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亮丨《祝福》的十处评点(一)
【编者按】
日亮老师常跟我们聊天,聊着聊着就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诚如日亮老师所言,阅读经典,趣味盎然,在反复的探究思考、品味咀嚼中,越发感受到经典作品的无限可解读性,也越能体会到阅读经典带来的挑战的兴奋与应战的欢喜。
文学的深邃,是其他形式望尘莫及的。
【日亮言】
鲁迅《祝福》的分析评论文章多矣,有不少权威的解读,像钱理群对小说“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的艺术构思赏析,确实可以作为教学的重要参考。但经典的文本是不厌百回读的,越读就越能有所发现,即有无限的可解读性,不过,却未必是多元的,更多的情况是,读者的主动的参与“构建”,将使小说的艺术形象愈见丰满,文本的思想内涵愈显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更深广的想象与联想,而所有这些,都是对小说主元解读的掘进与拓展。
我一向十分喜欢这一篇小说。年青时,曾经给自己定过一条规矩,每逢过旧历年,除夕的夜晚,是必得读一遍《祝福》才能下楼吃年夜饭,为的是重温一下作品留在心头永远抹不去的情调、色彩和气氛,而并不是搞忆苦思甜。
下面,试就小说的十处字词和语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虽然谈了出来未见十分满意,仍需要经过反复的探究和品味,但是已自觉趣味盎然——经典,总是不断地会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兴奋和应战的欢喜。
01
“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不说“剩我一个人在书房里”,却说“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一个“剩”字的位置,强调的是“我”不多久就成了多余物,突显了“我”因“不投机”而被冷落的处境。
02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一句前后出现两次。出现得很突兀,好像与上文缺少自然的衔接,似有文脉中断之感。这正是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强烈刺激而作出反应的一种言语征象。第一次,是见了四叔书房的陈设后,突然来了这一句,显然是无备而落入失望的心理反映,加上“无论如何”,就更显示决绝的态度。
寻究一下“我”为什么如此坚决要走,一是与四叔话不投机,二是鲁镇从人的精神面貌到风俗习惯都没有什么改变,而作为社会文化环境缩影的四叔书房,则一派没落腐朽的气息。这些就写出了“我”与鲁镇社会的隔膜感、孤立感、失望感和窒息感。也表现出一个觉悟的启蒙知识分子与守旧的卫道者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第二次出现在祥林嫂的死引发“我”的极大不安之后。这一次“要走”的决心更加强烈,则是由于急欲摆脱负疚感和逃避责任感,显示的是一个启蒙知识分子,对底层劳苦人民虽有同情怜悯,却无力正视他们的苦难,无法指出他们的生路。这样,对“我”的为自私而辩护以及不得不作伪的心理行为的揭示与批判,也就构成了对“启蒙”自身的幼稚性与软弱性的质疑,同样也是小说《祝福》的母题之一。
03
“福兴楼的清汤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
这一段话,写的是“我”的心理活动。对祥林嫂遭遇的不祥预感已造成“我”的沉重不安,于是极欲心理突围,必须赶快撤离,明天到城里吃清汤鱼翅,好转移精神负担到物欲享受。最末的省略号耐人寻味,仿佛说,就我一个人也好,先到福兴楼吃一顿,透个气,把这事给忘了吧。
04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这一问一答,也大可琢磨。问者急切,因为心存不安;答者懒散,因为情绪漠然。总让人想起小说《孔乙己》里,掌柜向喝酒的人打听孔乙己被打的消息,回答的人也是这般懒洋洋的口气,不妨比较以下——
“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所不同的是,问者满怀兴趣,也好似《祝福》里村里的人极有趣味地想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一般。
人心之麻木,人性之冷漠,即便是从鲁四老爷家的短工——也算是底层的劳苦者吧——的身上,寥寥数语,依然可见。鲁迅设事写人的匠心,须多从这样细节处留意得之。
05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都不错。”
这是“我”得知祥林嫂悲惨死去,独坐灯下,听雪花瑟瑟,而“想”到的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那一段话,愿是极其沉痛而悲愤,但是却出语平静,口气淡然,句调轻松,像是对祥林嫂之死(“无聊生者不生”)反而带点宽慰,对“活得有趣”的人们的态度(“厌见者不见”)有些谅解,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热极而冷的反讽,认真读一读,可以从中读出压抑着极度愤慨的感情。当然,这样的用词造句所表达出的一种超然心态,与前面的摆脱不安、逃避责任的急切心情相互照应,从紧张转为松弛,表明“我”已经找到了宽慰自己的理由,可以把刚刚发生的悲惨故事“忘却”,其口气显得“舒畅”了(“也都不错”四个字读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读成判断句或无所谓样子),于是才可以接着开始平静回忆祥林嫂的故事。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我”的这一段心理活动(“想”),看成是为下文的叙述祥林嫂故事所定的感情基调?而其中的关键词如“百无聊赖”“弃”“厌倦”“陈旧”“怪讶”,则在后文中都有着形象的阐释与展开。
06
“阿呀阿呀,我真上当。……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婆婆的呢。……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然而……。”四叔说。
前面已经有过一个“可恶!然而……。”其中“然而”后面省略的话,大抵可以是“还是可理解的”,甚至是“也是天经地义”,诸如此类,表明四叔对祥林嫂被抢走一事,虽有不满,却从卫道者的立场,谅解了也维护了其婆婆家的行为。但是,上面的又一个“然而”后面,课堂若是讨论起来,却可能产生另外不同的解读。四叔这里省略的话,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呢?
以下是三种选择:
1、然而“还能找到祥林嫂这样合适的人吗?”(从家庭的经济损失考虑)
2、然而“我们家的名誉也不是好开玩笑的呀!”(从社会地位的影响考虑)
3、然而“这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从对祥林嫂的态度考虑)
判断的标准只能是:看上下文。“然而”是出现在两段话中间,也就自然构成了因果关系。一是卫老婆子前来赔罪,口口声声表示“对不起主顾”;二是祥林嫂的事件“便告终结”。问题是,前一段话的中心,也就是卫老婆子讲话,其意图究竟是什么?是诚心赔罪呢,还是为自己辩解?显然是后者,她分明表示“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而且把责任全推给了祥林嫂的婆婆。四叔当然听得出她说这番话的目的,不会误解为她是真个来赔礼的。那么,四叔也绝对不可能承接她的“折罪”的话,表示上面第1和第2那两种的意思。只有第3才是符合四叔的卫道者的立场,正因为“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婆婆的呢”这一句,最是他注意的关键,岂不是?一个妇道人家,怎可以瞒着婆婆出逃呢?因此,卫老婆子的被欺骗,也是可予谅解和宽容的了。所以,这第3个意思,和头一回的“可恶!然而……”原是前后一致的,都是针对祥林嫂事件的心理表态。找得到找不到合适的女工,本来就不是鲁四老爷的事,所以后面才有“只有四婶,因为……”的话;而“拿我们家开玩笑”云云,也只有四婶才能这么从嘴中表达出来,作为讲理学的老监生的鲁四老爷,其态度始终是俨然的,用不着在心里头再重复四婶的话吧。尤其是,后面接着说“祥林嫂的事件便告终结”,怎样才算是告了“终结”了呢?必须是道理摆平,鲁家消了气愤。既然鲁四老爷已经谅解了祥林嫂的婆婆,又宽容了卫老婆子,那岂不是大事化了了么?
养成从语境揣摩人物语言心理的阅读习惯,必须像这样在字里行间反复比较求索,方是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