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小子到宰相:《长安十二时辰》元载的贪腐人生路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沙布 | 来源:(ID:tsgsc8)

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一个善于溜须钻营,投机取巧的元评事元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史上确有其人,甚至曾官至宰相。

1
出身寒微
《旧唐书》里记载,元载的生父不详,母亲后来改嫁元氏,跟了继父的姓。
《新唐书》里记载,元载父亲名叫元昇,原本姓景,是曹王李明的妃子元氏的家奴,靠帮助主人收取田租为生,后来随主人的姓氏,改姓了元。
不管怎样,可以看出元载的出身比较低微。但他从未放弃追求,少年时代,他就有远大的抱负,要做人上人,希望有朝一日取得功名,飞黄腾达。因此他刻苦读书,熟读经史。
经过多年努力,功夫不负苦心人,天宝元年(742),元载考中制科进士,后被任命为低级官员——邠州新平县尉,就此步入官场。
2
与王结姻
史无明载,我们不得而知他是如何搭上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的。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那是在元载穷困潦倒,寄人篱下之时。王韫秀可以说是大家闺秀,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作的一首好诗,她出生在山西祁县,后来随父亲搬迁到了陕西华县。
可以想见,当王韫秀决定嫁给元载的时候,王忠嗣心里的一万个不情愿,他想不明白自己的掌上明珠怎怎么会看上一个穷困潦倒、看不到人生前途的穷小子。不知道元载给女儿灌了什么迷魂汤药,一心一意想要追随元载,或许元载的大志向只有王韫秀懂吧。他在心里也一定暗自思忖:虽然女儿已经嫁了,也要想办法让元载知趣的离开。
机会来了,有段时间元载曾寄居在王家,王忠嗣总是百般刁难,满是讽刺与挖苦,元载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决定要离开王家去外面寻找生计。
《全唐诗》收录了元载的《别妻王韫秀》诗:
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

表达了“侯门深似海”的感慨,要暂别妻子,去外面寻找出路。
王韫秀对元载一往情深,怎舍得让元载独自一人离开,见到这首诗后,马上回诗一首: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
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然后毅然决然追随丈夫而去。
虽然最后元载走上了贪腐之路,但王韫秀确实称得上一个好妻子。元载获罪后,家眷王韫秀本可以免死入宫为奴。但王韫秀却说:“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不愿独自苟活,心甘情愿随夫君共赴黄泉路,可惜了这样一个忠烈女子。
3
步步高升
进入官场之后,元载的为官之路走得很顺畅,他先后历任大理评事、东都留守司判官、大理司直等职,可谓平步青云,春风得意。
元载有着卓越的识人能力,善于察言观色。到了长安做官之后,他很快就发现大太监李辅国是最炙手可热的人,受到皇帝的器重,是一棵可以依附的大树。
于是,元载便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与李辅国搭上线,后来他发现一个切
入点:自己和李辅国的妻子同宗。便以这个名义讨好李辅国,后来成为了李辅国集团中的一员,李辅国对他更是器重有加。
搭上了大红人以后,元载的官职更是连连高升,没多久就得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盐铁转运使的职务,越来越接近最高权力中心。
到了唐代宗时期,元载由于极会揣摩圣意,加之李辅国的相助,唐代宗提拔元载做了宰相,一时间权倾朝野。
残酷的权力斗争,没有最后的赢家。

虽然元载已位极人臣,但是朝廷的权力掌握在一手遮天的李辅国的手里,甚至唐代宗也受到他的挟制,唐代宗也早有铲除李辅国的想法。
善于揣摩上意的元载怎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了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被岳父看不起的滋味还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怎能忘记,他要明哲保身,必须要尽快与李辅国划清界限,因为他能当上宰相还是李辅国力荐的,这时候只有主动出击,表达对皇上的忠心才能保住得来的地位。宝应元年(762),元载协助唐代宗派刺客刺杀了李辅国,消灭了李辅国集团,他也与李辅国成功撇清了关系,更加受到唐代宗青睐。
后来,元载又协助唐代宗铲除了大宦官鱼朝恩,维护了皇帝的威信。由此成为唐代宗眼前第一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仗着唐代宗的恩宠,元载得势后,开始忘乎所以,与历史上那些贪官一样,开始疯狂敛财,希望占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更为犯大忌的是,元载竟然买通中书主书探听宫中消息,甚至偷看皇帝密旨。
一时风光无限的元载似乎早已忘记了:皇帝不仅能举起你,更能把你重重地摔在地上。疯狂敛财,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加之僭越的大罪,元载的种种行为最终引起了唐代宗的不满,唐代宗将元载下狱赐死,家产全部抄没,还将元载祖庙拆除,挖开他的家族坟墓,毁棺弃尸。不仅毁了自己,还连累了整个家族。
4
凄惨收场
大历十二年(777)三月,元载被押往万年县刑场。
刽子手手起刀落,元载的人头落地,结束了他励志而又贪腐的一生。
在万年县砍头的同时,长安城里正在抄家,在元载所居的大宁、安仁二坊,以及他祖庙的长寿坊,抄出来的珍贵物品,堆积如山,搜出来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元载有一个癖好,热衷于建房盖屋。唐代长安都城共有109坊,他所建的屋宅,竟然占了大宁、安仁、长寿三坊,一人独占其三,可见规模之大,建筑之多。他倒台后,被没收的宅舍足够分配给数百户有品级的官员居住使用,他在东都洛阳还专门营建一座园林式私宅,充公之后,竟能改成一座皇家花园。
他的贪腐除了房屋、金银财宝之外,最骇人听闻的莫过于查处了800石(折合为60多吨)胡椒,摆满了大理寺的整个院子。60多吨胡椒,甚至3个大的集装箱都难以装完,足够长安百万市民享用一辈子。贪腐这么多的胡椒,称得上是世界贪污史的一个奇观。清人丁耀亢在其所著的《天史》一书中便有这样疑问:
人生中寿六十,除去老少不堪之年,能快乐者四十多年耳。即极意温饱,亦不至食用胡椒八百石也。惟愚生贪,贪转生愚。黄金虽积,不救燃脐之祸,三窟徒营,难解排墙之危,事于此侪,亦大生怜悯矣。
“惟愚生贪,贪转生愚”,这样看来,元载的一生着实可怜,本是家境寒微之人,原本更懂得民生疾苦,奈何掌握权力之后,因为欲壑难填,迷失了自我,“志气骄溢,每众中大言,自谓有文武才略,古今奠及,弄权舞智,政以贿成,僭侈无度。”广厦万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道理可能谁都懂,元载或许比我们更明白。
这60多吨胡椒,是他几百辈子也吃不完的。但对登上权力顶峰的元载而言,他可能落魄怕了,受穷怕了,被人看不起怕了,他需要的只是占有,无穷无尽的占有,占有世界上一切的东西,不会管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多少,他只要一睁开眼就能看到这些财富。可是谁都知道这些东西生带不来,死带不走。但他占有着,他就觉得充实,因为充实,他就觉得满足。
无尽的贪欲扭曲了他的人格,或许他会怀念那个有着理想信念的少年郎元载,虽然出身寒微,但对未来满怀希望!他的人生本可以有无限可能,但这一切怨不得别人,只是咎由自取!
可悲可叹!

-作者-

沙布,历史爱好者,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作者授权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如需转载请留言。

图片来源: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