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不散、煮不烂、敲不坏的“碎银子”!是茶叶,还是大理石?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经常有一些侠男侠女,武功可能不是最高的,但都有一种独门暗器,比如李莫愁的“冰魄银针”,这些暗器的特点是隐藏在暗处,关键时刻扔出来能让人丧命。
泡不散、煮不烂、敲不坏的“碎银子”,建议女性朋友们也可以常备一些在身上,遇到坏人时可以扔一把过去,或许能像退敌于三丈之外!
“碎银子”,又叫茶化石,是最近一些年流行起来的一个“创新茶”品种。
说是“创新”,其实是忽悠!
今天继续分析为什么“茶叶”能够泡不散、煮不烂、敲不坏?这里面到底添加了什么?
第一 别听忽悠!“碎银子”不是老茶头!先了解下“老茶头”是如何产生的。
了解“碎银子”之前,需要先搞懂什么是“老茶头”,真正的“老茶头”,是普洱熟茶在进行洒水渥堆发酵后的一个副产品。
什么是“洒水渥堆发酵”?就是在制作熟茶时,先把毛茶堆在一起,洒水,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如下图所示:
普洱熟茶的关键工艺——洒水渥堆发酵
发酵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有益菌产生、也会有一些有害菌产生,这个过程我在之前的视频中讲过,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好了,说回来!
这些堆在一起的毛茶在发酵时,由于堆温升高和一些微生物胞外酶、水的共同作用下,茶叶内部的一些果胶和糖类物质析出,开始集聚;堆温温度过高时,就需要翻动释放热量,避免粘连和“烧糊了”。
如图所示:
但是,总有一些翻不到位的情况,或者发酵时间控制不当的情况。于是,在渥堆的底部就会有一些碎茶开始凝结在一起,这就是“老茶头”!
打个比方就是肾结石,“老茶头”就是其实茶结石!
第二、乌鸡变凤凰,副业变主业
以前,“老茶头”属于几乎没人要的副产品,要么扔了;要么当做福利送给工人拿回家自饮;要么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当地一些爱喝茶,又没有钱的人喝。
最早的老茶头市场价也就是几毛钱一公斤,后来一两块钱一公斤,在当地的一些低收入人群中比较受欢迎。
但是,前些年随着普洱茶的火爆,跟普洱茶相关的一些东西也水涨船高,比如所谓的“螃蟹脚”,比如今天的主角“碎银子”。
于是,有一些卖普洱茶的天才商人就想到了把“副产品”换个名称,再忽悠吹嘘一下卖出高价,于是,“老茶头”的概念应运而生。
然后,经过地毯式的忽悠和宣传,市场开始追捧“老茶头”。这就是现在市面上“碎银子”的前身,或者叫“爸爸”。
第三、人工“老茶头”变“碎银子”
请注意,普洱毛茶发酵之目的是得到“普洱熟茶”,并不想得到的“老茶头”这样的副产品。
但是,当“老茶头”的受欢迎程度高于普洱熟茶,当“老茶头”的价格高于普洱熟茶的时候,有人就想批量的制造,把副产品批量的制造出来!
这就是“碎银子”,或者叫“茶化石”产地的动因!
四个字:牟取暴利!
那问题来了,怎么能批量地、大规模地制造“碎银子”呢?有人就开始动歪门邪道了!
方法就是:把做好的普洱熟茶进行粉碎,加入添加剂,再用机器压实。
但是问题来了,这些粉碎的茶叶开水一泡就会散,就会像“黑芝麻糊”一样,那就成“茶芝麻糊”了!
怎么办?用某种东西“粘”在一起!
于是,现在市面上的“碎银子”就诞生了!“碎银子”的本质就是细碎的普洱熟茶“粘”在一起的!
问题又来了,用什么东西粘在一起呢?可能买过“碎银子”的朋友都听到过商家们的解释:因为茶叶中有果胶和糖分,“碎银子”就是因为这些果胶和糖分而粘在一起的!
没错,茶叶中是有微量的果胶和糖类,但是请注意!这些果胶和糖分是能够溶于水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买的“碎银子”二十泡的开水都泡不散,甚至用开水煮都煮不散?难道是大理石吗?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以,泡不散的“碎银子”里面的东西,那肯定就不是果胶和糖分!
那是靠什么东西粘得那么紧实呢?不知道!因为制造“碎银子”的过程并未对外曝光过。咱们只能推测,感兴趣的可以拿去检测一下!
比较可能的就是一些高分子材料的胶凝剂,比如聚丙烯酸钠、吡啶甲酸铬、明胶。
说说这个“吡啶甲酸铬”,分子式是C18H12Cr3N3O6,它是紫红色的结晶粉末,微溶于水,有一定光泽。
吡啶甲酸铬
这个添加剂的副作用就是会导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睡眠障碍等等。
最后,总结一句话,叫“碎银子”也好,叫“茶化石”也罢,碎的不是茶叶,是你们的节操,是你们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