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四千年前的口琴

忠实传递价值,再现历史辉煌,选自孙周勇《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口簧研究》,《文物》2020年1期。

口簧俗称口琴、口弦。2017至2018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时,发现了一批骨质口簧,考古背景清晰,共存器物丰富,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诗经》中《小雅·鹿鸣》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先秦文献中的吹笙鼓簧即口簧。石峁口簧为框舌一体的自体簧,它是通过拉振实现簧舌的振动,其演奏方法就是《诗经》等文献所谓的'鼓'。

演奏者一手拇指、食指轻捏框尾,将口簧贴近唇部虚含,另一手扯动线绳以振动簧框,簧框带动簧舌在舌窗中前后振动,通过乐器与口型的紧密结合,并借助口腔共鸣与舌位的变化,发出悦耳的音律。

石峁口簧均为骨质,窄长方形薄片,由牛的肋骨磨制成型,由簧框、簧舌、穿孔、拉绳等组成,约长8至9、宽1、厚0.1厘米。簧舌位于簧框中央,舌根与框首衔接,多数舌根与舌尖的宽度相仿或略宽。簧框长边两端多对称切割出亚腰形缺口,框首刻镂小圆孔,用于穿绳。多数簧体为素面,个别在簧框外缘有镂刻锯齿状装饰。现择有代表性的口簧介绍如下。

标本1,完整。簧框中央剔刻出簧舌,簧舌弧出框外,舌根与舌尖等宽,可见纵向剔刻痕迹。簧框两端有对称亚腰形凹槽,首端钻孔。素面。长7.9、宽1.1、厚0.1厘米。

正面。

侧面。

标本2,完整。舌根窄于舌尖。框首有亚腰形凹槽,槽中偏下对钻小孔。素面。长8.7、宽1.2、厚0.08厘米。

正面。

侧面。

标本3,簧舌残失。簧框两端有对称亚腰形凹槽,两侧框缘微内曲,首端钻孔。素面。长8.7、宽1.6、厚0.08厘米。

标本4,残存簧框,簧舌无存。两侧缘有锯齿状豁口。残长6.3、宽1.1、厚0.1厘米。

标本5,簧框尾端残失,框中剔刻簧舌,仅存舌根。框首两侧有对称亚腰形凹槽,表面可见往复交错的刻划痕迹,靠近框首镂刻有圆孔,孔壁可见斜向拉痕。簧框外缘切割三角形豁口。器身整体背弧,或与拉振有关。残长5.3、宽1.1、厚0.1厘米。

正面。

侧面。

标本6,簧尾及簧舌尖残失。镞形框首,其后斜向刻出亚腰形凹槽。框首顶端钻有呈'品'字形分布的三个小孔,两凹槽延伸处钻孔,孔内可见拉振绳子形成的向外磨痕。簧框一面有阴刻的交叉三角网线纹。残长7.4、宽1.5、厚0.07厘米。

石峁遗址出土的21件口簧,多数可能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簧舌或簧框意外受力断裂后被遗弃的残件。早在距今约4000年,石峁人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自体绳振簧,至夏商时期向周边传播扩散。春秋战国时期,口簧的使用范围继续向四围扩散。唐宋以后,口簧呈爆发式传播,至迟在13世纪已传播到欧洲东部地区,并扩散至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等区域。据统计,口簧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000种以上。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原始乐器,口簧至今仍然流行于世界各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