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给侵略者布下天罗地网
科技日报记者 王海滨
三晋大地春意盎然。此时走进山西阳泉,回望80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顿时倍感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作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阳泉,曾发生过娘子关战斗、磨河滩战斗、盂北战役、桑掌战斗、坡头战斗、狮脑山战斗等,其中狮脑山战斗是百团大战中一次重要的经典战役。”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卫萍说。
位于阳泉市狮脑山峰顶的百团大战纪念馆
军民团结全民皆兵重击日寇反动气焰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收复了大片失地,建立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华中、华南等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新四军的积极抗战,引起日寇极大恐慌。他们将侵华的86万侵略军中的54万军队压向解放区战场。日寇在解放区周围建立了许多碉堡,封锁、分割各解放区,对解放区实行“囚笼政策”。
为了砸碎敌人的“囚笼”,八路军主力部队集中了100多个团约30万兵力,向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攻击。
1940年8月20日夜,为了掩护阳泉以西正太铁路破袭作战,八路军第129师385旅旅长陈锡联、政治部主任卢仁灿率769团和14团,在消灭附近西峪村日军矿警队后占领狮脑山,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历时6昼夜的鏖战。
狮脑山战斗中的机枪阵地
八路军指战员冒着日军的炮火毒气弹、敌机轰炸,克服了阴雨连绵、给养匮乏的困难,浴血奋战,坚守阵地,连续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成功掩护了正太路西段的铁路破袭战,谱写了一曲震惊中外反法西斯战斗的壮丽凯歌。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八路军先后出动105个团,作战2174次,连同参战地方武装共计约40余万人,歼灭日、伪军50967人,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百团大战的一个特点是全民皆兵,军民团结。”张卫萍说,广大人民踊跃参军,做军鞋、送军粮、抬担架、护理伤员……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他们不顾日寇的重重封锁,拥军支前,捧出了一片赤诚丹心,为战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百团大战中,阳泉境内直接参战民兵7400余人次,支前群众达20万人之多,足见人心所向、军民情深。
缅怀抗日英烈激励后人开创新业
百团大战的胜利,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显示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巨大威力,对于夺取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书写了辉煌一页。
张卫萍介绍,百团大战呈现六个特点:第一,参战兵力最多,参战八路军20余万,踊跃支前的人民群众20余万;第二,作战地域最广,在纵横华北2500千米的交通线上展开破袭,涉及10多个省;第三,持续时间最长,从1940年8月20日打响到1941年1月24日结束,历经5个月零4天;第四,战术运用最多,充分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山地游击战术,灵活机动打击敌人;第五,打击力度最大,八路军共作战2174次,仅前3个月就作战1824次,日军号称“钢铁动脉”的正太铁路全线瘫痪,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都被破坏,碉堡和据点都被拔除;第六,取得战果最大,歼灭日伪军5万多人,其中前3个月歼灭2.5万余人,攻克据点2900余个,破坏铁路、公路交通线2000多千米,还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岁月沧桑,神州巨变。现在的狮脑山已经变成阳泉当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文化景区。
位于阳泉市狮脑山峰顶的百团大战纪念广场
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纪念馆等相继在狮脑山主峰建成,包括雄伟的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四个烽火台和227米长的“长城”等建筑。
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阳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如今,阳泉市坚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建“湿地型”创新生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阳泉锚定了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六新”突破,打造具有良好市场竞争力的七大产业板块,在蹚路破局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文中图片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