亲家境极为困难,每月还有二元半的助学金。
从父亲上大学的第一个月起,父亲就每月(或积起一两月)将助学金中的二元寄回家养奶奶与小姑,剩下的几毛钱留着自己买点纸笔之类。

07

谢绝读研究生

读上海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后,因父亲俄语优秀,成份又是贫农,可谓“又红又专”,这在当时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大多数学生都出自资本家、地主等富裕家庭中显得特别突出,学校欲重点培养父亲,在一九五六年大学将毕业那一年(当时大学是三年制)想让父亲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班主任将父亲叫到办公室说出意向后,父亲就问:“请问读研究生发不发工资?”班主任一愣,父亲就说:“我家中还有个老娘要奉养。”班主任解释道:“研究生毕竟是学生,哪听说有学生读书时还挣钱养家的呀?”
父亲说:“我老母亲是靠给人洗衣浆纱供我上的大学,现在年龄大了,做不动了。小姑(父亲称妹妹)已嫁了人有了孩子,小姑爷长年跑在外不顾家。老母亲一再托人写信让我回家挣钱,说我再不挣钱养家老娘要讨饭了!我现在恨不得一下就毕业!”
就这样,父亲放弃了读研的机会。一九五六年四月,在大学毕业前三个月,由于当时中苏友好急需翻译人才,从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紧急抽调优秀突出的四人提前毕业(毕业证自然照发),父亲就是这四人之一。
父亲毕业来到大兴安岭黑龙江地质考察队担任俄语翻译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就是一百元,野外考察活动还有不少补贴!父亲将那一百元“巨款”全部寄回义津,供养了老母亲和小姑一大家子人。从此,父亲的生活才算脱离了贫穷饥寒的苦海,揭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08

钓竿的厄运

父亲去世一个多月了,家人在一起时,父亲仍是“不变的话题”。说起那些年父亲迷好钓鱼的往事,母亲与小妹又各谈说了几句,姑称为“钓竿的厄运”吧。
小妹说:“我只记得有天深夜,妈妈睡床上,突然蹦起来,噼哩啪啦、噼哩啪啦一番撆(piě,),把爸爸鱼竿撆断了。”原来父亲在凌晨五点多又起身拿着鱼竿准备“出钓”啦!
母亲说:“有次春天往里,我带小红上班,下班时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想等你爸爸送伞,左等右等不见人,只好从手术室拿件医生穿的蓝套褂包起小红往家跑,自己沰(duó)得透湿地。到家一看,他老先生正蹲在客厅里理鱼竿呢!自然是大吵。你爸爸说自己不知外面下雨,所以没送伞。撆没撆鱼竿不记得了。”
母亲又说:“你爸带你钓鱼,对你说,大毛啧,我在那湖边石头上作了记号,你就在那钓!我说,你也让他看看书,搞搞数学吔!……”——那时我似乎是上初三或高一了,虽刚刚恢复中、高考,钓鱼的“惯性”一时仍在。

09

提前教我学英语

78年我初中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中专分数线,语文考多少分不记得了,数学考了个92.5的高分(满分100分)。父亲认为我年龄尚小,不可读中专,应该像自己一样进大学,便让我升高中。
升入高中前的那个暑假,父亲决定提前教我学英语,学校里王良桐主任请求让他儿子王生也一道跟随父亲学英语,父亲答应了。
记得那年夏天,在我家门口的走廊上,父亲摆好桌凳,支起小黑板,先教ABC二十六个字母,接着教记英语单词、简单句子。大概学了几十天,目的是让我们上高一英语课前就“先打好了底子”。
谁知我学习英语不上心,倒对王生从家中带来的一本《芥子园画谱》感了兴趣,在课间休息时学着描画起那上面的虫鸟来。父亲批评我分心,我却举例说“齐白石(因自己也姓齐,故喜爱齐白石)二十七岁还是木匠呢!”意思是:我现在上高中了来描《芥子园画谱》学画画一点都不晚!
唉,由于不经心,结果升高中后英语成了跛腿学科,白费了父亲的心血。同随学习的王生认真学习,后来高考考高分(当然含英语),留学美国,前些年才回来,如今好像在天津。

10

为梳妆台喝彩

1991年,我与卫红谈恋爱,准备结婚。暑假父亲借校食堂大厅,让木匠给我们打家具。
那时结婚家具讲究什么“四十八只脚”等等的,就是要有一房家具,合起来家具脚共有“四十八只”云云。
别的我都不说了,我想提下父亲为我娶妻设计的梳妆台。
先说说梳妆台的下面:从外观看去是二屉一柜,简约大方——左面一较窄的深长抽屉,右面一平行的约一倍半身宽的深长抽屉;窄抽屉下方是与其等宽一柜,上锁。讲究在柜内!旋锁开柜门一看,柜里上面又是一个抽屉,下面竖长柜;你把上面抽屉抽下,探手进去,里面竟还藏有一个带三角精巧木把的小木盒,拿出这小木盒细看,是个小箱子!须握住一头一抽才抽开盒子,原来是有嵌槽的插盖!真是“景中藏景,别有洞天”也。另外梳妆台右侧立板并非长方的整块,而是向里挖出抛物线,使坐着梳妆时腿部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配制的坐凳平时就放在妆台下面。
但最具匠心的我认为还是梳妆台上面的镜子,以及镜侧放化妆品的格架!
对梳妆台的镜子,父亲在这上面总是特别讲究,为二妹的梳妆台设计了椭圆镜子与镜框,很是为难了那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木匠呢。如今又要为我娶妻设计梳妆台了,父亲别出心裁地要木匠打制出中间是“∩”型高起、两边是弧度缓平低而窄的半“∩”木框,好嵌进这一大两小三面镜子,让这三面镜子组成正面平两侧外撇的“︹”型!目的是让人在梳妆时除大镜子正面照人化妆外,外撇的两侧镜子(仅手掌宽,亦包金边)能同时照见梳妆时的不同侧面,似乎可略合乎古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所要体现出的诗意美来!
到此还不算完,父亲还让木匠将台面左边撇镜与台面之间特意留有的空间(与台下左侧屉及柜略等宽)巧妙设计,打出三层的开放式格架,好放各种化妆品(台面下面抽屉、屉柜则可放入相册、梳子、多出的化妆品或较贵重的首饰珠花)。格架以边沿打磨光玉的玻璃上下格出,竖的方向正面与左侧面仍嵌进包金边的两帧半圆的镜子,使放的化妆品也都多角度熠熠生辉起来!
母亲说:那年暑假结束,父亲又要送小妹到阜阳师院上学,木匠只好停下正打着的梳妆台,等父亲回来再接着打呢。
呀,当年父亲为子女的家庭幸福花了多少的心思哟,这从为子女结婚设计的二张梳妆台就能感受到了!
父亲,我要为您设计的梳妆台喝彩,我要永久地保留着这张梳妆台!

11

四十二户时的往事

老县医院有一幢东西横列的青砖青瓦的楼房,因共有四十二个单间,母亲他们称作“四十二户”。
虽然母亲在那里住了不久就换住入另一幢与先前这幢成“T”形位置的长排平房里(属“T”形中“直竖”,在南面陡坡上,不是单间了,每户是东西前后通连的二间带一厨房的“套房”;一长列共住有十户人家,每两户后面小厨房正相对,算是“对门”,后来母亲搬枞中房子就借给“对门”。)但一者因父母常提起住四十二户时关于二妹的一些童年往事,再者全家后来住那“套房”多年,我就长期在那周围玩耍出入,故对那青砖青瓦的“四十二户”楼房自然留有十分清楚的记忆。
先解说下这幢称作”四十二户”的青砖青瓦楼房的整体格局。它是严格的对称结构。“T”型通道,下层两头入口即是长通道,正中间的宽阔入囗通道对着上楼楼梯(上一半有拐弯)。下层二十间房,左右各十间房,这十间又是南五间北五间,门对门开向长通道走廊;上层是二十二间房,房间布局与下层一样,那多出的二间正在中间宽阔通道上方,是二间南房。所有房间都不大,大约只有九、十平米。这就是老县医院当年人们称呼中的“四十二户”了。
听母亲说,我家住的是“上楼梯左手朝北第一间”,从北窗望下去就是斜坡下的当年“老党校”。父母与二妹的“往事”就发生在那楼内。
一是六九年夏,那时正“文革”中,有天晚上母亲抱着二妹去开会,看二妹睡着了,就抱回去睡,轻轻掩好蚊帐然后继续去开会。谁知二妹却醒了过来,见门反锁了坐门口竹椅上哭了一会,之后竟爬窗台上把母亲洗后晾的几双凉鞋收了回来,还掉了一只到“笔陡丛岩”(注:母亲回忆原话)的楼窗下面!一一因为楼北面本就建在砌拨的石岩上,下面是党校又长又陡的斜坡……!母亲后来每当说起都是又惊又怕。从此上夜班也带上二妹。
再一件事是这年夏天义津杨湾发大水,母亲随医疗队下去防疫,正放暑假的父亲带二妹住在楼里(我和奶奶到义津街小姑家住了一段时间),父亲天天给二妹梳头,洗澡,拍粉,哄睡觉。天气炎热,父亲将二妹午睡的竹床一头门里一头门外的摆放,好让才五个年头的二妹睡得清凉舒适。一个月后母亲完成防疫回家,住对门的庆云阿姨(护士,上海人)对母亲笑道:“齐老师真过细,早上给女儿梳编两个小辫子垂在脑后,中午给洗澡后又重新梳扎一个小辫子在头顶心,说是这样床里午睡怎么滚都不扞(音 干)头!”
又有人笑着对母亲说了一件事:住楼内杨阿姨怀孕害喜,想吃杏子,父亲竟跑街上去买来了!一一母亲问父亲此事,父亲说:“人家害喜难受想吃杏子,我没事就帮着跑一趟嘜。”

12

为儿买书

我复读那三年,父亲煞费苦心为我买复习资料。
母亲说:你爸有些重男轻女,总觉得儿子就一定得考上大学!为了让你学习,马路地摊上看到书都买回家。
有一年新华书店来了整套数理化书籍,共约有二十本,价五十元,还不容易买到!父亲想起儿时玩伴钱让节的哥哥在县新华书店工作,特意找去“开后门”为我将那全套书买回,一本本厚书,科类区分合理,内容全面充实,配以赏心悦目的翠绿封面,确是精致的好书!这书,满含着父亲望子成龙的爱心。须知八十年代初的工资,父亲每月仍是五十七元,母亲是三十八元,加起来还不到百元呢!

13

油画·洗脸盆·邮票

再来回忆与父亲有关的几样艺术性物件,它们曾长期出现在我们家庭生活中,默默给予我们以艺术品味的提高,生活美好的祈愿,时代的痕迹,和历史的印记。
一幅《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曾长期挂在我们枞中家中进门左手的墙柱上,在那桃木的暗红色镜框内,我们日日出门抬头必能看见。油画上,年青的毛泽东身着长袍,掖夹油布伞,正神采奕奕地走下青翠山岗,“去安源(煤矿)!”一一背景上似乎天空有历史的风云卷动,预示着一场革命的雷霆风暴将被卷起。这幅油画,在那个“文革”及以后漫长的时光里,显出了我们家的“革命正确性”一一其实它也有充分的艺术美感!一一故父亲将画挂在我家客厅的显眼位置(门口侧柱)上。而那幅同样挂了一个很长时期的拉斐尔《圣母像》,则挂在内室里面。
脸盆乃家家必备之生活用品,有何可说?只因这两只洗脸盆都给我深刻的印象!一只洗脸盆底是齐白石的代表作《虾》,那几只草间的墨虾,在我们洗脸时晃动的水底,真是活蹦活跳地“游起来啦!”还记得有过一只洗脸盆,满盆内面是红艳茂盛的“花开富贵”的《牡丹图》。如果说《虾》是乡野佳趣、艺术品味,那《牡丹图》则是对繁华美满的祈愿了。
最后再略略列举几张父亲集的邮票吧,以见父亲集邮中与那“苏联专题”邮票不同的“别一面”来一一
1、《西藏豆粉蝶》(雪山背景,蝶特写)特56.20—1,1963。
2、《朝鲜族姑娘翘翘板》(两朝鲜姑娘长辫着民族服装在玩翘板,一红裙姑娘翘起腾空)朝鲜文字不识。
3、《群山·长城·树木》(特小张)50分;《雄关》(特小张)30分。
4、《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蝴蝶梦》(明《元曲选刻本》原刻图:包待制三斟蝴蝶梦)纪50.3—1,1958。
5、《杜甫诞生一二五O周年》(竹林中杜甫草堂,两旁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纪93.2—1,1962。
6、《<革命现代京戏·智取威虎山>》四枚(杨子荣特写;打虎上山;胜利会师;胜利会师全景)1970。
7、《东汉画像砖》(四枚:井盐生产;住宅建筑;射猎农作;马车过桥)分别是特16—1、2、3、?,1956。
8、《故宫·太和殿》与《天坛》,特19.5—4、5,1956。
9、《陕北:入社·农耕》(两枚:陕北农民头扎白巾,一幅庆祝“入社”;一幅手持牧鞭,脚下有农机,背景远方有人驱双马耕地)特20.4—1、2,1957。
10、《剪纸·读书》特30.4—4,1959。
11、《人民生活》(每幅前面一人特写画像,后面许多小的人或景补充主体。各幅分别表现体艺,纺织,餐饮,休闲,童玩)特35.12—1、4、7、8、?,1959年。
好,就这些了。油画、洗脸盆都如黄鹤渺去,唯余这些小纸片还存于我邮册里,不时还可看看。

14

父亲家艺术品琐录

芜湖铁画:现在父亲家小房间墙上还有一幅芜湖铁画:《墨竹》。橫幅,玻璃都已掉了,倒可直接摸摸那铮铮叶片。
画册:《绘画艺术·人体与模特》,大约2002年我从新华书店买回送父亲,父亲用塑料袋、布袋两重包起,收藏于衣柜中。
假山:小妹在浮山中学教书时,一位教美术的女同事所制赠,以青石片粘接而成,给人山峰叠起、直插云天之感。其中一前峰有小巧石亭置山顶。小妹知父亲喜爱这类艺术品,送给父亲,至今仍存。
根雕:鹤鸣于九皋。2001年3月请人为我打书架时,那老板雅好根雕,特赠,我送父亲。2015年搬到新枞中时,父亲又给了我装饰新居,今存我处。
花盆:黄瓦陶质花盆,四方形,下小上敞,底有拇指粗圆孔。形制精巧,陶质细腻,盆边一侧阴刻撇笔兰花,绽有兰蕊,对侧阴刻“清风扶疏柳”,字迹流畅,诗意朗然。
嵌绘木盒:用贝螺等物嵌绘花鸟,平整精致,是父亲从北方带回之首饰盒。后豁一角,父亲特意让木匠细心补好。今存小妹处。

15

父亲谈的民间故事

大概因中国文学中的故事人们大都熟悉,父亲当年谈的多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但有时夏夜纳凉,或平时闲谈,父亲也给我们讲些我国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这里我记录几则。
(1)破屋漏锅
一座山下,住一对老年夫妻,猪圈里养了一头猪。
月黑之夜,山左的贼来偷猪,爬树上窥探。山上的老虎也想来叼猪,蹭到老年夫妻的屋边,窃听动静。
那老妻说:“起风了,怕要落雨?”老头说:“落雨都不怕哦,就怕破屋漏锅。”因老年人齿落腮瘪,说话不关风。老虎听成“怕有老虎”和“老虎都不怕,就怕‘破屋漏锅’!”心下吃惊,不知“破屋漏锅”是啥厉害东西!?谁知树上贼见到老虎身影,以为猪出圈外,一跃骑虎身上。正疑惧的老虎当是“破屋漏锅”擒食自己,吓得掉头猛跑。贼逾喜,紧抱虎身。直到天微明,才发现所骑者老虎也,趁老虎山林蹭甩之际,复爬回树头,老虎亦死命逃脱。
(2)“伸头也是嗯(你)!”
某村欲请塾师,一老秀才应聘。村人曰:要考考你学问。请出题。一村妇正河边胣( chǐ)鱼,鱼跃河中。便出上句:“鱼往河里(一)跳。”老秀才接对曰:“厣子创边飞!”评为无力落聘。又一老乞丐路过村头,因饥亦应聘。仍考曰:“鱼往河里一跳。”乞丐随口便答:“捞起来喝烧尿(注:指酒)!”村人皆称善。请进关帝庙偏厢以为塾师,约明日开讲。老乞丐愁而难眠,“明日讲啥?”正反侧间,见灯焰幢幢之下,穴中鼠惊室内住人,正伸头相窥,闻咳声鼠又惊而缩头。老乞丐拍股曰“得矣!”天明村童共聚塾堂,教齐读:“伸头也是嗯(你),缩头也是嗯(你)!”反复循环朗诵,声震殿瓦。村民道我们去偷看下老先生在教什么?大家踅到窗边伸头偷看,忽闻村童齐诵:“伸头也是嗯!”吓得赶忙缩头,又闻村童齐诵:“缩头也是嗯(你)!”一一众村民惊其未卜先知,呼之曰“圣”!
(3)贼胜贼(二则)
火车上一贼,穿貂皮大衣,欲窃富人。俄而中途上来一人,手提大皮箱,甚沉,径来坐贼身边。午餐时那人打开皮箱,箱内全是一卷卷红纸包的银元!只见他随手取一卷折断取出两银元,又速速关好皮箱。然后那人买鸡点酒大吃大喝起来。一会酒劲上来,紧坐贼身旁渐渐睡着,鼾声如雷。贼欲窃那箱银元,却发现自己貂皮大衣衣角被中途上车者紧紧坐压住,抽之不动。贼思:貂衣所值远逊满箱银元。看看又一站将到,机会难得,便轻轻脱下貂衣,趁火车一到站提箱便走。喜在那中途上车者始终沉睡。火车开走,贼觅僻静处砸开皮箱,方知红纸卷中全是黃泥!!!
某村中一对老夫妇,夏夜听到房内有动静,应是家进了贼啦。老妇起身遍查,门窗紧闭,各处并无贼影,乃惑然。老头曰:“嗯(你)打开水缸看看。”揭缸盖无贼。老头问:“缸里什么?”答:“满缸水。”再问:“水上有什么?”答:“窾个葫芦瓢。”老头说:“拿掉葫芦瓢!”一一果然贼藏缸内水底,葫芦瓢正好窾头。原来老头当年也是个贼。嘻。
2018年3月27日,父亲满七前一日写完《父亲逸事集》第九组,每组15则,现已写了135则矣,此记。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

  • 独生子女未必能全部继承父母遗产

    王莉是独生女,婚后住在婆家,自己的父亲名下有一套135平方米的住房.2016年父亲因病去世,2018年奶奶去世(爷爷早已去世了),都没有留下遗嘱.去年母亲去世后,王莉想把父亲的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然后 ...

  • 我的年

    我们家习惯早起吃年饭,母亲说,这样就不会在吃年饭的时候被别人打扰,也能有个好兆头. 完年之前,父亲放了烟花

  • 随笔|朱晓青:童年趣事——走失

    童年趣事--走失 文|朱晓青 我的两个表弟都是学霸,同时文采也好,每次看他们的文章,都有想写的冲动,无奈上学时我太贪玩不爱看书,文采不行,每次刚有念头,就被自己否决了,最近常常回明光陪伴父母,抽空去看 ...

  • 桃源心音//再苦,我也能开出花来

    周末临屏唱和梅山子一组 开 花 的 苦 楝 树 再苦,我也能开出花来 娘娘土的幽香 滋润了我成长的乐观 我在风中郎笑 享受阳光带来的快感 我在夜幕下郎笑 月亮都会被我开花的声音 惊醒 苦楝树 是苦练出 ...

  • 美食“批斗会”

    上午九点,风有些大.璁儿闹着要逛街,只得抱着他在门口附近的横街小巷逛着. 转了一圈转到菜市场,有车堵在菜市场的通道,只好停下来,抱着璁儿站在卖蚝螺的档口前,看着卖蚝螺的男人,熟练地剥着手里的蚝或螺.动 ...

  • 悼念我的二妹(1)

    悼念我的二妹-----苗桂华2012年12月3日早晨5:15分左右我的妹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电话铃声响起,妹夫告诉我噩耗时,我心痛得不能自己.我亲爱可怜的妹妹,你来到这世界才短暂的56年,你怎么能忍 ...

  • 齐解|父亲逸事集(十一)

    父亲逸事集 (第十一组) 01 文革初期的教工大队长 1966年文革兴起,学生造反有理.教师及工友们既是参与,亦图自保,便也组织起来. 当时枞阳的文革组织分两大派,一派叫联总派,一派叫联筹派,相互争斗 ...

  • 齐解|父亲逸事集(十):大兴安岭纪事

    序 大兴安岭及周边,辽阔数千里,有连绵山脉,有广袤草原,有密不见天的原始森林,有春天四处冒水的沼泽地,有奔腾的河流与潺湲的溪泉.它是动物的乐园,是植物的繁生地,也是矿藏的富产区(自古就以盛产黄金著名) ...

  •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一二九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戴顺作品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九课 中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中国的"中"字. 中zhōng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 ...

  • 「解卦」之九四爻辞“解而拇,朋至斯孚”破解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一)释字(词): 拇 <说文>:"拇,将指也.从手母声."<说文·段注>:"将指,谓手中指也 ...

  • 「解卦」之九二爻辞“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破解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释字(词): 田 这里取"畋"的意义,义项为"打猎". 黄矢 "黄矢"在< ...

  •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一一九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戴顺作品

  • 正解汉字 第十九课 也矣乎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也"."矣"."乎"三个语 ...

  • 史上最全的ABB示教器编程指令详解(上集)

    很多人学习ABB工业机器人,最吃力的就是不知道指令是什么意思,现在ABB示教器指令名称全集来了! 1.Common选项 指令 说明 := 对程序数据进行赋值 Compact IF 如果条件满足,就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